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目的:
實施結構性減稅與推進稅制改革相結合,利用減稅、退稅或抵免等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
三種方式:
1、增值稅轉型改革。
2、調整出口退稅政策。
3、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大意義:
1、有利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2、有利於緩解出口企業經營壓力,增強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
3、有利於發揮減稅政策同樣的擴張效應,促進企業增加投資和居民消費。
我國實施結構性減稅的意義
實施結構性減稅的目的是與推進稅制改革相結合,通過減稅、退稅或抵免等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結構性減稅政策就是要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收負擔,根本目的是優化稅收結構,為經濟增長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
意義:
1、有利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2、有利於緩解出口企業經營壓力,增強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
3、有利於發揮與減稅政策相同的擴張效應,促進企業增加投資和居民消費。
實施結構性減稅的重要意義
實施結構性減稅,與推進稅制改革、減稅、退稅或抵扣相結合,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增值稅轉型改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稅制改革減稅。企業新增機器設備固定資產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允許在計算銷項稅額時抵扣。此舉可有效避免企業購置設備重復征稅,有利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緩解出口企業經營壓力,2008 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多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在2008年8月1日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基礎上,11月1日又提高了服裝、紡織品、塑料制品、日用及藝術陶瓷制品、家具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12月1日進壹步提高了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等3770種出口商品的退稅率;部分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月1日起提高;12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 部分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從1月1日起提高,主要包括航空慣性導航器、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 13%和 14%上調至 15%。航空慣性導航器、工業機器人等出口退稅率分別由 13%和 14%提高到 17%;摩托車、縫紉機等出口退稅率分別由 11%和 13%提高到 14%。上述調整是我國積極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重要舉措,有利於緩解企業困難,增強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利於發揮與減稅政策同樣的擴張效應,促進企業增加投資和居民消費。此次取消和停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涉及教育、勞動就業、人才流動、證照辦理、工程建設、外貿出口、醫藥生產、家禽養殖、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減免總額約 190 億元。加上2008年9月1日起停征的市場管理費和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約170億元,國家采取降費措施可直接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360億元。
結構性減稅對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很直接。是給國家鼓勵的企業減稅,而不是給希望取消減稅的行業減稅。達到改變供給結構的目的。
結構性減稅對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實施結構性減稅,與推進稅制改革相結合,利用減稅、退稅或抵扣等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通過納入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結構性減稅的內涵應包括哪些
完善結構性減稅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完善現行稅制,盡量保持稅制的中性,減少稅制對正常經濟活動的幹預和扭曲。
企業的目標是盈利,但不同的企業為了獲得相同水平的利潤,會采取不同的經營模式。如果我們的稅收制度僅僅因為人們有不同的商業模式(即不同的做事方式)而對同樣的結果征收不同的稅,那麽這樣的稅收制度就不是非常中立的。就像現在人們總是喜歡對工資和薪金籌劃個人所得稅壹樣。如果有這樣壹種稅制,同樣的兩個人每年拿 5000 萬美元的工資,但就因為壹個人按月平均拿,壹個人每月拿壹部分,年底再拿年終獎,結果就是他們的稅後收入因為稅制的不同而不同,這就不好了。社會為籌劃這些問題所付出的成本實際上是壹種資源浪費。
當然,我們現在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比如,國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與營業稅相比,增值稅確實具有中性稅制的特點。無論企業采取何種經營模式,只要增值額相同,從理論上講,征收的增值稅都是壹樣的。而營業稅則不同,它是按總額征收的。再比如,如果我們實行按年計算的綜合個人所得稅,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因壹年內工資發放不均而造成的稅負差異問題。
但總體而言,我們在使稅制更加中性方面做得還不夠。而且,現在似乎也很少有人在理論上談論這個問題。但是,壹個好的稅制,不僅可以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協調征納關系,提高征納效率。
因此,在結構性減稅的大背景下,對現行稅制的改進和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遠比降低壹點稅率、減免壹點稅收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