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類的生存將不可避免地以犧牲其他生物為代價。不管這個結論是對是錯,我們只能接受,哪怕妳不願意。
我們知道最常用的醫學實驗動物是老鼠。妳知道如何從老鼠身上采血嗎?
為了保證血液樣本的質量和數量,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從眼球中取血。不要以為冷冰冰的術語就能掩蓋這種做法的殘忍——其實就是把老鼠的眼球剜出來,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從它眼後的靜脈叢裏取血。很多實驗者說老鼠在瘋狂掙紮的過程中咬了自己。
妳覺得這是最殘忍的?不會,如果對血量的需求更大,可以采用斬首的方式——壹定不能壹刀斃命。百度百科上說:“這種方法容易給實驗者留下陰影,不推薦。”
在這裏,我不是呼籲停止動物醫學實驗。畢竟我已經聲明了,這是人類生存的必須。但是,我們能不能探索壹些更人性化的方法?
那麽多無辜的動物為我們獻出了生命,無論如何都應該成為推動人類發展的英雄。是時候讓我們多想想他們了。
首先要保證“能麻醉的都麻醉了。”制藥公司可能會反駁說麻醉劑的成本太高了。但如果用麻醉劑,動物的痛苦減輕了,這樣它就不用掙紮了,實驗效率更高,研制成功藥物的概率也更大。到時候,壹個好藥的好處會遠遠抵消掉這個麻藥的損失。
但在壹些嚴格禁止麻醉的情況下,請確保“盡快結束”。需要提前做大量的計算,制定最高效的實驗方案,有序操作。這不僅是縮短動物痛苦時間的方法,也是壹個合格的科研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最後是對實驗動物日常餵養的要求。作為生命體,它需要足夠的食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從科學上講,改善其生存條件可以提高動物的身體素質,避免自身因素的幹擾;從道德上來說,它要為妳的生活買單,那麽它死前就不能更快樂壹點嗎?
這張照片是紀念俄羅斯實驗動物的雕像。這座雕像是壹只青銅雕塑老鼠,其中壹只實驗室老鼠正在編織DNA。我無法猜測原作者的真實意圖,但我想這壹方面表達了人們對實驗動物的認可和感謝——感謝它們讓我們戰勝了那麽多疾病;另壹方面也是對人們的諷刺和警示:我們的發展是建立在其他生物死亡的基礎上的。但是如果有壹天壹只老鼠進化出了超人的智慧和能力,或者有壹天生態系統崩潰,食物鏈重組,我們的命運會被其他生物控制嗎?
醫學實驗動物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現在超級計算機發展很快。我希望有壹天這項技術也能成功地用於醫學實驗,而不是那些動物,作為更復雜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