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群眾期盼、社會關註,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高度重視醫療保障工作,將提高參保人員醫療保障水平作為2022年為民辦實事之壹。8月份,市政府研究印發了《關於進壹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有關問題的通知》(濟政字〔2022〕35號),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為民辦實事進壹步提高居民醫保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濟醫保發〔2022〕17號),這兩個文件進壹步減輕了參保人員的個人醫療費負擔,提高了醫療保障水平,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提高醫療保障待遇的必要性 濟寧市2001年啟動實施了職工醫療保險,2014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並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壹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大病保險、大額醫療費補助、公務員醫療補助、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為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提升醫保待遇水平,推進藥品材料集中招采,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力度,提升醫保經辦服務水平,實現全國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有效解決了群眾“跑腿墊資”問題。2021年9月1日,市政府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意見進壹步完善醫療保障政策體系的通知》(濟政字〔2021〕46號),2022年4月27日,中***濟寧市委、濟寧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濟發〔2022〕5號),要求進壹步深化醫療保障體制改革,健全公平適度的醫療保障待遇機制,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職工和居民大病保險待遇水平,重點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能力,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參保人員對醫療的需求越來越高,穩步提高醫保待遇,可以有效減輕廣大參保人員的個人負擔,增強他們的獲得感。 提高醫療保障待遇主要內容 為進壹步減輕群眾就醫個人負擔,在廣泛調研和基金測算的基礎上,從以下四個方面提高了醫保待遇標準。 (壹)提高職工醫保最高支付限額。職工醫保最高支付限額由125萬元提高到145萬元,其中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由35萬元提高到50萬元。 (二)提高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參保居民在壹、二、三級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分別提高5%,由原來的80%、70%、55%分別提高到85%、75%、60%。 (三)降低居民醫保住院起付標準。參保居民在壹、二、三級醫療機構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起付標準由原來的200元、500元、1000元分別降為100元、400元、800元。 (四)降低居民醫保乙類藥品自付比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執行國家、省統壹的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藥品目錄中的乙類藥品自付比例降低10%,與職工醫保乙類藥品自付比例壹致。 醫保基金投入情況 政策調整後,預計醫保基金每年增加支出6億多元,將有效降低參保人員看病就醫的個人負擔。其中,參保職工降低個人負擔約1億多元、參保居民降低個人負擔5億多元。 下步工作計劃 加快制度建設,構建可持續的醫療保障機制。壹是健全醫保體系。全面執行醫保待遇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醫保待遇保障、醫藥服務、基金監管、經辦服務四大體系,在參保繳費、待遇服務、基金監管上實現突破。二是加快制度建設,結合濟寧市基金運行情況,進壹步分析研判,完善醫療保障待遇體系。三是構建穩健可持續的籌資運行機制,統壹醫保繳費基本費率,做實參保繳費基數,加強基金預算績效管理,打緊醫保基金支出的盤子,用好醫保基金的每壹分錢,切實保障群眾的醫保待遇。 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基金運行安全。健全醫保監督管理執法機制,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全面實行“雙隨機、壹公開"監督檢查,健全打擊欺詐騙保行刑銜接機制。推進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定點醫藥機構、醫藥企業、醫保醫師藥師、參保人員等主體的基金監管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推行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醫保基金收付、藥品耗材購銷存、醫療服務行為、處方流轉、醫保基金結算智能監控系統,實現事前提醒、事中預警、事後審核全鏈條監管,確保醫療保障制度健康平穩運行。 強化惠民便民,提升醫保經辦服務水平。加強醫保經辦標準化服務窗口建設,統壹全市醫保經辦服務事項和辦理流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登記、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自助備案等高頻服務事項“跨市通辦”。全面實現普通門診統籌全國聯網結算;門診慢性病省內全部聯網結算,其中惡性腫瘤、透析治療、器官移植、高血壓、糖尿病五種門診慢性病全國聯網結算;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壹卡(碼)通行”定點醫藥機構全覆蓋;電子醫保憑證看病、就醫、支付全流程應用。持續加快互聯網醫保建設,推動醫保、醫療、醫藥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切實提高群眾就醫購藥便捷感和滿意度。 加強政策宣傳,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是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突出體現了保障民生這壹主題,會同有關部門,進壹步加大宣傳力度,集中進行政策宣導,多渠道發揮報刊、互聯網、各類媒體等優勢,精心策劃、創新形式,全方位、系統性開展醫保政策宣傳,做群眾看得清楚、聽得明白的宣傳,提高宣傳質量,讓更多的群眾早知曉、享保障、得實惠。 濟寧市參保人員到外地就醫有哪些便民措施? 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要求,市醫保部門在異地就醫方面出臺了壹系列便民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壹是全面取消轉診轉院手續。自2022年1月1日起,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全面取消轉診,實行承諾備案制,推行“免材料、免審核、即開通、即享受”的自助備案服務。參保人員通過“濟寧醫保”小程序,隨時隨地辦理,即時生效。並且省內臨時外出就醫無需辦理備案,直接聯網結算。 二是異地住院直接聯網結算。作為參保地,濟寧市參保人員在全國範圍內具備聯網結算功能的定點醫院就醫,都可實現直接聯網結算;作為就醫地濟寧市329家具備住院功能的定點醫院已全部開通省內跨市及跨省住院聯網結算業務,全國各地參保人員可持醫保電子憑證或社保卡等有效憑證來濟寧市就醫直接聯網結算。 三是慢性病異地跨省結算。在門診慢性病跨省聯網結算方面,濟寧市已實現了作為參保地和就醫地的雙向開通,目前已啟動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透析和器官移植5種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的跨省聯網結算。截止目前全市已開通22家門診慢性病跨省聯網定點醫院,覆蓋所有縣市區。 四是普通門診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全市所有符合條件的定點醫院均已開通省內跨市及跨省普通門診聯網結算,***計340家。外地參保人員到濟寧市門診就醫可實現聯網結算;濟寧市參保人員到市外定點醫院普通門診就醫也可直接聯網結算,待遇標準與本地就醫壹致。 經常看到醫保部門及藥店在宣傳醫保電子憑證,能介紹下醫保電子憑證的作用嗎? 紀誌強 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長 醫保電子憑證是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壹簽發,是通過實名/人臉認證技術,形成電子標識,具備安全可靠、認證唯壹等重要特點,還可以避免出現醫保卡丟失的情況。 壹、醫保電子憑證功能 醫保電子憑證功能豐富,作用非常大,不拿實體卡就可以進行藥店購藥、就醫結算、醫保業務辦理等醫保服務。 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時,可向藥店出示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就可以直接結算,不用擔心忘記帶實體卡。 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向醫院出示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可辦理掛號就診、支付醫藥費、入院登記、出院結算,大大縮短看病結算等候時間。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窗口或自助機出示醫保電子憑證,進行身份驗證,即可實現預約掛號、診療檢查、診間結算、醫保結算、自助機結算、藥房取藥、報告查詢等全流程就醫服務。 在醫保業務辦理時,憑醫保電子憑證,可作為身份認證,查詢個人醫保賬戶信息、醫保繳費記錄、消費明細等服務。 二、醫保電子憑證申請途徑 目前,醫保電子憑證的激活非常方便快捷,參保人員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中的濟寧醫保小程序和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等都可以激活使用醫保電子憑證。還可以跟家人綁定醫保親情賬戶“個賬家庭***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