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藥鑒別:動物藥材蟾酥的鑒別

中藥鑒別:動物藥材蟾酥的鑒別

特質識別

蟾蜍

呈扁圓形塊狀或餅狀,直徑3 cm ~ 10 cm,厚約5mm,茶褐色、紫黑色或紫紅色,表面光滑。堅硬,不易折斷,橫截面呈褐色,有角質,稍有光澤。氣味微腥,辛辣,粉末聞起來有打噴嚏的味道。遇到水就會發出白色的乳液。

蟾酥

不規則片狀,厚約2mm,壹面粗糙,另壹面光滑。易碎易斷。藥材橫切面被水染,呈乳白色隆起;壹點粉末,在錫箔紙上,加熱就融化成油。顏色以紅棕色、切面有角質、半透明、有光澤為佳。

顯微鑒定

粉末:淺棕色。

(1)甘油水片劑,半透明或微黃色不規則碎片,含砂質固體。

(2)濃硫酸膜觀察顯示為橙黃色或橙紅色,碎片周圍逐漸縮小顯示試驗。大型網站收集表面有龜裂紋理的透明圓形小碎片,放置時間長了會逐漸溶解消失。

(3)用水片加碘試液觀察,不應含有澱粉顆粒。

原料

①心臟甾類:毒性結構類似心臟苷元的蟾毒配基,已知化合物有10多種,大部分是幹燥加工過程中的分解產物,如約5%的蟾毒配基、3.4%的脂蟾毒配基、1.8%的蟾毒配基、65500%的羥基蟾毒配基。蟾毒配基約為65438±0.5%,遠華蟾毒基約為65438±0.4%,蟾毒基等。它還含有毛地黃毒苷、芒柄花素等。

上述蟾蜍毒素是經常與C3、辛二酰精氨酸、庚二酰精氨酸、琥珀酰精氨酸、辛二酸、硫酸等結合的酯類。,壹般稱為蟾毒蛋白,大部分存在於蟾酥加工前的分泌物中。

蟾酥中蟾毒配基和蟾酥毒基的種類和含量可因原生動物、產地、采集時間和方法而異。

②吲哚生物堿:主要包括蟾毒寧、蟾毒寧、去氫蟾毒寧、蟾毒寧和血清素。

此外,它還含有甾醇、腎上腺素和各種氨基酸。根據最近的報道,還從蟾酥中分離出嗎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版)規定總灰分不得超過5.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過2.0%。

理化鑒定

①取約0.65438±0g粉末,加5ml甲醇,浸泡65438±0h,過濾,濾液加少許固體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加幾滴硫酸,呈藍紫色。(檢查吲哚化合物)

(2)取0.65438±0g粉末,加5ml氯仿,浸泡65438±0h,過濾,蒸發濾液,殘渣加少許乙酸酐使其溶解,滴加硫酸,藍紫色逐漸變為藍綠色。(檢查甾醇)

③取1%蟾酥氯仿提取物,蒸幹,用甲醇溶解,測定其紫外吸收光譜,在波長300nm附近有吸收(檢查脂蟾毒配基)。

④取65438±0g細粉,加入20ml氯仿,回流65438±0h,過濾,蒸發濾液,加入65438±0ml氯仿溶解。另外,將蟾毒配基溶於氯仿中,制成每1毫升含2毫克的溶液作為對照。點樣於同壹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苯-丙酮(7: 3)展開,於紫外燈下(254nm)檢查。樣品在相應位置顯示與對照樣品相同的暗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

取約0.5g樣品,80℃幹燥2h,研磨成細粉,準確稱取,加入5g海砂,混勻,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入適量氯仿,提取4h,回收氯仿,殘渣加入適量乙醇使其溶解,過濾,濾液置於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洗滌容器數次,合並洗滌液至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釋刻度,搖勻準確量取1ml,置於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分光光度法測定299nm處的吸光度,根據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吸收體系()計算為15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版),以脂蟾毒配基(C24H32O4)計,本品中蟾毒配基的含量不得低於15.0%。

  • 上一篇:當前實施藥品分類管理的特點是
  • 下一篇:去痛片說明書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