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C 的測定方法?滴定分析法?
滴定法測定維生素C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維生素C的氧化還原性,通過化學反應,選擇合適的指示劑,根據樣品溶液顏色的變化確定終點。常用的方法有 2,6-二氯靛酚滴定法(又稱染料法)和碘量法。其中,2,6-二氯靛酚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環境中,紅色的2,6-二氯靛酚與維生素C反應,被還原成無色的酚亞胺,以2,6-二氯靛酚染料為滴定劑,以滴定劑本身顏色的變化為終點,當溶液中的維生素C剛剛被全部氧化,30s內不褪色時,溶液呈淺紅色,即為滴定終點。滴定終點、反應式如圖 2 所示。滴定分析法快速、準確、方便,可用於測定水果中少量的維生素 C。但當樣品中含有Fe(II)、Sn(II)、Cu(I)、SO2、S2O32
等離子和富含單寧酸、白樺脂等物質時,由於這些物質本身也具有還原性,與氧化劑也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會使測定結果不準確。因此,滴定分析法通常只適用於測定不含 L-脫氫抗壞血酸(DHA)、花青素含量低和不含還原離子的樣品。
2.光度法?
光度法測定樣品中維生素C含量的原理大多是利用顯色劑與維生素C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建立標準曲線,通過測定溶液的吸光度來測定樣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但由於總抗壞血酸的局限性,例如 GB/T12392-1990 只能測定脫氫抗壞血酸。至於還原型抗壞血酸的測定,GB5009.159-2003采用抗壞血酸與固體藍鹽B(?快?藍?鹽?B)反應生成黃色草酰肼-2-羥基丁內酯衍生物,在最大吸收波長420 nm處測吸光度進行檢測。使用亞甲基藍褪色光度法也可以很容易地測定維生素 C,而且具有良好的選擇性。抗壞血酸對 Cu(II)有特異的還原作用,在 Cu(II)存在的情況下,抗壞血酸可迅速將 Cu(II) 還原成 Cu(I),Cu(I)與新烏頭原堿(2,9-二甲基苯-1,10-菲羅啉)絡合,生成壹種黃色的水溶性物質,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這種方法可靠、可重復,能準確測定維生素 C 的含量。但是,如果待測液體本身有顏色,吸光度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而且測定維生素 C 的含量需要較長的時間。
3.電化學法?
電化學分析法是利用維生素 C 在電極上的氧化反應進行測定。維生素 C 在電極上失去 "2 "個電子和 "2 "個氫離子,被氧化形成脫氫抗壞血酸,脫氫抗壞血酸經過不可逆的水合作用形成脫氫葡萄糖胺。常用的工作電極有金屬電極、石墨電極等,但維生素 C 在這類電極上的氧化需要較高的氧化電位,在檢測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物質的幹擾。近年來,利用改性電極降低氧化電位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重視,如納米粒子金改性氧化鈦薄膜電極(Au/Ti?O2/Ti)、聚吡咯改性分子印跡(MIP)石墨電極等,大大提高了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電化學分析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簡便、成本低、試劑少等優點。它還可以與液相色譜法、毛細管電泳生物傳感器等結合使用,提高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其缺點是對樣品前處理的要求較高,操作較為繁瑣。化學發光法(CL)?化學發光法(CL)是利用維生素 C 與高錳酸鉀、K2Cr2O7、Fe 或鐵氰化物等發生氧化反應,並與盧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間接測定維生素 C 含量的方法。Kato 等人通過在維生素 C 中加入葉綠酸鐵發光體系並淬滅發光來測定痕量維生素 C。化學發光法具有操作簡便、線性範圍寬、靈敏度高等優點,是痕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5. 流動註射分析法(FIA) 流動註射分析法(FIA)是以有色(或無色但有紫外吸收)溶液為載體,當樣品註入載體時,發生化學反應,使載體溶液的顏色變淺(或紫外吸收減少)。如果載液流的吸光度變化與待測物的質量有壹定的函數關系,即可以對待測樣品進行量化。流動註射法具有試劑用量少、重現性好、自動進樣、占用空間小等優點,特別適用於大量樣品的測定。尤其適合大量樣品中目標分析物的測定。近年來,利用 FIA 技術測定維生素 C 引起了許多研究人員的關註,實現了維生素 C 的快速、自動分析和測定。流式進樣系統可與光譜分析、電化學分析、色譜分析和熒光分析相結合,與傳統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靈敏度和準確度。液相色譜法(HPLC)?液相色譜法(HPLC)因其靈敏度高、重現性好、操作簡便、可實現多種維生素的同時測定等優點,成為近年來應用最廣泛的維生素 C 分離測定方法。根據樣品前處理方法、色譜條件和檢測器的不同,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維生素 C 含量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常用於測定維生素 C 的色譜柱主要是反相色譜柱,檢測器包括紫外(UV)或二極管陣列(PDA)檢測器和電化學(EC)檢測器。例如,Maia 等人以 0.2%的偏磷酸-甲醇-乙腈(90:8:2)為流動相,以 C18 色譜柱為色譜柱,在 254 納米波長下測定藥品中的維生素 C 含量。Quiros 等人以 0.1% (V/V) 的甲酸溶液為流動相,以 Mediterranea.sea.18 為色譜柱,在 254 納米波長下測定果汁和飲料中的維生素 C 含量。由於流動相通常需要使用含有壹定離子強度的緩沖溶液,因此基本上無法使用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維生素 C。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目前已有壹些報道,大致分為兩類:沈澱法和陽離子樹脂交換法。沈澱法的原理是:在酸性介質中,維生素 C 與 Cu 和 SCN 反應生成壹價銅鹽 CuCNS(沈澱),分離後用原子吸收法測定銅的含量,從而間接測定維生素 C 的含量]。陽離子樹脂交換法是將高氧化態金屬離子或氧化物通過維生素 C 交換柱表面的?(Fe3+、MnO2) 還原成低氧化態金屬離子 (Fe2+、Mn?),通過流動註入在陽離子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