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與性狀: 無色透明的發煙液體。
溶解性: 與水混溶。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試劑、氧化劑,用於高氯酸鹽制備,也用於電鍍、人造金鋼石提純和醫藥等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汙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如沒有胃潰瘍,應飲用1%碳酸氫鈉溶液,如有胃潰瘍或不清楚時,服用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片劑。就醫。
毒性:高氯酸的酸性是自然形成的酸性物質中酸性最強的物質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觸或混合時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在室溫下分解,加熱則爆炸。無水物與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熱。具有強氧化作用和腐蝕性。
有害燃燒產物: 氯化氫。
滅火方法: 考慮到火場中可能存在有機物會引起爆炸,不可輕易接近。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 操作處置與儲存編輯本段 操作註意事項: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酸類、堿類、胺類接觸。尤其要註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禁止震動、撞擊和摩擦。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儲存註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酸類、堿類、胺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 高氯酸鹽可存在於環境、飲用水和食物鏈中因而微量水平的高氯酸鹽也在母乳中發現。科學證據表明,這些微量的水平不會對嬰兒健康產生風險。高氯酸鹽可以被碘中和,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規定所有美國奶粉都喊有碘。高氯酸鹽不會不會被代謝為別的物質,不會在人體內蓄積,停止服用後會被排泄掉。
美國環境保護局和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近年對高氯酸鹽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已建立了安全的參考標準。在壹些嬰兒奶粉中發現的微量水平的高氯酸鹽遠低於安全參照值。美國衛生當局強調指出,嬰兒配方奶粉是安全的。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不建議任何年齡的消費者因為高氯酸鹽改變他們的飲食或飲食習慣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