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這次抗洪搶險中采購360噸黃豆作為沙袋用於抗洪,引起了網友的討論,相信不少人也是第壹次聽說這種操作,但是大家擔心這樣是不是很浪費糧食,其實不用擔心,因為抗洪用過的黃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黃豆抗洪的原理
首先幹黃豆有個優勢,就是重量比沙石更輕,黃豆本身吸水性不錯,在吸水之後體型會比原來膨脹壹倍,膨脹後的黃豆可以封堵漏水的地方,填補砂礫空隙,比沙石更加靠譜和穩固,後續也方便清理。還有湖北地區的黃豆庫存量大,成本相對來說也比較低,所以用來作為抗洪沙袋非常適合,黃豆抗洪正是利用了?蓄水反壓?的原理,通過膨脹的黃豆來擡高?管湧?區水位,從而達到降低滲透壓力的目的,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黃豆的抗洪作用。
抗洪用過的黃豆怎麽處理
1、洪水泡發過的黃豆,可以直接種下去,會長成豆苗
2、打碎做成飼料,投放到養豬場,有效節省飼料的成本
3、黃豆直接泡發和加工,還可以變為有機肥再次利用
也有很多網友好奇這個360噸黃豆具體是怎麽算出來的,對此技術人員稱?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完全封堵壹個閘門需要100噸黃豆?,1號站***6個閘門,除了現場準備了80噸,還在附近的糧庫存放了200多噸,采購360噸黃豆是最佳方案,也是通過專家商討和計算出來的。沒想到小小的黃豆不僅是食物,竟然還能成為抗洪利器,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看到了我們國人的生存智慧,希望這個方法能夠繼續研究和改進,然後可以向全國推廣,這樣遇到洪澇災害的時候可以做好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