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尿失禁的原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尿失禁的原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梗阻是指尿量少,滴出來,甚至尿液被堵塞的壹種疾病。其中小便不利,流涎短,病情較緩者為“痢疾”;小便不通,點滴不通,尿急者稱為“閉”,壹般稱為“瀦留”。此證包括西醫各種原因引起的尿瀦留,腎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無尿。

壹、病因病機主要有濕熱蘊結、肺熱郁結、尿路梗阻、脾氣郁滯、腎虛。

其位置在膀胱,但與三焦、肺、脾、腎關系密切。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1.臨床表現為排尿困難,滴瀝不暢,或排尿受阻,小腹脹。

診斷

(1)多見於術後、產後、老年男性患者或腎功能衰竭患者。

(2)排尿雖困難,但不伴有尿道疼痛。

第三,辯證治療

1.膀胱濕熱型

根據辨證,小便淋漓不盡,或量少而短,赤熱,小腹脹,口苦而粘,或口渴而不願飲,或大便不暢。舌紅膩苔黃,脈滑。

清熱利濕,利尿。

處方八正散:滑石30克,木通、車前草各10克,萹蓄、滇麥各15克,知母、黃柏、梔子、大黃各12克。用水煎服。

2.肺熱實證

辨證:小便失禁,咽幹,煩渴,氣短或咳嗽。舌苔薄黃,脈數。

治肺熱利水道。

清肺飲處方:黃芩、桑白皮、梔子、麥冬、茯苓、杏仁各12g,木通10g,車前子18g。用水煎服。

3.尿路梗阻型

辨證分型,小便往下滴,或小便如細線,甚至不通,小腹脹滿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

治瘀散結,疏通水道。

抵當丸處方為:當歸尾、桃仁、紅花、茯苓、車前子、澤瀉各15g,大黃12g,穿山甲20g。用水煎服。

4.中氣不足

辨證:腹脹,想小便時出不去,或量少不暢,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氣短,聲音低沈。舌薄白,脈弱。

升清降濁,化氣利水之治。

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黨參各30g,白術15g,升麻9g,柴胡、當歸各12g,陳皮、肉桂各6g,澤瀉18g,甘草5g。用水煎服。

5.腎陽虛衰型

鑒別診斷尿路梗阻,或有流涎不適,泄弱,面色蒼白,腰膝冷痛。舌淡,脈弱。

治溫陽益氣,補腎利尿。

處方腎氣丸:熟地黃、山藥、澤瀉、巴戟天、茯苓各65438±05g,肉桂6g,山茱萸、附子、車前子、牛膝各65438±02g,牡丹皮65438±00g。

用水煎服。

第四,輔助治療

1.藥方

(1)通管滋腎丸、汾青烏林丸(適用於膀胱濕熱型)。

(2)前列通片、復方林通片(適用於尿路梗阻)。

(3)補中益氣丸(適用於中氣不足)。

(4)金匱腎氣丸(適用於腎陽虛氣虛型)。

2.藥方

(1)肉桂、知母、黃柏、生地、竹葉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膀胱濕熱型)。

(2)益母草30g,皂莢、赤芍、烏藥各65438±00g,土茯苓、蒲公英、小麥200g,微炒,煎服,常飲(適用於尿路梗阻型)。

(3)黃芪60g,冬葵子、黨參20g,茯苓12g,白術、知母、丁香10g,柴胡、升麻、肉桂6g,通草、甘草各3g。水煎服(適用於中氣不足)。

(4)附子、桂枝、黨參、白術、烏藥、木香、五味子、麥冬、竹葉各65438±00克,豬苓、茯苓各20克,澤瀉40克。水煎服(適用於腎陽氣虛型)。

3.針灸療法針刺足三裏、中極穴、三陰交、陰陵泉等穴,反復撚插,強刺激。體虛者可灸關元、氣海。也可以在腹部較少的膀胱區域使用按摩。

4.廠外處理

(1)讓病人聽流水聲,誘導排尿,使其排尿。適用於神經官能癥引起的尿失禁。

(2)蔥白500g,搗碎,加少許麝香,拌勻,分2包。先在臍部敷壹包,熱熨約15分鐘,再換另壹包,冰水熨15分鐘,交替使用,直至尿液循環。

動詞 (verb的縮寫)護理

(1)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保持好心情,避免擔心和生氣。

(2)排除各種外邪入侵和濕熱內生因素,如忍尿、暴食肥甘、辛辣、飲酒、縱欲、過勞等。

(3)積極治療淋證、水腫等原發病。

  • 上一篇:沒有母乳的女人吃什麽食物最好?
  • 下一篇:跑步後臀部疼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