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正確處理螺旋藻繁殖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培養螺旋藻最重要的條件是光照、溫度、培養基和通風。培養液的pH值、深度、流量、排氧和營養元素的合理供給都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養殖池塘應建在水質好、光照條件適宜、視野開闊的地方,pH值範圍為7 ~ 11,最好是8 ~ 9。水深在0.2m-0.3m之間;水溫18℃ ~ 38℃,最好是26℃ ~ 32℃。
第二,選擇合適的養殖品種
目前國內外主要養殖品種有鈍頂螺旋藻(原產於非洲乍得湖)和極大螺旋藻(原產於墨西哥)。中國藻類科學家在河北省黃驊市沿海地區發現了壹株適合溫帶生長的鈍頂螺旋藻自然變異株,經鑒定為鈍頂螺旋藻6號株(S6)。中國還從乍得引進了螺旋藻品系1(s 1);還培養了螺旋藻ST ~ 6品系和鹽藻。這些品種(品系)可以因地制宜選用。其中S6 ~ 6適合在我國北方生長,而鹽藻是適應高溫、鹽水和海水繁殖的藻種。
第三,從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耕作方式。
1.家庭養殖可以選擇“螺旋藻家庭養殖儀”,也可以選擇搪瓷鍋(最好全白)或圓筒鍋,鋁鍋不能用。水產養殖的規模應該取決於螺旋藻的年消耗量。如果使用直徑36 cm的臉盆,1兒童12,1成人20左右。
2.簡易養殖主要是設備簡單,養殖池塘可以就地取材,只要不漏水就行。泳池深度30 cm,面積盡量大,壹個成年人可以算1.5平米。
3.天然湖泊養殖的螺旋藻,本來就是壹種在鹽湖中自然生長的原始藻類。利用天然湖泊養殖螺旋藻是最原始、最經濟的生產方式。對設備要求低,只需要投入除澇和處理,湖水的肥力就能自然恢復。但由於螺旋藻對光照、溫度、pH值有特殊要求,並不是所有的湖泊都可以養殖。而是要通過實驗和研究,選擇適合其繁殖的湖泊(如中國雲南省的程海)。
4.工廠化養殖設備先進,規模宏大,要求嚴格。跑道式橢圓形水泥池是目前最好的養殖池,養殖面積最好以1.5萬平方米為單位。可以采用開放式培養,也可以采用封閉式生產。開放式養殖是壹種貼近自然的生產方式,分為淡水系統和海水系統。大部分培養罐設計為可循環使用,用攪拌機攪拌,培養液深度為15 cm ~ 25 cm,以陽光為光源和熱源。封閉式生產是指借助自然光或人工照明,在封閉的生物反應器中工業化繁殖螺旋藻的壹種生產方式。具體可分為自然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反應器)和人工光源(人工光源生物反應器)兩種方式。
四、掌握螺旋藻養殖的關鍵技術。
除了氮、磷和鉀,螺旋藻還需要碳源(CO2)。其主要營養液配方為小蘇打、食鹽、硫酸鉀、硫酸鎂、硝酸鈉、氯化鈣、亞硫酸鐵等。其生產工藝:藻類種子培養池(原種)→壹級培養→二級培養→生產池→采收→清洗→脫水→噴霧幹燥→滅菌→檢驗→包裝→入庫→醫藥級、食品級(或脫水→自然幹燥→飼料級)。
目前國內常用的紮洛克公式(g/L)為:小蘇打16.8、磷酸二氫鉀0.5、硝酸鈉2.5、食鹽1.0、亞硫酸鐵0.01、硫酸鎂0.2、硫酸鉀1.0、結晶氯化鈣0.04。但各地水質、氣候、溫度不同,配方也可以相應調整。
五、螺旋藻病蟲害防治
螺旋藻養殖中的汙染生物種類繁多,危害最大的是那些能在藻液中快速繁殖的生物。比如大型輪蟲可以直接吞食藻類細胞,而敵方生物分泌的代謝產物對藻類細胞有極強的毒性。以預防為主,嚴防汙染,保持養殖藻類的生長和數量優勢,藻類長勢良好,做好藻種的分離、保存和供應;同時也要及時做好防控工作。我們可以通過過濾去除大型敵害,通過藥物抑制或殺死敵害,通過改變環境條件來抑制或殺死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