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是理工科出身,他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是唯物務實的。所以,他從公司的建立和運營中積累的經營理念,也壹定是壹套精細而實用的會計原則。他的七大會計原則是:現金流管理原則、壹壹對應原則、徹底紮實管理原則、完美主義原則(也可以理解為無差錯原則)、雙重確認原則、提高會計效率原則、透明管理原則。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穩健經營原則的落實。
要進行紮實的管理,無論是公司的老板,還是各個管理層級的管理者,都要了解並運用它來指導日常的經營管理,努力打造壹個堅定而有活力的公司,沒有多余的肉。作為公司的經營者,要擺脫虛榮心,克服各種誘惑,不能因為追求表面的繁華而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肌肉和肌肉的堅定經營原則中“使用二手設備降低生產成本”的原則讓我深有感觸。我以前管理的壹個生產廠,用的都是大型甚至超大型的生產設備,甚至壹個部件都要上萬。為了降低成本,我從二手設備市場買了壹臺顎式破碎機。
機器,清理後發現是九成新,價格卻不到新品的十分之壹。
同時,固本經營中的“壹次買”原則讓我想起了公司的庫存問題。通常,公司倉庫裏有很多積壓的存貨。大量積壓的庫存不僅占用大量的資金和倉庫空間,而且往往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進行維護和盤點。我們公司也是如此。每隔壹段時間,倉庫裏的大量過期藥品如何處理就不言而喻了。甚至有壹些設備從購買到現在都沒有實際使用過,比如那臺嶄新的發電機,原封不動的堆在倉庫裏。為什麽會有大量過期藥品?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大家沒有“用了就買”的管理意識。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我們被告知要批量進貨,做好備貨計劃。但由於規劃不準等原因,批量采購很容易變成盲目的批量采購,壹時用不完,不能“先進先出”,造成積壓。
看了《管理與會計》這本書,覺得要根據實際需要備貨,不能貪多求全。各部門的采購計劃要力求相當準確,不能馬虎。作為產品物流中心,必須樹立“零庫存”的管理理念,采購計劃要全力推進。壹旦采購實施,我們將堅持供應商的交貨日期,以確保及時交貨。這樣才能降低庫存壓力,提高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