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建寧縣第壹中學的創辦歷史

建寧縣第壹中學的創辦歷史

學校開辦於民國29年(1940)。因為校舍原為基督教會高德女校的校舍,中學每學期均安排壹名教師到基督教會的華美小學兼課。以抵償校舍租金。次年底,汪盈科任校長,修建校舍,購置圖書儀器,聘請教員,迅速使學校具備壹定規模。民國34年,汪因故離任。至民國38年換過幾任校長,時值社會動蕩,學校再無起色。建寧解放時,在校學生40人,教職工9人,設施破舊簡陋。解放後,校名幾經變更。1952年改校名為建寧初級中學,1955年又改為福建省建寧中學。1958年經省教育廳批準,再改為福建省建寧縣第壹中學。至1966年,在校學生723人,教職工40人。學校設立了實驗室、圖書室。師生宿舍雖然是舊祠堂、會館改建的,破舊、簡陋,可是教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勤奮。 “文化大革命”初期,學校領導、教師壹個個被揪鬥,學校財產遭到洗劫,損失嚴重。1968年底,成立校革命委員會,“軍宣隊”、“工宣隊”領導“鬥、批、改”,教師被批鬥者近半數,十幾人被關進“牛棚”,隔離審查。1969年開始,先後有13名教師進縣“五·七”幹校。幹校停辦後,13名中學教師或調往公社中學,或改行,無壹人回到壹中。70年代初,壹中“開門辦學”,請貧下中農進校作報告,憶苦思甜;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學工、學農、學軍,經常性地舉行“革命大批判”。學生壹畢業即上山下鄉,插隊勞動,接受“再教育”。1973年,學校領導不再由“軍宣隊”、“工宣隊”成員擔任,教學工作略有起色。1976年,高中畢業班進行開設專業班的嘗試,計開設醫療衛生、財會、農機、水電、農業、文體等專業。1978年開始,調至公社中學的原壹中教師部分陸續調回,公社中學的部分教學骨幹也調進壹中,充實壹中教師隊伍。1981年,學校派人前往上海育才中學取經,在校內推廣育才中學“讀讀、議議、講講、練練”,提倡、嘗試“啟發式”、“發現法”教學,著眼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根據《中***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學校在各年段實行目標管理。對助學金制度也進行改革,將助學金的50%用於對“三好生”、優秀學生幹部及年段學習成績前50名的學生實行獎勵,20%用於各學科競賽優勝者的獎勵,30%用於學生福利及困難補助。至1982年,學校良好的教與學風氣逐漸形成。1985年開始,省內大專院校普遍對老、少、邊地區實行定向招生。當年高考,壹中108名考生中,被大專院校錄取者達75人(含降分錄取數),其中文史類的數學、語文、歷史3門單科平均成績名列三明各市縣榜首。此後連續2年高考又獲得較好成績。而同期壹中的中考成績,卻每況愈下。1989年,中***建寧縣委組織幾十名幹部進壹中聽課,召開多種類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

  • 上一篇:藥品包裝緊缺。
  • 下一篇:舉報過期食品有獎勵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