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HOCl)可以由所有哺乳動物的白細胞自然產生,它在免疫系統殺死病原體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次氯酸殺滅微生物病原體的效率比次氯酸鈉(又名氯漂白劑,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高100倍。
01
次氯酸的重要歷史時刻
1843年,法國化學家Antoine Jerome Balard發現了次氯酸,方法是向壹瓶氯氣中添加氧化汞在水中的稀懸浮液。他還命名了次氯酸及次氯酸鹽。
1940年代,倫敦的醫院就開始使用含有次氯酸的霧化溶液來預防散布在空氣中的病原體。
1976年,美國生物學家Harrison, J. E.在白細胞氧化爆發過程中證明次氯酸存在,並證明次氯酸有著明顯的殺菌作用。
201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主要活性成分為次氯酸的產品用於治療傷口和各種感染。
2020年,2月19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消毒劑使用指南的通知中提出 “適用於物體表面、織物等汙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飲具等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劑除上述用途外,還可用於室內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
02
次氯酸殺菌機理
壹旦嗜中性粒細胞(即白細胞的壹種)完全被病原體包圍,它就會產生次氯酸,來殺死有機物質。嗜中性粒細胞壹產生,幾乎可以立即殺死細菌。
03
次氯酸的安全性
人類發現次氯酸可以由我們的嗜中性粒細胞或白細胞自然產生,以抵抗微生物感染和炎癥。這使次氯酸成為最安全的消毒劑。
次氯酸只作用於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進入人體或動物細胞後,會被細胞表面的牛磺酸分解掉,不會影響到細胞的酶,因此對人體和動物無害。
對眼睛和皮膚安全
壹定濃度的次氯酸不會刺激眼睛和皮膚,即使攝入也不會造成傷害。 因為它非常安全,所以它是可直接食用食品衛生和食品接觸面的理想消毒劑。 它也用於醫療保健領域,用於傷口清潔,滴眼劑和病房消毒,替代有毒化學物質,如漂白劑和季銨鹽。
04
次氯酸殺滅病菌種類
次氯酸對病原體有廣泛的殺滅能力,對自然界三大類微生物病原體( 細菌、真菌和病毒 )都有明顯的殺滅效果。
05
次氯酸獲得各國權威機構的認可
世界衛生組織
德國衛生與微生物學會DGHM/VAH
奧地利衛生、微生物及預防醫學會
美國環境保護署
日本厚生省
歐洲化學局
英國國家衛生局
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
06
次氯酸與其他氯族消毒液對比
次氯酸是含氯溶液中最有效的消毒劑。由於次氯酸不帶電荷且分子量相對較低,因此它比其他基於氯的消毒劑更能穿透細胞壁。與有機物(即微生物細胞的關鍵成分)發生氧化反應的速度也更快。
次氯酸鈉(NaOCI),通常稱為漂白劑,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由於其低成本和廣泛分布,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推薦為壹種有效的環境消毒化學品。與之相比,次氯酸的效力比次氯酸鈉高80至120倍。
次氯酸鈉水溶液以較高濃度大量使用為主,而次氯酸能夠在很低濃度時高效率殺菌,不會像次氯酸鈉壹樣具有刺激性氣味。兒童接觸也很安全,又因為無殘留,使用後也無需用清水沖洗。
部分信息來源於網絡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消毒安全知識
請關註維爾芙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