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個學生拋出壹個問題:建築學vs醫學,哪個專業更差?短短幾天就引發了雙方的激烈討論,準確的說是壹場爭論。從開始的專業比慘,擴展到專業比慘。截至目前,該問題的總瀏覽量已接近30萬。
雙方都在想盡辦法把“最壞的”爭取到自己的名下。似乎只要是最壞的,都會受到大眾的青睞。他們吐槽自己惡劣的行業環境,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身心壓力。建築師抱怨加班讓自己蒼白消瘦,醫生抱怨被病人家屬嗆到。
有人說:做建築師壹輩子都辛苦。
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有些人甚至寫了這樣壹行字:
在我的印象中,建築師和醫生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壹個是工匠,壹個是天使;壹個負責建設家園,壹個負責拯救生命。他們有壹個共同的崇高理想——為人類創造壹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外人看來,這兩個光鮮高貴的職業,怎麽會如此囂張,罵人最難聽?
“可怕”的背後,他們承受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無奈和痛苦?
01
被外界高估了。
受各種電影或媒體的影響,大部分人對建築師和醫生的認識只是膚淺的。大家的地位高,收入高,似乎成了兩者的標配。
這些恭維就像狗皮膏藥,妳甩不掉。雖然很多時候,建築師和醫生都默認了苦笑。
因為他們知道:我告訴妳了,妳不相信我。
公眾眼中的建築師可能是這樣的:
但現實中,基本上是這樣的:
公眾眼中的醫生似乎是這樣的:
但現實中,很多時候是這樣的:
恐怖指數
建築師:★★★★☆。
醫學生:★★★★☆。
02
漫長的職業成長期
建築師和醫生都是專業性強的工作,所以工作不到五年的人要麽是打零工,要麽是間接打零工。
就像壹場漫長的競走。少數人前期走得匆忙,大部分人中期壹蹶不振。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建築學和醫學的本科大部分是五年制,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幾乎所有專業中僅有的兩個五年制本科。
但是,在精英教育的今天,對於建築師和博士來說,壹個學士學位很多時候並不能幫妳在壹線城市找到合適的工作。
隨之而來的是讀研,甚至讀博。尤其是博士,讀研基本是行業常態。漫長的學習周期讓事業壹推再推,巨大的身心壓力由此產生。
漫長的職業成長期導致了這兩個職業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吃香。
累了就堅持不下去了,很多人都想逃避。對於壹個三十多歲的人來說,轉行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每月5000元的房貸可能會斷供,家庭的不理解會讓生活陷入困境。
恐怖指數
建築師:★★★★☆☆
醫學生:★★★★★
03
超負荷工作強度
“噠,噠-嘀,嘀-嘀-”,手與鍵盤鼠標順利連接。建築師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地這樣做。完美的配合,像機器壹樣。
劍壹揮,利潤的大頭直接被領導拿走,毫無懸念。在瓜分剩余利潤的道路上,建築師累得不得了。
機器會崩潰,人會被壓死。不久前,壹位年輕的建築師跳樓自殺。
逝者已矣,只希望天堂裏沒有設計院。
建築師,壹個龐大但很小的群體,對眼前發生的事情無能為力。
和建築師相比,醫生怕更辛苦。半夜,隨著急救中心的壹個電話,妳不得不趕緊從睡夢中醒來,拿起衣服,匆匆出門。
前段時間,朋友圈裏刷屏了壹張圖片。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科醫生陳雷為患者進行器官捐獻手術,連續工作超過12小時。
結束後坐在手術室外喝葡萄糖補充體力。
就像壹個網友寫的:
我不怕每天工作到很晚,不怕被瘋狂的病人家屬罵,也不怕賺不到錢,因為家裏還能養我。我只怕病人臉上痛苦的表情,扭曲的姿勢,醫院裏死亡帶來的人性考驗。
恐怖指數
建築師:★★★★★
醫學生:★★★★★
04
工資待遇不穩定
五年前,工作五年的建築師年收入基本在20萬左右,差不多654.38+0.5萬。自2014建築市場進入寒冬以來,建築師收入迅速縮水。壹年下來,只有少數普通建築師能拿到654.38+0.5萬。
即使今年看起來不錯,也無法判斷來年的效益,能保證旱澇豐收的設計單位更是鳳毛麟角。
去年上海UA國際拖欠工資事件至今縈繞心頭。140多人的設計事務所,只剩下30個人。為什麽?
欠薪。
壹個同事看到上面的圖片,點了根煙,默默的說:
“說實話,這個烏龜圖還是很有意思的。
哥們,就算他沒耐心,也沒丟掉設計基礎。構圖對稱,重點突出:UA+烏龜;文字簡潔,意圖明確。如果作為舉報文,壹下子就俘獲了甲方的芳心!
再來看醫生的情況。
由於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再加上龐大的人口基數,市場對醫生的需求壹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所以正規醫院的市場影響力波動不會太大。
相對於建築師,醫生的工資相對穩定。
以壹位在上海三甲醫院工作了五年的醫生為例;
工資每月1200,
每月獎金根據福利不同從4000到10000不等。
值班費每月700到1000。
出去門診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到5000不等的藥品回扣。
算下來,入行五年的全科醫生年收入還是比較樂觀的。就在去年,民營設計公司連續三個月發不出工資。
值得壹提的是,建築師基本都是月付+年底提成。每個月拿到的4000元佑,除去房租和生活費,所剩無幾,這種情況會維持到年底。更讓人擔心的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年底前能拿到多少錢。
我熬了整整壹年,擔心了整整壹年。
這是很多建築師的內心寫照。
恐怖指數
建築師:★★★★★
醫學生:★★★ ☆ ☆。
05
不確定的行業未來
隨著全國大規模建設浪潮逐漸退去,建築設計市場的衰落已經被業界所認識。項目周期長,難免設計征集難。
分階段招聘,季節性變相裁員。
看似平靜的辦公室,暗地裏卻充滿了想法。建築師過去的信念開始動搖。他們要麽已經轉行,要麽正在轉行的路上。
不像醫院,大部分設計單位都是私企。在中國,政府對國企和私企的態度是眾所周知的。壹個是兒子,壹個是孫子。不可否認,近年來有所改善。
所謂市場經濟,無非就是買賣自由,把生命交給市場。政府對私人設計企業基本無動於衷。我不在乎妳是否參賽。而壹些國有設計院依靠手中的政府資源,在幕後操作,不需要招投標就能拿到大型項目。他們稱這種常規為“投標”。
這不是壹個猝死或者壹跳就能扭轉的局面。目前這種風起雲湧的景象,不知道是多年來的觸底反彈,還是真正的好轉。
相反,醫療行業就大不壹樣了。
由於醫療行業直接關系到普通大眾的生死,作為社會發展的民生事業,大部分醫院都是公立醫院。無論是工作環境的改善,還是醫患矛盾的處理,全國上下都高度重視並參與其中。
回顧現在的時間點,可以認為醫療的行業環境只會壹步壹步的改善,而建築設計的行業環境是看不透的,說不準的。
恐怖指數
建築師:★★★★★
醫學生:★★★ ☆ ☆。
關註同名三線小醫生微信,專業的醫生會給妳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