腎氣不足就是我們常說的腎虛,腎虛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導致抵抗力減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所以發現腎虛癥狀壹定要及時補腎,中藥補腎效果最好。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補腎壯陽的常見中成藥,歡迎閱讀。
壹、右歸丸
藥品配方:熟地黃240克山藥120克山茱萸(酒炙)90克枸杞子120克菟絲子120克鹿角膠120克杜仲(鹽炒)120克肉桂60克當歸90附子克(炮附片)60克
主要功用: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主治腎陽不足引起的命門火衰,神疲氣怯,畏寒肢冷,遺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軟,小便自遺,肢節痹痛,周身浮腫;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腹脹,或翻胃噎膈,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2~3丸,以白開水送下。現代用法:大蜜丸劑,每丸重9克,成人每次服1丸,每日2~3次。7歲以下兒童用量減半。
二、金匱腎氣丸
成份:幹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炙)、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輔料為蜂蜜。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於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壹丸,壹日兩次。
三、縮泉丸
功能主治:補腎縮尿。用於腎虛所致的小便頻數、夜間遺尿。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3~6克,壹日3次。
四、真武湯
主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五、五苓散
成分:豬苓十八銖[12g]去皮、澤瀉壹兩六株[20g]、白術十八銖[12g]、茯苓十八銖[12g]、桂枝半兩[8g]去皮。
主治:
1.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湯主之。2.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3.及傷寒痞滿,服瀉心湯不解,渴而煩躁,小便不利。4.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欬,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
用法: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