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色差:被檢產品表面顏色與資料中規定的色卡號(或與已簽字的色樣)相比有明顯色差。
3.3批邊/毛刺:產品存在制造時模具設計不要求的待檢零件,且制造商未對該零件進行完全加工。
3.4雜色:被檢產品在某壹區域顏色不均勻,或有其他色線;
3.5異色點:由於材料本身的雜質,使被檢產品表面出現黑點或異色點;
3.6劃痕/擦傷:指被檢產品表面因硬物碰撞或摩擦而產生的劃痕,分為感應劃痕和非感應劃痕;
3.7(五金)生銹/變質:指受檢產品表面因化學反應而產生的腐蝕;
3.8(塑料件)收縮:指被檢產品表面凹陷的現象。
3.9臟:產品表面有汙漬或汙垢;
3.10變形:被檢產品的外觀和形狀變異是由於不明原因造成的;
3.11其他:被檢產品存在不在上述外觀缺陷定義範圍內的表面缺陷,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四、檢驗工具:卡尺和膠片對比卡。
動詞 (verb的縮寫)檢驗方法:目視檢查
六、外貌標準
6.1水平面:
6.1.1異色點:最多有兩個直徑不大於0.2毫米的點,但點間距不應小於10厘米,直徑大於0.2毫米的異色點不接受;
6.1.2劃痕:表面無感應劃痕/劃痕和指印。無感劃痕直徑小於0.1,長度小於10mm,可收兩塊,劃痕間距大於10cm;
6.1.3色差:整批與批之間不得有色差,對比色卡(或色樣)不得低於限量要求;
6.1.4批毛刺:不允許;
6.1.5縮水/噪點:不允許;
6.1.6臟/變形/生銹:不允許;
6.1.7不允許出現其他未描述的外觀缺陷(如麻點、裂紋等)。
6.2級表面:
6.2.1異色點:最多允許4個直徑不大於0.5毫米的點,但點間距不應小於10厘米,直徑大於0.5毫米的異色點不接受;
6.2.2劃痕:表面不允許有感應劃痕/擦傷和指印,無感應劃痕線直徑小於0.3,長度小於10mm,可接收5片,劃痕間距大於10cm;
6.2.3色差:整批與批之間不應有明顯色差。比較顏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