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 shēng sù K3
2 維生素K3藥典標準 2.1 品名 2.1.1 中文名維生素K3
2.1.2 漢語拼音Yaliusuanqingna Jianaikun
2.1.3 英文名Menadione Sodium Bisulfite
2.2 結構式2.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11H9NaO5S·3H2O? 330.30
2.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本品為維生素K3與亞硫酸氫鈉的混合物。按幹燥品計算,含(C11H9NaO5S·3H2O)應為63.0%~75.0%;含NaHSO3應為30.0%~38.0%。
2.5 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有特臭;有引濕性;遇光易分解。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幾乎不溶。
2.6 鑒別(1)取本品約50mg,加水5ml溶解後,滴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即發生甲萘醌的鮮黃色沈澱。
(2)取本品約80mg,加水2ml溶解後,加稀鹽酸數滴,溫熱,即發生二氧化硫的臭氣。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457圖)壹致。
2.7 檢查 2.7.1 磺酸維生素K3取本品0.1g,加水5ml溶解後,加鄰二氮菲試液2滴,不得發生沈澱。
2.7.2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M第壹法 A)測定,含水分應為9.0%~13.0%。
2.8 含量測定 2.8.1 亞硫酸氫鈉取本品約1.5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振搖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5ml,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碘滴定液(0.05mol/L)25ml,密塞混合,放置5分鐘,緩緩加鹽酸1ml,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澱粉指示液3ml,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當於5.203mg的NaHSO3。
2.8.2 維生素K3避光操作。取本品約1.0g,精密稱定,置20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0ml,置分液漏鬥中,加三氯甲烷40ml與碳酸鈉試液5ml,劇烈振搖30秒,靜置,分取三氯甲烷層,用三氯甲烷濕潤的棉花濾過,濾液置200ml量瓶中,立即用三氯甲烷40ml洗滌濾器,洗液並入量瓶中,水層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提取液濾過,並用三氯甲烷20ml洗滌濾器,合並提取液與洗液置量瓶中,用三氯甲烷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用2%三氯甲烷的無水乙醇溶液作空白,在250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另取甲萘醌對照品約50mg,精密稱定,置2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同法測定,計算,並將結果與1.918相乘,即得供試品中含C11H9NaO5S·3H2O的量。
2.9 類別維生素類藥。
2.10 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2.11 制劑維生素K3註射液
2.12 版本《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維生素K3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維生素K3
3.2 英文名稱Menadione Sodium Bisulfite
3.3 維生素K3的別名甲萘醌亞硫酸氫鈉;亞硫酸氫鈉甲萘醌;甲萘醌;維他命K3;凝血維生素三
3.4 分類血液系統藥物 > 促凝血藥
3.5 劑型1.片劑:2mg;
2.註射劑:2mg(1ml),4mg(1ml)。
3.6 維生素K3的藥理作用維生素K3與維生素K11比較,顯效較慢,作用較弱。其他參見甲萘氫醌。
3.7 維生素K3的藥代動力學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即維生素K3)為水溶性,口服可直接吸收,且不依賴於膽汁,活性也較強。維生素K3被吸收後在肝內迅速代謝,經腎臟及膽道排泄,不在體內蓄積。
3.8 維生素K3的適應證1.用於止血,如阻塞性黃疸、膽瘺、慢性腹瀉、廣泛腸切除所致腸吸收功能不良患者、早產兒及新生兒出血癥(新生兒低凝血酶原血原血癥)、香豆素類或水楊酸類過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凝血酶原過低等引起的出血。
2.預防長期口服廣譜抗生素類藥物引起的維生素K缺乏缺乏癥。
3.用於鎮痛,如膽石癥、膽道蛔蟲病引起的膽絞痛。
4.解救殺鼠藥“敵鼠鈉”中毒。
3.9 維生素K3的禁忌證對維生素K3過敏者。
3.10 註意事項1.新生兒出血癥不宜用維生素K3,而以維生素K11治療較為合適,因維生素K3易引起高膽紅素血癥和溶血。
2.藥物對妊娠的影響:臨產婦女不能用,除非用於防止新生兒出血。
3.用藥期間應定期測定凝血酶原時原時間,以調整維生素K3的用量及給藥次數。
3.11 維生素K3的不良反應1.維生素K3較大劑量可使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和溶血(且發生率較維生素K11高),可誘發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6磷酸脫氫酶缺乏患者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
2.維生素K3可致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3.12 維生素K3的用法用量1.每次2~4mg,每天3次。
2.肌內註射:(1)止血:每次2~4mg,每天4~8mg;(2)防止新生兒出血:孕婦在產前1周使用,每天2~4mg;(3)膽絞痛:每次8~16mg。
3.13 藥物相互作用1.口服抗凝劑(如雙香豆素類)可幹擾維生素K代謝。兩藥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2.較大劑量水楊酸類、碘胺藥、奎寧、奎尼丁等也可影響維生素K效應。
3.維生素K3肌內註射後遇堿性藥物或還原劑可失效。
3.14 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