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的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後,引發社會高度關註,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三文魚背後的冷鏈物流。
根據現有研究資料,“連肺都沒有”的三文魚基本不可能是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故而疫情的卷土重來,很有可能是病毒通過冷鏈從海外傳播進來的結果,很多傳染病資深專家都給出了這壹猜測。
正因如此,與冷鏈物流相關的壹系列問題就此成為了疫情之外關註的焦點,特殊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對冷鏈物流的質疑。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現狀如何?又存在哪些漏洞?
這才是真正的冷鏈物流
“冷鏈物流”這個名詞看似高冷,其實距離妳我並不遙遠。
冷鏈物流壹般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溫控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壹項系統工程。
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溫控物流過程。
冷鏈物流的適用範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所以它比壹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壹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但冷鏈物流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變質,保證食品質量。冷鏈物流為所需運輸、倉儲及流通加工的貨品,提供最為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抑制了細菌的活性,降低細菌在此過程中的繁殖量,盡可能地保證貨品的品質!
冷鏈物流緣何被重視?
長期以來,由於投入門檻高、運營成本貴、回報周期長等與生俱來的行業屬性,冷鏈物流壹直不溫不火。最近幾年,冷鏈物流卻搖身壹變成為香餑餑,不僅各路商家競相熱捧,就連國家都多次發布政策文件對冷鏈物流予以支持。
是什麽讓冷鏈物流越來越被各界所重視?
居民消費升級的提速
根據國際慣例,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左右時,消費需求增長將從生存型、數量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標誌著國人已進入消費升級的重要窗口期,反映到食品上,就是人們對於質量、營養、口感、安全等方面的價值日益重視。
低溫食品售價雖然偏高,但壹般保質期更短,口感相應更佳、營養也相對更豐富,是當前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冷鮮肉、低溫奶等商品的備受歡迎就是佐證。低溫食品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需要全程冷鏈,需求的蓬勃增長自然就帶火了冷鏈物流。
生鮮電商的爆發式擴容
受需求端消費升級、互聯網的大發展與便利生活趨勢的影響,整個零售行業也開始自我革新,生鮮電商便是因此而得以躥紅。
由於生鮮購買為高頻次的即時性消費,故而消費者對生鮮送達的時效性和新鮮度提出高要求,不斷考驗生鮮零售商的物流水平。根據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生鮮電商冷鏈物流成本占比達到了20%~40%,若是某壹家能在冷鏈部分有實質性的突破,必然會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正因如此,以盒馬鮮生、蘇鮮生、每日優鮮等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巨頭們都開始重金投入自建冷鏈體系,並極大地推動了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國人安全意識的提高
2016年3月,山東省“數億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的消息霸屏朋友圈,事件的不斷發酵引發了國民對疫苗與其他藥品運輸的高度關註,其中的破題關鍵恰恰在於冷鏈,該事件的深遠影響也在相當程度上倒逼著冷鏈物流的發展。
雖說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冷庫容量、冷鏈流通率以及農產品冷藏運輸率等多項關鍵指標仍有顯著差距,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備疊加生鮮產品自身保質期短、易損壞等特點,使其在層層流轉中產生較高的損耗率,其中果蔬、肉類、水產品損耗率遠超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不過,差距的存在也說明潛力的巨大,在國家政策支持、居民消費升級、行業不斷進化的綜合影響下,預計我國冷鏈物流將迎來壹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期。
冷鏈物流的漏洞有哪些?
即便如此,冷鏈物流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依然不容忽視。此次,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再度提醒了所有人: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漏洞亟需盡快補上,否則必定是後患無窮。
總結起來,冷鏈物流***有三大痛點:
食品安全保障較低
盡管我國先後出臺了《食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等冷鏈物流標準,但這些標準大多為推薦性參考標準,缺乏強制力。
對於生鮮農產品行業來說,由於流通環節眾多,流通標準要求較高,在缺乏行業標準和有效監督的情況下,產品品質很難得到保證。
冷鏈物流體系不夠健全
生鮮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更為全面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國食品冷鏈體系建設進程較為緩慢,直接制約了冷鏈流通率的提高。
冷鏈物流技術專業人員匱乏
冷鏈系統的建設和操作對專業化要求很高,需要由專業的人才來完成,大體包括技術型人才、信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三大類。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每年從全日制物流專業畢業的人數大約有20萬,但物流人才的缺口高達130萬,供不應求之勢極度明顯。其中,專業冷鏈物流人才供給的形勢更為嚴峻,很多企業員工都缺乏對冷鏈物流技術的深入認識,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冷鏈物流的發展。
疫情面前?冷鏈物流還需要成長
放眼未來,冷鏈物流機遇廣闊。立足當下,冷鏈行業面臨的諸多問題還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去正視和解決。
1、需要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在疫情或其他突發事件期間,開啟運輸白名單,使冷鏈運輸更加流暢;
2、組織具備運營標準和管理能力的組織或企業(規模、綠色通行證等)作為區域牽頭人,臨時成立區域冷鏈物流小組,整合車輛和司機資源,統壹調度,解決區域成員的運營問題,保障食品等應急物資供給;
3、由於各地交通政策與國家層面政策存在差異,執行上均以當地政策為標準,不少地區對多省牌照車輛嚴格限制嚴重影響企業的運力恢復,建議建設更全面的公***信息平臺,讓企業第壹時間了解政策動態等信息,建立統壹規範標準,便於提高突發狀況下水果蔬菜等食品冷鏈運輸效率;
4、對於冷鏈物流過程的安全防護,推動集約化管理,推進以整托為單元化作業,減少各環節的人員接觸;
5、疫情期間港口報關、冷庫倉儲與配送出現了諸多問題,如拖車運力短缺、冷插匱乏、冷凍貨櫃積壓,導致冷藏箱運輸額外費用和風險陡增,後期得到了緩解,建議設置港口應急預案與保障措施;
6、在災害前期進行數據備份、風險預估、地圖的制作,以及定期進行應急訓練,做到未雨綢繆,災害期間進行企業內部、外部風險分類管理。
7、疫情期間,線上消費習慣被培育,各生鮮電商平臺業務量呈爆發式增長,如何協同生鮮電商加強供應鏈,***同創建更加完善的冷鏈物流系統,是冷鏈物流行業從業者應該思考的事情。
8、比起模式的差異,真正拉開冷鏈物流同行差距的在於背後的供應鏈能力和精細化運營能力,兩者本質上考驗的是企業的組織力和數字化能力。
9、疫情危中有機,冷鏈行業後期更需要科技推動,進行全程可追溯、可視化,更高的資源調度利用水平,建立更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
10、通過此次疫情可以使商流與物流結合,聯合營銷、開通產地綠色通道,通過優化網絡的優勢,協助滯銷農產品上行。
11、疫情暴露了中國食品供應鏈體系的建設問題,以及企業自身的短板,企業應抓住此次機會進行完善和反思,為客戶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12、生鮮零售更多玩家入場,可以加速行業內專業人才的培養,相互刺激推動商品和服務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可以壹起推動生鮮零售上遊的進化,商品的標準化、品牌化以及食品安全。
關於疫情倒逼產業升級的故事,我們已經見得太多太多。或許對冷鏈物流來說,這也是壹個全新的發展契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