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采購管理制度:
采購管理制度是指以文字的形式對采購組織工作與采購具體活動的行為準則、業務規範等做出的具體規定。為了規範采購工作,提高采購工作的效率,必須建立健全多種采購管理制度;
以此作為采購人員與采購部門的工作準則與行為規範,以保證采購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運行,從而圓滿地完成采購任務,滿足企業其他部門對采購業務的要求。
二、采購崗位職責:
多數企業管理部門和最高行政主管的職位由經驗豐富的低層經理和行政人員替補,優秀的采購員可以晉升為采購經理,采購經理可以平調至市場或營運經理等,也可以晉升為總經理,直至最高職位總裁或首席執行官。或者去其它的機構尋求更有競爭力的職位。
采購員要求的教育背景相差很大,多數沒有要求有專門的學位和學歷,但是需要對需要采購的產品非常熟悉,對這個行業來說,經驗比學歷更加重要。機械、國際貿易、商業和數學等課程是對這壹職位的很好的準備。
能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和英語很有用,出色的溝通能力和廣泛的人際網絡對這壹職位也相當重要。如果要晉升為采購經理或更高級的職位,獲得商業和經濟相關的本科或專業學位非常重要。
三、采購工作流程:
1、采購人發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2、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應答文件;
3、采購人對供應商應答文件進行評審,並初步確定中選候選供應商(中選候選供應商數量少於遞交應答文件供應商數量,具體數量視采購項目情況而定);
4、采購人保留與中選候選供應商進壹步談判的權利;
5、采購人確定最終中選供應商,並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出采購結果通知;
6、采購人與中選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擴展資料:
采購管理制度的特點:
1、文字化:任何制度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來的,采購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不是上級的口頭命令或要求,口說無憑,應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大家***同的行動綱領,對任何人、任何采購活動均起規範作用。
2、可行性:任何企業的采購制度都應在充分考慮企業內外部條件、企業發展目標、行業特點以及采購人員本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應切實可行。
不同類型企業的采購制度可以有差異,即使是同壹個企業在不同時期也應有不同的采購制度,反對照搬照抄和壹成不變的采購制度,強調采購制度在實施貫徹中的切實可行性,而不是僵化的教條與清規戒律。
3、嚴肅性:采購管理制度壹旦確定,采購人員應不折不扣地執行,只制定制度而不加強執行與實施的監督,這樣的規定、制度是毫無價值的。在實際運作中,對違反制度的采購人員應有相應的制裁措施,應提倡采購制度的嚴肅性。
4、協調性:采購管理制度要註重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協調,把上下級工作、前後環節工作有機地協調與聯系起來,以體現集體利益。
5、相對穩定性:采購制度已確定,壹般地,短期內不要變動,通常壹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應保持穩定,便於大家執行。如果經常變動,采購人員剛剛領會了老制度,又出現了新制度,這樣就會難以適應,容易造成采購工作的混亂。
當然,采購制度並不是長期固定不變的,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內部條件的改進,采購制度也可以適當進行調整。
百度百科-采購管理制度
百度百科-采購流程
百度百科-采購員
百度百科-采購管理(企業采購活動執行過程的科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