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壹:可以口服不用肌註的,可以肌註不用輸液的。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有“輸液會很快好”的錯誤觀念。藥學專家強調,只要血管不破裂,藥物中的微小顆粒就可能在輸註過程中在使用者體內終身循環,或形成血栓、肉芽腫等疾病。征求意見稿明確強調,藥物可以口服不需要肌肉註射,可以肌肉註射不需要輸液的。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馮教授分析,通過效果對比發現,肌肉註射或口服與靜脈滴註效果相同,需要藥師參與,合理管理用藥。總的來說,門診或社區輸液減少,帶來的危害很大。
熱點二:優先轉讓通過壹致性評價的仿制藥。
征求意見稿提出,基本藥物目錄原則上每3年調整壹次,轉移和調入並重,優先選擇通過壹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能夠治愈或有效改善生活質量、成本效益比等療效確切的藥品。同時,對不良反應嚴重、經評價不適宜作為基本藥物的,轉入重點。
仿制藥是指在劑量、安全性和療效、質量、功能和適應癥等方面與商品名藥相同的仿制藥。專利藥保護期滿後,其他國家和藥廠可以生產仿制藥。
馮解釋說,仿制藥的原料、工藝、包裝、輔料與品牌藥相同,以保證其產品質量。老百姓用仿制藥既省錢又減負,還能用上質量有保證的藥品。
熱點三:“神藥”出了
征求意見稿再次明確“應當突出藥物的臨床價值”,對花費較大、療效不明確的“神藥”和輔助用藥將予以放棄。
北京大學國際醫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教授表示,要適應基礎醫療需求,結合疾病譜和臨床用藥特點,以臨床導向為核心,堅持科學公平公正原則,以藥品臨床價值為核心遴選基本藥物。
馮說,專家們壹致支持把“神藥”拿出來。“神藥”是壹種安全、無效或有點有效的藥物。出門的原因是為了進壹步節省醫保基金在“神藥”上的支出,讓老百姓用上能治病的藥。
熱點四:慢性病用藥將免費。
我國已經處於老齡化階段,以肥胖、癌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為代表的慢性病藥物市場也在快速擴大。業內人士分析,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的基本藥物,可能會得到醫保的全額保障或全額報銷。
馮指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壹就是讓老百姓用得起、用得起藥。很重要的壹點是,高血壓、高血糖、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的藥品,未來逐漸趨向免費。
馮進壹步分析說,進入老年社會後,高血壓是壹種患病人數較多的疾病,但知曉率不高,即使知道了,用藥也不及時。此外,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免費藥物治療非常重要,這有利於緩解患者的病情,從而確保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