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發展軌道。
2003年,在 "非典 "肆虐的嚴峻時刻,長治市郊區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在院領導的指揮下,積極投入到抗擊 "非典 "的戰鬥中,從壹線接診病人,到為病人從接診病人的第壹線、到認真診治病人,再到積極做好自身防護,郊區醫院出色地完成了抗擊 "非典 "的艱巨任務,並於2003年8月被長治市人事局、長治市衛生局授予 "長治市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這充分證明了郊區醫院已完全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也彰顯了郊區醫院有能力保障郊區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郊區的經濟建設。
2005年4月,在國家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保險工作中,郊區醫院與區政府
為了規範醫院管理,使各項工作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復核有序進行,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從2006年至今,郊區醫院先後擴建了內科、婦科住院病房,改建了放射科、消毒供應室,改造了門診、檢驗科、職能科室,擴建了產科病房、嬰兒沐浴室、新生兒撫觸室等。,並招聘了壹批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和大專、本科醫學畢業生,充實了科室人才梯隊建設,2008年,成立了產科、心血管內科重點專科,組建了ICU、CCU,加強了操作技能培訓。被指定為郊區醫療保險、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同年被長治市工傷保險局指定為長治市工傷保險定點醫院。此後,醫院就診人數和住院病人迅速增加,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大幅提高。以2007年為例,該院門診量達1萬余人次,住院病人近600人次,手術250余例,急診360余例,搶救危重病人14例,搶救成功率達91.6%。
截至2008年10月,郊區醫院****,在職職工116人,設13個職能科室(院辦、黨辦、人事科、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院感科、預防保健科、信息科、財務科、總務科、設備科、保衛科);11 個臨床科室(急診科、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麻醉科、五官科、皮膚科、傳染科、康復科);12個醫技科室(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輸血科、功能科、藥劑科、消毒供應室、手術室、營養科、病案室、統計室、圖書館);8個後勤科室(洗衣房、絎縫機房、配電室、鍋爐房、食堂、門房、廢品回收、汙水處理)。各科室均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正常開展工作。為進壹步規範和促進醫院各項工作全面、更快、更好地發展,郊區醫院誠邀市級、省級醫院評審專家來我院進行指導和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