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奶牛日糧中粗精料比例與健康和生產性能的關系模型

奶牛日糧中粗精料比例與健康和生產性能的關系模型

壹、奶牛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1和範圍

本規程規定了奶牛的飼養方法、飼料、管理、分娩、擠奶、配種和防疫。適用於奶牛的飼養管理。

2.術語

2.1高產奶牛305d產奶量達到6000kg以上,乳脂含量3.2%以上。

2.2初產奶牛是指第壹次分娩後的奶牛。

2.3新生奶牛是指任何胎次剛產過胎的奶牛。

2.4育成母牛是指第壹次懷孕前的母牛。

2.5犢牛是指哺乳期的犢牛。

2.6圍產期是指分娩前後15d內的時間。

2.7泌乳高峰期是指產後15d至泌乳高峰期結束的時期,壹般指產後16 ~ 100d內的哺乳期。

2.8泌乳中期是指泌乳高峰期之後,泌乳後期之前的壹段時間,壹般指產後101 ~ 200 d。

2.9泌乳中期之後、幹奶期之前的時期,壹般是指產後201天到幹奶期的時期。

2.10幹奶期是指從停止擠奶到分娩前15天這段時間。

2.11粗飼料是指粗纖維占幹物質20%以上的飼料。如幹草、玉米稈、稻草等。

2.12塊莖是指土豆、胡蘿蔔、甜菜、南瓜等。

2.13青幹草是指由各種雜草或播種的草制成的幹草,不包括各種農作物稭稈。

2.14青飼料是指蔬菜、草、青切玉米等。其處於綠色飼養狀態並且具有大於50%的含水量。

2.15藥渣又叫輔料,主要有酒糟、粉渣、豆腐渣、糖渣。

2.16蛋白飼料是指粗纖維18%以下,粗蛋白20%以上的飼料,如豆餅、葵花餅、大豆等。

2.17能量飼料是指幹物質中粗纖維在18%以下,粗蛋白在20%以下的高能飼料。比如玉米粉。

2.18濃縮飼料是指谷物、麩皮、粕類飼料。

2.19礦物質飼料主要包括鹽、骨粉、石粉、白堊、貝殼粉、脫氟磷酸鹽和微量元素。

2.20壹頭牛壹晝夜攝入的各種飼料的總和。

3.飼料

3.1每頭奶牛常年儲存和供應飼料,飼草量見表1。

表1每頭奶牛全年儲存的飼料和草料量單位:公斤/頭

飼料名稱:成年母牛繁殖小牛。

優質幹草(含20%豆科牧草)2000 ~ 3000 500

玉米青貯5000 ~ 8000 2000 ~ 3000 500 ~ 800

綠色切削進給3000 ~ 5000 1000 500

塊根(胡蘿蔔、甜菜)1000 ~ 2000 ~ 100 ~ 200

酒糟(酒糟、豆腐渣3000 ~ 5000 2000 1000)

豆餅600 ~ 800 300 ~ 400 90 ~ 100

玉米粉1200 ~ 1500 500 ~ 600 150 ~ 200

麥麩400 ~ 600 200 ~ 300 80 ~ 100

骨粉30 ~ 60 30 ~ 60 10 ~ 20

鹽25 ~ 40 15 ~ 205 ~ 10

各品種的濃縮飼料應常年均衡供應,礦物質飼料應占飼料的2% ~ 3%。

3.2紫花苜蓿和其他草類應在抽穗期種植和收獲。豆科或其他幹草應在花期收割。青幹草的含水量應在15%以下,綠色芳香,莖枝柔軟,葉片多,雜質少,應捆紮存放在棚內,防止營養流失。幹草要切碎,切段長度要在3cm以上。

3.3建議飼餵帶穗玉米青貯飼料。青貯原料要富含糖分,幹物質在25%以上。青貯玉米應在蠟熟期采收貯藏,用塑料薄膜或青貯塔(窖)貯藏。青貯料應為黃綠色或棕黃色,氣味微酸,有酒香味。

3.4對於胡蘿蔔、甜菜等塊根飼料,應妥善保管,防黴防凍,洗凈切成小塊後再飼餵。廢渣飼料應新鮮飼餵。

3.5庫存的濃縮飼料含水量不得超過14%,谷物飼料應在飼餵前粉碎成1 ~ 2mm的小顆粒。壹次加工不宜過多,夏季以10d餵為宜。

3.6確保礦物飼料應含有鹽和壹定比例的宏量和微量礦物鹽。如骨粉、碳酸鈣、磷酸二鈣、脫氟磷酸鹽和微量元素,並應定期檢查飼養效果。

3.7配合飼料應根據每年壹次的常規營養成分測定結果,結合高產奶牛的營養需要進行加工配制。

3.8使用商品配合飼料時,壹定要了解其營養價值。

3.9當應用化學、生物活性和其他添加劑時,我們必須了解它們的功能和安全性。

3.10禁止飼餵發黴變質飼料、冷凍飼料、農藥殘留汙染嚴重的飼料、被細菌或黃曲黴汙染的飼料、未經處理的發芽馬鈴薯等有毒飼料,嚴格清除飼料中的金屬異物。

4.營養需求

4.1這壹時期的任務是恢復體力、瘤胃恢復、乳房組織再生和胎兒營養。因此,日糧幹物質應占體重的2% ~ 2.5%,每公斤飼料幹物質含1.75,粗蛋白11% ~ 12%,鈣0.6%,磷0.3%,精粗比為30∶70,粗纖維含量很多。

4.2圍產期分娩前15天期間,日糧幹物質應占體重的2.5% ~ 3%,每公斤飼料幹物質含奶牛能量單位2.00,粗蛋白13%,鈣0.2%,磷0.3%;分娩後立即改為鈣0.6%,磷0.3%,精粗比為40∶60,粗纖維含量不低於23%。

4.3泌乳高峰期,該時期奶牛的產量約占泌乳期產量的40%。為了避免這壹時期脂肪損失過多,調動增產潛力,日糧幹物質應保持在體重的2.5% ~ 3.5%。每千克幹物質含2.40牛能量單位,粗蛋白占16% ~ 18%,鈣0.7%,磷0.45%,精粗比由40∶60逐漸變為60∶40,粗纖維含量不低於17%。

4.4泌乳中期日糧幹物質應占體重的3.0% ~ 3.2%,奶牛每公斤幹物質能量單位為2.13,粗蛋白占13%,鈣0.45%,磷0.35%,精粗比40∶60,粗纖維含量不低於17%。

4.5泌乳後期日糧幹物質應占體重的3.0% ~ 3.2%,每公斤幹物質含奶牛能量單位2.00,粗蛋白12%,鈣0.45%,磷0.35%,精粗比30∶70,粗纖維含量不低於20%。

5.餵養方法

5.1幹奶期以粗飼料為主,控制精料、苜蓿幹草和玉米青貯飼料的飼餵量。禁止飼餵塊根和塊莖飼料,適當減少藥渣飼料。奶牛幹奶壹開始餵0.5 ~ 2.0 kg精料,以後視情況每周增加0.5kg。圍產期前,精料飼料應為每100kg體重1kg,補充礦物質和鹽,並保證壹定量的長幹草。

推薦幹奶期牛日糧組成及配方為:玉米2.6kg,豆餅0.7kg,麥麩0.5kg,幹草6.5kg,青貯12kg,鹽0.05kg,預混料0.6kg。

5.2圍產期必須精心餵養,分娩前兩周必須給予優質幹草,精料可逐漸增加,但最大餵養量不得超過體重的65,438+0%。分娩前壹周左右應停止青貯,減少鈣的用量,防止奶牛產後癱瘓。65438+產後0 ~ 2天,應以優質粗飼料為主,飼餵易消化的飼料,如麥麩粥,加少許鹽飲用,補充40 ~ 60 kg硫酸鈉,自由進食優質幹草,適當控制食鹽量用涼水喝牛。精料可在產後3 ~ 4天逐漸飼餵,每天可增加0.5kg的飼餵量,青貯飼料和塊根的飼餵量壹定要控制。分娩兩周以後,當奶牛食欲良好,消化正常,惡露排出,乳房生理性腫脹消失時,可按標準飼餵日糧,並可逐步增加青貯飼料和根料的飼餵量,禁止過早催乳。

5.3泌乳高峰期必須飼餵高能飼料,使高產奶牛保持良好的食欲,盡量多吃幹物質和精料,但不能過量,適當增加飼餵次數,多餵質量好、適口性強的飼料。泌乳初期,每天給每頭餵150g小蘇打,可以保持8個月的產奶高峰。

40kg成年奶牛推薦日糧為:玉米4.7kg,豆餅2.5kg,麥麩1.7kg,幹草4kg,青貯飼料19kg,食鹽130g,小蘇打150g,預混料0.38kg。

5.4泌乳中期,根據泌乳量逐漸減少、胎兒生長發育緩慢、奶牛體重減輕的特點,飼養的任務是保持產奶量高峰持續。在飼養上,要堅持“多產多飼”、“少產少飼”的原則,要“以奶定飼料”。

5.5在泌乳後期,根據奶牛胎兒發育快、產奶量顯著下降的特點,要求根據維持產奶量、恢復體重和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供應日常食料,但要防止牛過重。

5.6初孕奶牛應在分娩前2 ~ 3個月轉為成年奶牛,按幹奶期成年奶牛的營養水平飼餵。產後在維持營養需求的基礎上增加20%的生產發育資料,二胎增加10%。

5.7夏季應適當提高營養濃度,降低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提高濃縮飼料與蛋白飼料的比例,補充塊根飼料,保證飲水充足;冬天,飲食要營養豐富。增加能量飼料,在65,438+065,438+0左右夜間給泌乳奶牛增加精料65,438+0公斤,可提高產奶量65,438+03%,增強奶牛的抗寒能力。煮粥的方法如下:首先將濃縮粉用少量水稀釋,磨出疙瘩,鍋內水燒開後倒入,攪拌至沸騰5-10 min。冬季料水比1: 10-15,夏季1: 20-30。

6、管理措施

6.1牛場應建在地熱幹燥度高、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環境安靜、交通方便、無傳染病威脅、易於組織防疫的地方。嚴禁在地勢低窪潮濕、排水不暢、人口密集的地方建養殖場。

6.2牛舍建築應符合衛生要求,經久耐用,冬暖(棚溫應保持在8 ~ 16℃),夏涼,寬敞明亮,有良好的大小便系統,並配有化糞池。

6.3牛棚外向陽面,應設置運動場,並與牛棚相通。每頭牛占地約20平方米。操場的地面要平整,有壹定的坡度。周圍有排水溝,體育場內有飲水罐。

6.4嚴格執行獸醫防疫檢疫制度。壹是牛棚用具定期消毒;二是定期給牛接種口蹄疫疫苗;三是每年春秋兩季定期對奶牛進行檢查(重要檢疫布魯氏菌病、結核病),鮮奶憑健康證出售;第四,春秋兩季進行壹次修蹄;第五,定期驅蟲,驅蟲給藥時間在產後49小時以內,每頭牛使用噻菌靈45g,直接經口給藥,壹次性完成。

6.5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所有作息時間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第壹,保證飲水,每天早中晚喝兩次,晚上再喝壹次。泌乳奶牛的飲水量可以是日產奶量的3 ~ 5倍。奶牛冬季飲水適宜溫度成年奶牛12 ~ 14℃,奶牛15 ~ 16℃,犢牛37 ~ 38℃。二是讓牛每天有適當的運動,保證每天中午和晚上左右把牛趕出家門,大約1h。三、每天刷擦牛體1 ~ 2次,保持體表清潔,同時保證每天日光浴(屋內安裝日光燈)16h,促進血液循環。四、棚舍要經常打掃,牛床要保持清潔幹燥,被褥要每天更換。第五,要經常觀察奶牛的行為、食欲、反芻、休息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6.6高產奶牛每胎必須有60天的幹奶期。采用快速幹奶法(幹奶膏配方:大豆油40mL,青黴素50萬IU,鏈黴素1萬IU,磺胺粉)。在幹奶之前,用CMT法檢查隱性乳房炎。強陽性者(++)以上者,治療後應使乳汁變幹。在最後壹次擠奶後,每壹次擠奶都要烘幹。

7.分娩和擠奶

7.1奶牛在分娩前兩周進入產房,進出產房的奶牛要進行健康檢查。產房必須幹燥、衛生、無小偷。同時,要加強圍產期保健。分娩前,奶牛要用2% ~ 3%的來蘇兒溶液清洗後軀和外陰。不允許對正常分娩的奶牛進行人工助產。如果它們在痛苦中分娩,獸醫應該立即處理。

7.2胎體暴露時,應撕開羊膜取羊水,但不宜過早破水,破水後30min分鐘即可正常娩出。當胎兒頭部暴露於外陰時,用消毒毛巾清除口鼻粘液。如果臍帶未斷開,移動胎兒使其自然斷開。斷開後,用手擠出內容物,用碘酒倒入臍帶鞘內消毒,及時清除汙染的墊草。

7.3奶牛分娩後,應盡早驅趕奶牛站起來,喝溫水和1 ~ 2瓶啤酒,餵優質青幹草,用溫水或消毒劑清洗乳房、後軀和牛尾。然後清除糞便,更換幹凈柔軟的床墊。產後30分鐘內第壹次擠奶,盡快給新生犢牛餵奶,但不要擠幹凈。擠奶前要熱敷按摩乳房,適當增加擠奶次數,觀察奶牛食欲、糞便、胎盤的排出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診治。產後兩周,要查酮尿。如果沒有疾病,食欲正常,可以轉入大集團管理。

7.4犢牛出生後放在新的幹草上,擦去全身粘液,去掉軟蹄。稱重後放入犢牛欄,出生後30分鐘內餵初乳,讓犢牛盡快產生抗體。

7.5擠奶次數對於泌乳高峰期或初產的奶牛,日產奶量超過20kg的奶牛,每天應擠奶3-4次;泌乳中期,日產奶量15 ~ 20kg的奶牛,壹天可擠奶三次;泌乳中期,日產奶量在15kg以下的奶牛,每天可擠奶兩次。

7.6送奶員必須是健康人,無肝炎、布魯氏菌病、肺結核,但必須經常修剪指甲,擠奶前穿工作服洗手,擠完奶後洗手臂。洗手的水中應加入0.1%的漂白粉。同時,每次擠奶後,擠奶桶、奶桶、洗乳桶、毛巾要定期清洗消毒。

洗滌方法應先用冷水洗,再用溫水洗,再用0.5%燒堿溫水(45 ~ 53℃)洗,最後用清水洗,晾幹。

7.7擠奶環境要安靜,對待奶牛的態度要和藹。擠奶前先清洗奶牛的後軀、腹部、牛尾,然後依次用溫水(45 ~ 50℃)擦洗乳頭、中溝、左右區和乳鏡,每3 ~ 4頭奶牛換壹次水。用濕毛巾蘸更多的水擦洗,然後擦幹乳房。

7.8乳房洗凈後,應進行按摩。當乳房脹大,乳腺靜脈脹大,出現射乳反射時,應開始擠奶。1 ~ 3倍擠出的牛奶含有較多細菌,應丟棄。擠奶時禁止用牛奶或凡士林擦拭乳頭。擠奶後要再次按摩乳房,然後壹只手托住每個奶區的底部,另壹只手擠壓乳汁。初孕奶牛懷孕5個月後要做乳房按摩,但不能擦乳頭,分娩前15d停止按摩。

7.9用手擠奶時,要用拳頭。剛開始用力要輕,速度要慢壹點。排奶強烈時要加快速度,每分鐘80 ~ 120次,每分鐘擠奶量不低於1.5kg,註意擠奶時不要聊天、吸煙、喊叫、制造噪音、打牛,不要讓陌生人進入。

7.10每次擠奶壹定要做到,先擠健康的奶牛,再擠有病的奶牛。擠奶後,擦幹乳房,用4%碘甘油浸泡乳汁。

7.11機械擠奶的真空壓力應控制在4.53×104 Pa ~ 5.07×104 Pa,波輪的拍打次數應控制在每分鐘60 ~ 70次。奶水少時,應從上至下按摩乳房,防止空擠。擠奶後,所有擠奶機都要拆開清洗消毒。初產10d天內患乳腺炎的奶牛,或正在使用抗生素、停藥6天的病牛,要用手擠,痊愈後再恢復機器擠奶。

7.12仔細記錄牛奶產量。鮮榨牛奶應立即通過過濾器或多層紗布過濾。過濾後的牛奶應在2小時內冷卻至4 ~ 8℃,並存放在冷庫中。過濾紗布每次使用後要清洗消毒,定期更換,保持清潔。變質奶、早奶、病奶、停奶超過24小時的奶,不宜混入正常奶中,可放入其他桶中進壹步處理。

8.飼養

8.1剛出生的母牛應在第二至第三個發情期配種,初育母牛應在15 ~ 18月齡,體重應在成年母牛的60%以上。

8.2觀察奶牛的發情表現,如站立不安、鳴叫、東張西望、弓腰擡尾、尿頻、外陰腫脹、流出透明粘液、陰道粘膜潮紅、爬行等。每次發情應授精1 ~ 2次,間隔10 ~ 12h,按時記錄妊娠試驗。

8.3應安排合理的年度產犢計劃,炎熱月份應盡可能控制產犢頭數,安排年度產犢計劃時應考慮均衡供奶和合理使用牛舍。

8.4奶牛產後20天應進行生殖器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產後奶牛的空懷期不得超過90天。

8.5嚴格制定配種計劃,選擇省級站的優良公牛精液進行配種,杜絕使用本地公牛配種品種,保證公牛精液質量。

9、犢牛飼養

要養好小牛,必須掌握以下四個層次:

9.1飼餵遍最遲在1530min內給新生犢牛餵初乳,第壹次餵初乳(1 ~ 1.5kg)7天,7天後餵正常奶。餵食應該手動完成,用壹個橡膠奶嘴蓋住奶瓶。如果小牛吸不到奶,可以用手將手指浸入奶中,塞入小牛口中進行誘導。反復誘導2 ~ 3次後,小牛就可以自己吸奶了。餵食要采取定時、定量、恒溫三種設置。

9.1.1“定時”是指壹天餵食六次,餵食時間設定為7: 00、10: 00、13: 00、16: 00、19: 00、22: 00。

9.1.2“定量”是指建議犢牛在三個月哺乳期內按照以下天數進行等量飼餵:1 ~ 10天,前7天飼餵初乳4kg/頭·日;最後3天每天餵4公斤普通牛奶;11 ~ 20日齡飼餵普通牛奶6kg/頭,日;21 ~ 30日齡飼餵普通牛奶7kg/頭,日;31 ~ 40日齡飼餵正常乳8kg/頭,日;41 ~ 50日齡飼餵普通牛奶7kg/頭,日;51 ~ 60日齡飼餵普通牛奶6kg/頭,日;61 ~ 70日齡飼餵正常乳5kg/頭,日;71 ~ 80日齡飼餵正常乳4.5kg/頭,日;81 ~ 90日齡飼餵正常乳2.5kg/頭,日。

9.1.3“恒溫”是指進奶溫度在37 ~ 38℃之間。

9.2飼餵的第壹步是及早供應幹草。從7 ~ 10日齡開始訓練犢牛吃幹草,在犢牛圈的草架上放置優質幹草供其食用和咀嚼,以促進犢牛的發育。二是早期飼餵精料,犢牛出生後7 ~ 10天開始訓練吃精料。第壹次餵精料時,可以誘導小牛在餵完奶後舔舔嘴唇。2 ~ 3天後,可將飼料托盤放入犢牛圍欄內,讓犢牛飼料自由舔舐。壹開始每天餵幹粉10 ~ 20g,過幾天可以增加到80 ~ 10~20g,再經過壹段時間的適應後餵混合濕料,即幹粉用溫水混合,糖化後給藥。濕料的量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三是餵多汁的飼料。從出生後第20天開始,在混合濃縮液中加入20 ~ 25g切碎的胡蘿蔔,然後逐漸增加。第四是早喝水。剛開始需要喝37 ~ 38℃的溫水。10 ~ 15日齡後,可以喝常溫水。夏天壹個月大以後,可以在運動場保持足夠幹凈的水,讓它們自由飲用。五是補充抗生素。為防止犢牛腹瀉,每頭犢牛補充金黴素1000U,30天後停止飼餵。

9.3管理:壹是冬季要註意牛舍的保溫防寒,牛舍內要鋪設柔軟幹凈的墊料,光線充足,空氣清新,無直通。二是去角,小牛出生後7 ~ 10d電灼去角。第三,小腿在出生後5 ~ 6天壹定要每天刷壹次,註意適當運動。

9.4斷奶犢牛的哺乳期壹般為三個月。飼餵初乳7天,第八天飼餵代乳品,壹個月後飼餵混合精料和優質幹草。餵食量為體重的1%。代乳粉的比例為:豆餅27%,玉米粉50%,麥麩10%,魚粉10%,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3%。

10,種牛

10.1犢牛從斷奶到配種,日增重0.65~0.85kg,日糧以青飼料為主。9 ~ 11月齡前,應每天補充精料1.5 ~ 2.5公斤,含蛋白質20%,11月齡後,每天補充鈣、磷和礦物質飼料。

10.2 13 ~ 15月齡的牛,要註意觀察發情表現並記錄發情日期,檢查不發情牛的原因,並開始訓練,摸乳房和脖子。

10.3孕早期奶牛在妊娠前七個月日增重0.5 ~ 0.6公斤,日糧仍以青飼料為主。分娩前要補充飼料,但不能超過體重的1%。

10.4成年牛日糧組成:玉米粉1.58公斤,豆餅0.26公斤,麥麩0.31公斤,幹草4公斤,青貯玉米4公斤,食鹽0.03公斤,預混料0.09公斤。

11,育種

牛群結構為11.1的奶牛應占總數的60% ~ 65%,頭胎妊娠奶牛10% ~ 11%,奶牛1 ~ 2歲11。

11.2選留奶牛時,要求體高在130cm以上,初產奶量在4000kg以上,乳脂率在3.4%以上,外貌評定在65分以上,體重在380kg以上。

12,統計記錄

12.1牛登記卡小牛出生欄:出生當天填寫。配種欄:配種發貨後及時填寫。生產性能欄:在每個泌乳期後填寫。外觀鑒定欄:鑒定後填寫。

12.2產奶記錄。

12.3育種記錄。

12.4飼料消耗記錄。

12.5各類記錄應準確及時填寫,不得隨意刪除。

13,防疫

13.1認真執行《動物防疫法》關於依法進行動物防疫的相關規定,按時進行預防接種和檢疫,定期消毒。對查出的傳染病要進行隔離,對死亡前已確診為炭疽病、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的牛不得私自解剖,要及時報上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或焚燒深埋。迅速消除傳染源。

13.2新購買的外地奶牛,在入園前要進行壹個月的觀察和隔離飼養,確認無病後才能入園。牽出牛時,必須持有免疫證明和有效期內的動物產地檢疫證明。

13.3牛的內外寄生蟲要定期驅蟲。比如牛疥瘡要在春秋兩季洗澡,也可以在秋季或入冬前口服藥物驅蟲。

13.4當病牛確診為傳染病時,應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立即進行封鎖,未感染的牛應立即用疫苗、血清或藥物進行預防。對染疫牛汙染的牛舍、用具、工作服、操場、飼料等汙染物進行徹底消毒,並焚燒病牛糞便和鋪草。

二、奶牛的飼料計劃

(1)成年奶牛飼料計劃

壹頭成年奶牛壹年所需的各種飼料量如下:幹草和稭稈1.800公斤,青貯飼料和綠松石飼料8000公斤,混合精料3600公斤(其中玉米1.800公斤,麩皮600公斤,餅粕1.000公斤,鈣粉、鹽、骨粉、瘤胃緩沖劑、添加劑各40公斤)。實際計劃數量應在此基礎上增加約10%的備損。

(2)後備奶牛的飼料計劃

後備母牛年需飼料量換算成成年母牛數量,換算比例如下:4頭犢牛(0-6月齡)為1,2頭成年牛(6-18月齡)為1,青年母牛(18月齡至初產)為1。按照正常的牛群結構,犢牛占9%,育成母牛占18%,青年母牛占13%,成年母牛占60%,可按全群84%折算成母牛。

三、奶牛養殖關鍵期的管理

奶牛的飼養可分為四個階段:泌乳早期(產後70天)、泌乳中期(產後71天至140天)、泌乳後期(產後141天至305天)和泌乳幹期(產後306天至365天)。分娩前30天(第二個幹奶月)至分娩後70天(泌乳前期)是奶牛配種最關鍵的100天,需要經歷停乳、分娩、泌乳、大量泌乳、初次配種等生理過程。

分娩前30天的幹奶期是奶牛充分休息、促進胎兒生長發育、修復身體組織、積累營養、更新乳腺組織的時期。在內分泌的影響下,奶牛的幹物質采食量顯著下降,從臨產前5 ~ 7天降至僅占其體重的1%。結果表明,在相同飼養條件下,第二胎和第三胎產奶量分別下降25%和38%,且產奶量隨胎次的增加而下降。可見,幹奶期對於提高產奶量,保持奶牛健康是非常必要的。產後70天是泌乳早期。在此期間,奶牛的幹物質采食量尚未完全恢復,比泌乳後期下降約15%。產後前幾天食欲最差,食量也很低,而產奶量每天都在增加(產後4周到8周產奶量達到高峰),導致營養物質入不敷出。為了給產奶提供能量,奶牛會消耗脂肪,抑制體脂的合成。據測定,在此期間,奶牛體重平均下降約35 kg ~ 50 kg,平均每天下降500 g ~ 700 g。壹般日產奶量最大出現在產後4-8周,而幹物質采食量最大出現在產後10周至14周,從而造成奶牛泌乳初期能量負平衡。此時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狀態,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如產後癱瘓、胎盤滯留、皺胃移位、酮癥等。雖然發病多在泌乳早期,但對整個泌乳期乃至下壹個泌乳期的生產和繁殖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做好產前30天至產後70天的飼養管理工作是養好奶牛的關鍵,不僅影響奶牛此時的產奶量,還直接影響到奶牛產後的發情、配種、妊娠和下胎等階段的產奶量。如果這期間的管理稍有失誤,就會對奶牛未來的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帶來長期不可逆的影響。為了保證這100天的科學管理,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控制圍產期疾病的發生

酮病是奶牛最重要的代謝紊亂,可引起整體能量代謝的紊亂。確定乳汁中酮體濃度的峰值開始於泌乳後17天至31天。乳中酮體濃度高的牛不僅產奶量下降、乳品質下降、體重減輕、生殖系統疾病及其他系統疾病發病率增加,而且初次配種時間長、受胎率低、配種次數增多、空懷期延長。預防酮病的飼養原則是根據奶牛的身體狀況確定飼料能量水平,使其既不太胖也不太瘦。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要適中,約占16%。舍飼的奶牛每公斤產奶量可獲得約3公斤的精飼料。

產後癱瘓低鈣血癥是產後癱瘓的主要原因。據報道,奶牛的生產力隨著生產次數的增加而增加,但產後癱瘓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泌乳量大的奶牛發生率更高。據測定,患產後癱瘓的奶牛可縮短生產周期三四年,其他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加。據實驗,在幹泌乳的第二個月,每頭奶牛吃20克鈣,鈣磷比控制在2: 1時,可有效預防產後癱瘓。

未能保持衣服,產後胎盤滯留和生殖器官感染多發生在營養不良的奶牛,主要是由於缺鈣ve和犧牲,導致產後子宮收縮無力和胎盤炎癥。所以要保證懷孕動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應,同時在懷孕後期要註意適當的運動。

產後截癱常因胎兒過大,胎位不正,使母牛難產,挫傷坐骨神經或閉孔神經。產後截癱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泌乳量的減少,更重要的是奶牛在遺傳能力發揮出來之前就被淘汰了。

皺胃移位奶牛由於分娩,血液中鈣的濃度會降低,肌張力降低,從而引起皺胃移位。據報道,產後癱瘓也是壹個誘因,可使皺胃變位的發生率增加4.8倍。子宮炎、乳腺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會引起皺胃移位。皺胃變位雖然可以手術治療,但後期產奶量比同組其他奶牛降低8% ~ 10%。對800個奶牛場的調查結果表明,當精料日糧降低到4 kg ~ 5 kg時,本年度僅發生1例(0.12%)。

二、保證飼料和營養素的合理分配。

交貨前30天:

1.濃縮飼料配方我國奶牛使用的粗飼料壹般平均粗蛋白含量為5% ~ 8%,凈產奶量為每公斤3.766 MJ ~ 4.184 MJ。在這樣的條件下,幹奶後期體重600 kg ~ 650 kg和500 kg ~ 550 kg的奶牛精料配方:玉米52%和44%,豆餅34%和18%,麩皮13%和37%,食鹽1%。

2.體重600kg ~ 650kg和500kg ~ 550kg的奶牛,在幹奶後期每天飼餵每頭3kg的精料,3kg ~ 3.5kg和2.5kg ~ 3kg的中等羊草,18kg和17kg的青貯玉米。

每公斤配合料中加入硫酸銅83毫克、硫酸錳570毫克、硫酸鋅571毫克、氯化鈷6.1毫克、碘酸鈣2.6毫克、亞硒酸鈉2.6毫克。此外,每千克幹物質添加VA16000國際單位、VD4000國際單位和VE70國際單位。

3.飼養技術為了防止皺胃移位,應在日糧中添加2厘米至3厘米長的幹草。近年來國內外試驗表明,在維持的基礎上再添加3 kg ~ 5 kg標準乳水平的營養水平,奶牛幹乳期日糧總營養水平可維持平均日增重0.35 kg ~ 0.5 kg,對發揮奶牛下胎產奶量的遺傳潛力,預防營養代謝病,如酮病、肥胖綜合征、消化功能障礙、皺胃變位、瘤胃角化不良等有明顯作用。

交貨後70天:

1.濃縮配方玉米45%,熟豆餅(粉)19%,高蛋白玉米18%,麩皮l0%。魚粉(或酵母飼料)5%,骨粉1.7%,碳酸鈣0.4%,食鹽0.8%,強化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0.1% %。

2.日糧組成產後30天內的泌乳奶牛,每天每頭吃6.5公斤精料和啤酒。

  • 上一篇:同省不同地區醫保報銷比例
  • 下一篇: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單有什麽後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