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細辛
細辛溫通散寒、祛風、止痛,能除去熟地黃的黏膩藥性,而熟地黃的黏膩又能使細辛的發散之功收斂,故熟地黃與細辛合用可治療腎虛腰痛。若有風熱頭痛,也可用生地黃代替熟地黃。
3、白芍
熟地黃和白術都能養血,而熟地黃補腎生津填髓,白芍養肝柔肝。熟地的藥性微溫,白芍的藥性偏寒,二者可以相互中和藥性不上火,也不傷陰。熟地和白芍同用,可以改善陰血不足引起的多種癥狀。
4、山茱萸
山茱萸煮地黃,能滋陰養血、補腎。山茱萸能滋補肝腎,收斂元氣,固澀止損。在補氣方面,山茱萸以收斂為主,何首烏以補益為主。山茱萸與何首烏合用,能益氣固本,對糖尿病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黃金搭配法
1、雞肉、熟大黃湯在食用時有很好的營養價值,湯中用雞肉加入適量的熟大黃和枸杞、用小火熬制2個小時即可食用,具有補血補腎的作用,同時對於女性的月經不調、肝腎陰虛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對於女女月經不調、肝腎陰虛有很好的療效。
2、羊肉,熟地黃與羊肉同燉。可達到滋陰健脾 .功效。其中在與羊肉同燉時加入適量當歸、生姜、人參等營養價值較高的藥材。對於女性來說,羊肉的脂肪比豬肉少得多,吃起來不用擔心發胖。冬季搭配羊肉壹起食用可以滋補脾胃、益氣養血、強筋健骨,提高機體免疫力。
3、墨魚煲湯,熟大黃也可與墨魚同燉。墨魚蛋白質含量豐富,脂肪含量低,在食用後具有滋陰補血、止血、抑制胃酸的作用。用煮好的大黃湯對婦女血虛月經不調,如月經過多或月經提前,有調血和減少月經量的作用。
4、豬蹄,豬蹄煲湯是壹種很常見的吃法,在家裏,父母應該沒少為妳煲豬蹄湯吃。制作也與簡單。豬蹄的營養價值很高,多食有健胸美容的功效。用熟地煲湯對於補腎益精有很大的幫助。
5、粳米 粳米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而且易於吸收,對於老年人食用是非常好的食品。粳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在熬煮時不要放堿和堿性食物,否則會破壞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與熟大黃同煮粥吃具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作用。
食用註意事項
熟大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要註意不要與蘿蔔同食。蘿蔔具有降氣的功效,同食會影響人體對於熟地黃藥效的吸收。
烹飪時要註意 "忌"。
禁忌證:脾胃虛弱、痰濕壅盛、腹滿便溏者忌服。
熟地的功效與作用
滋陰補血:
可用於血虛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癥、又可用於腎陰不足、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屬虛勞類非處方藥。是六味地黃丸的主要成分之壹。單用或與當歸燉雞,可治療婦女血虛、月經不調。
諸虛百損:
腹脅疼痛,氣血虧損,不思飲食,發熱,婦女月經失調,月經不調:熟幹地黃(切,焙)。當歸(去苗,切,焙)各等分。為細未煉密後和丸梧桐子大小,每服二兩,三十粒,白湯調下食前。
增強免疫力:
熟地具有強心、增強白細胞免疫力的功效。
滋補肝腎:
熟地清熱滋陰,可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