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七撐坐法的七大要點

七撐坐法的七大要點

兩足動物的腳

先把左腳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腳放在左腳上,這叫金剛坐。先把右腳放在左腿上,再把左腳放在右腳上,這叫壹廂情願的坐姿。兩種坐姿都可以,或者腿疼的時候可以交替。如果不能雙盤,就用單盤。妳壹個人不行,可以打散。

舒服就隨便坐,所以坐的舒服。金剛坐右腳在上面,這個姿勢會逼得妳有瞪眼的力量,所以叫金剛坐,其實和人的右腎有關。我們身體裏有兩個腎——左腎和右命門。人只有壹個腎也能活。右腎破了或切掉了,生命就有了,氣卻弱了。命門是生命之門,與氣有關;左腎切除了也沒關系,只是重吸收腎,重吸收營養,跟氣沒關系。因為金剛坐地的話會刺激右腎,腎腺激素分泌會更加旺盛,這與情緒和身體生化控制密切相關。另壹種是正常的腎腺激素,這兩種物質的結構只有壹部分的OH(羥基)不同,其他部分的結構完全相似,都是由腎臟的皮質分泌的。如果用金剛坐,腺體旺盛,意誌力會更強,所以叫金剛坐。以上兩種不同的坐姿,如果妳用的姿勢不同,作用也不同。

左腳放上去卷起來的時候,初學者要盡量放在大腿和腹股溝附近,腳踝前側的解溪穴不要懸空。為什麽?因為斜溪穴長時間懸空會很痛,但是初學者的話會毫無生氣,所以這裏會很痛,好像要在腳角處分開壹樣。能堅持三四十分鐘就不疼了,所以要避免無痛,不要讓它懸空,把腳放在大腿內側。這是簡單的壹廂情願。

如果妳是老參,就把左腳板伸出來壹點,味道就不壹樣了。這是雙碟,是標準的下蹲。左腳收起後,右腿盤起。這些腳可以盤得很緊,力度很大,這樣腳的三條陰脈就會啟動氣機,腳的三條陰脈都帶著臟腑——脾、腎、肝。足的三陽脈為膀胱經、胃經、膽經,氣從頭入足。

妳擺哪個姿勢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妳得去體驗。簡單說就是:如意左腳坐在地板上,擺出正定手印。如果那天這個姿勢不好,也沒關系。換壹只腳,他的右腳在地板上是金剛坐。金剛坐壹盤,右腿在用力,間接氣被逼到右腎,為什麽右腎叫金剛?原來金剛坐是可以刺激右腎的氣源。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做的話,右腎會通的更早,這就是金剛坐的優勢。

氣的起源有三個部分:壹是腹部,二是腎臟,三是銀輝穴(前陰和後陰之間的中點)。有的人要通過會陰的時候,會砰的壹聲通過。如果他們通過,他們會從那個點開始連接丹田和兩個腎,他們也會把脈,甚至中脈。為什麽要分如意和金剛坐?它們都有不同的含義。沒有正統的認識,妳只會說右腳在上,左腳在上,卻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

蹲姿坐姿壹般比較滿意,然後將右腳向外擡起,盡量向內擺動,盡量靠近,盡量不要有空隙。有的師傅很嚴格,雙腳膝蓋後面的寬度不能超過妳的肩膀寬度。和尚就是這麽磨練學者的。當然,我們不壹定非要這樣要求。如果妳做不到這壹點,就再看壹個,金剛坐後擡起左腳。當這兩只腳的坐姿不同時,會影響左腎和右腎的氣感,妳可以體會到兩者的不同。

新手的腳又硬又疼,說明老化了。所以多學習,多磨練!先用單盤,再改用雙盤。當妳痛苦的時候,看看誰會在妳身上感到痛苦,誰會被妳傷害。那妳就知道我們有兩顆心,兩顆心是修行的最低境界。妳以前有八顆心,現在只有兩顆。沒關系,以後妳會明白的。

剛開始可以用單碟,左右腳旋轉來體驗疼痛。看電視聊天要學會蹺二郎腿。妳要從10分鐘加到20、30分鐘。過了兩個月,妳就可以慢慢加倍妳的菜了。生氣的話,坐下來的話,氣會更強,用單氣的話,就上去了。所以,如果妳能做30分鐘,60分鐘,100分鐘,120分鐘,妳就有足夠的基礎,學什麽都快。如果有練習中級班心法的意向,壹次坐兩個小時,下盤錯開,手印綁在上盤,下盤會更旺。如果雙盤改為單盤後手印不變,上盤和手印的氣會更強。打坐時,腳和手的功夫不同,會影響氣在全身的分布。

有些人因為不能坐在沙發上,就不能坐壹會兒。當坐在單盤上時,小腿放在很遠的裏面。放上大腿後,膝蓋懸空。其實這並不是壹個正式的姿勢,因為大腿是懸空的,盤腿坐著容易不穩。首先要註意的是,整個人的身體,就像六和塔壹樣,是穩定的,而且是從下到上壹層壹層的,這壹點很關鍵。

有人懷疑,坐在腳上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害,甚至會因為腳部血管受到壓迫而致病。所以長時間坐著不動,會有麻木的現象。這是壹個誤解。其實人的健康和腿腳有很大的關系。中國古代的道家醫學理論認為“精氣來源於腳底”,這並不容易,也不合理。雙腿彎曲坐著不動,感覺到腳和腿的麻木,恰恰說明腳和腿的神經和血管不通暢,證明妳的健康有潛在問題。坐在某個階段的時候,因為氣得屁股都沈不下去,大腦神經變得緊張,坐不住了。如果氣從臀部傳到大腿膝蓋,壹段壹段往下傳,會經歷痛、癢、麻、脹、冷、熱,最後氣壹過,痛、麻就好了。人體的腳就像人參的枝幹,把它卷起來就相當於把壹根人參或松枝卷成壹個結,這樣它的生發能力就不會散在外面;返本培元,從而使自身更加健壯。因此,屈膝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害,而且從正確的練習來看,對健康長壽也是絕對有益無害的。《內經》中提到,嬰兒之氣在腿。人到中年,腿部力量減弱,腿部活動度無形中降低。他們喜歡坐在沙發上,經常歇歇腿。到了老年,就更不可想象了。光坐在沙發上是不夠的,還要把腿翹到桌子上,因為人體是從腳下開始衰老的,人的死亡也是漸進的,從腳下開始向上。

山脊直線

當人們冥想時,垂直的脊柱是關鍵。臀部要墊壹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向下傾斜,讓膝蓋接觸地面作為支撐點,膝蓋不要懸空。原則是感覺重心穩定,沒有前傾後仰的感覺。然後把腿、腰、風池穴包在身後。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是需要包頭的。上身自然挺拔,不前傾不後仰。百會穴和陰穴在壹條垂直線上,但要放松性質。需要註意的是,放松順暢,經絡舒適;僵硬的氣滯阻礙了氣血的循環。只有內外放松,才能為沈默創造條件。

臀部的姿勢稍微向後向外。從側面看,整個脊柱處於類似臀部和腿部中間的位置。坐像壹座塔,非常對稱。有的人打坐時喜歡靠在後墻上,這樣就不能像塔壹樣往後靠。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的,也就是尾骨懸空。

個人修行的特殊之處在於,人體是直立的,經緯是直的,與天地同振,經絡是有規律的,不是完全紊亂的。所以,我們感受不到牲畜的脈搏,因為它的脈搏是混亂的。若身直不斜,督脈清明,下者修隱。起伏會有規律,脈絡滿足左右需要,箍住橫向,平定十方,穩住陣腳。

腰椎支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誘導氣時,假設坐姿從側面看呈S形,上身會挺直,腰部位置的腰椎要挺起。如果妳弓著背坐著,後背是平的,那就先彎腰,然後摸摸看是不是平的。如果腰立起來,是S形向前嗎?本來腰椎就是S形的,坐直了正好顯得。

前肚臍正後方是腰椎的命門穴,督脈上的命門穴就在這裏。為什麽叫命門穴?我們的上半身在手邊動,我們的腿腳在下半身動。偏偏這個腰位不能動,而且很少動。只能移動普通的呼啦圈,或者瑜伽橋類型的可以移動到這部分。彎腰駝背,命門穴就堵了,這裏就腫了。當它膨脹時,說明妳坐錯了位置。用力挺胸,腰就會出現。所以,當氣走到後面的時候,它會告訴妳:“嘿!妳坐錯位置了!這時候我才意識到,真的錯了。在S形中脫穎而出是非常重要的。

肩部緊張

肩膀要放松下垂,但不要挺胸。冥想時,冥想者雙手微舉,雙肩微收,雙肩凹陷。從外面看,肩膀是壹條平行線;從後面看,肩膀是圓的。

肩胛支是肩部和勺骨後部的關鍵點。肩膀向後拉後,胸部會自然突出,然後勺骨會稍微向後拉。膀胱經在督脈旁下行壹寸多,有兩條很長的脈。如果打坐時後背氣不夠旺盛,可能會經常感冒,這就是膀胱經不通的原因。足太陽的膀胱經在肩背部。當邪氣和風邪侵入我的身體時,它們首先攻擊我的身體,這會使我的肩膀僵硬,脖子緊張,這表明我感冒了。如果打坐,彎腰縮肩,氣上不來,喘不過氣來就想睡覺。這還不夠。冥想的人越多,頭腦越清晰。壹個失去意識的人非常清醒,那麽他們怎麽會想睡覺呢?

如果有了基本的氣感,背部自然會挺起,肩膀會前伸,胸部會微微凸出,但不要繃得太緊。姿勢擺出後,妳的全身都會放松自然。如果身體有氣感,但姿勢緊繃,氣就不往前走了,這樣不好。所以姿勢擺好之後要放松,因為肩胛支是氣向下運動所必須的,肩胛骨在後,膀胱經的運動很重要,尤其是氣上來之後,會到咽喉和頭部。否則會腰酸背痛,肩膀僵硬酸痛。

手結固定在肚臍下。

壹般禪定中,三昧印為手印,“三”梵文為正,“三昧”為定,正手印均由手印捆綁而成,故三昧為正手印。

手掌朝上,右手放在上面,放在左手上。妳的大拇指輕輕碰撞,很自然的放在腳上,肚臍以下。別掛電話。功夫不夠,就會累。如果妳功夫夠的話,沒關系,因為他走上去之後,手就不會累了。壹開始,應該有壹個受力點。手和胳膊不要僵硬。自然的,對著肚子做壹個圈。有的人會上去再下來,雙手環繞。當然我們也不想用那個念想去驅動,但是壹旦我們的手印被紮了,外在的幹攪對妳就沒什麽影響了。這是壹個正手印。到了佛寺,可以看到中間的佛像綁著這個手印,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冥想時結這個手印。如果妳的肩膀會酸痛,說明妳的膽經、三焦經、膀胱經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感冒壹樣,天冷的時候膀胱經最先遭殃,所以頸肩僵硬。同時,三焦經絡受阻,即腹部閉合。如果到了第七個打坐環節,妳會打坐很久,用這個定心手印擺姿勢,然後妳的手會感覺沒有呼吸,肩膀會酸痛,這說明陽經不暢。可能陰經充滿了氣,但是達不到體表。這就意味著陰盛陽衰,五臟六腑都充滿了氣,卻沒有到達外陽經脈。

如果有氣息感,手印隨便壹放,氣息會很強烈。有時候,氣息會慢慢上來,然後手慢慢上移。從前,有壹個老師的父親。他不能練習單曲,他每天晚上都冥想。禪定如火如荼的時候,他的手印會慢慢擡起來,有時會舉到胸前,也沒什麽感覺。因為我們國家經絡很多,實際上有六脈——三陽、陰三。當我們充滿氣的時候,手會自然的擡起來,到了胸部的高度,馬上就天亮了,大概是淩晨三點半或者四點。小主們起床後就沒鐘看了。只要他們看到師父的手舉到胸前,就差不多了。敲板的人會開始敲板,喚醒大眾。

手印有幾萬個,這兩個手指可以變化很多,所以形成習慣後,需要花些時間改回來。記住三昧印在右手。如果用左手在上面,對中手印已經打結很久了。現在改回來很奇怪,但壹定要改。剛開始會覺得很不舒服,第二次就不習慣了。等妳慢慢安定下來就忘了,改幾次就好了。

有些手松開了,妳說呢?好不好?心裏沒有障礙,不安定也無所謂。所謂禪定,是世間的壹種禪。壹旦進去,就是壹個月,壹年,兩年,或者十幾年。中國大陸的壹些從業者已經定居了30多年。梁朝初年,壹僧入定。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清朝末年了。十朝之後,這就是世間的禪定。這和佛教不同,佛教講究的是心的意識。當我清晰的時候,沒有什麽可以讓我擔心的人、事、物,或者走、住、坐、臥之間。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擺脫,才能超越自己的業力。

頭中正

頭部挺直,下巴略向前低,後腦勺略後縮,頸部左右動脈導管的活動可稍受抑制。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歪了,腰不能形成空心的直線,這個時候最容易頭暈。生於天地之間,本身就是壹種天地之間的靈性的東西。因為這條中線的歪斜,天地之義不會落到妳身上。

頭和脖子也很重要。如果妳看壹般的禪修書,妳會經常談到“禪病”。這個禪病在說什麽?談困打坐到壹定程度後,如果姿勢不對,會有濃濃的困意;當妳打到更高壹級的時候,又會有壹次微妙的昏厥。頭頸分支姿勢不對就會產生粗糙的困意,因為氣會被堵在靠近睡穴的後腦勺。精昏厥是指當氣體從中脈經過喉輪到達亮穴時,受阻時會有短暫的精昏厥。

氣從後面上來,會經過後腦勺到頭頂的百會穴,使氣從下面到頭頂,頭頸部的分支要排列好。方法是下鄂稍縮,強壓至頸外側的兩條頸動脈。如果頭頸部分支有結構,要產生三個力:壹個在後腦勺,壹個在下頜,壹個在頸椎後根。這三種力量應該是相稱的。

頭頸分支的姿勢擺好之後,觀想妳頭頂的百會穴就在正下方,應該是壹條直線穿過體腔到肛門。如果頭上翹,這條直線太靠前,在妳面前劃。會發生什麽?如果氣不上腦,就會聚集在後腦勺,最終導致困倦。如果頭壓太低,這條直線就會畫在後面,這也是不對的;正確的線應該在中間。

老參與者打坐的時候要稍微向內收縮。當他們擺出這個姿勢時,他們身體的氣會立即沖到後腦勺,然後上到頭頂。妳怎麽能不上呢?除非妳的真氣沒有被開發出來。頭頸分支擺動時,後面的真氣成壹條直線,真氣立即來到後腦勺。這裏有壹個點叫腦戶。“腦胡穴”是氣入腦的門戶。如果妳擅長它,佛教中所謂的般若智慧就會得到發展。這種智慧非常敏銳。如果妳不能說,妳可以說。如果妳不明白,妳不能進入這裏。般若智慧不是壹般的智慧,它和妳的身體脈搏有關。妳進去了,壹切智慧都來了,包括世俗智慧,世俗智慧,世俗智慧。修行佛法,要進這裏。能不能進去就看妳的運勢了。

老參擺出這個姿勢後,前進的方式有兩種,壹是進腦室,二是從中脈走到亮點。眉梢輪是第三只眼,由亮點連接。如果在這裏打開眉梢,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和十個方向的山川。如果這裏沒有打開瀏覽器,也沒有關系。妳需要練習做愛。如果妳的頭傾斜得太厲害,妳會感到昏昏欲睡。當妳感到昏昏欲睡時,妳會稍微往下拉,讓氣體從背部流向頭部。如果沒有氣,不管怎麽說,就是想睡覺。那太累了。

眼睛微閉

打坐的時候,先固定眼睛,然後慢慢半閉眼睛。閉上眼睛,不要下垂。只有妳的眼睛是固定的,明亮的,妳才能符合規則。往下看的話,不能確定,就坐著休息。眼睛微微睜開,仿佛閉著又睜開,仿佛半閉著視而不見。隨意看桌子前面七八尺,或者壹尺二。對於平時用眼工作的人來說,冥想開始時最好先閉眼。眼睛看到前方壹米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看得太遠會把脖子擡高壹點,看得太近會把頭低下壹點,所以壹米的距離是最合適的。妳應該感覺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壹條線。

普通人打坐的時候,不管是睜眼還是閉眼,都是往下看,眼球是不對的。在無知中沈淪,頭腦更加混亂。眼睛好像向下看,就是後腦勺的視覺神經被拉下來,影響到大腦,但不能安寧幹凈。所以不管是睜眼還是閉眼,眼睛直上和眼皮閉上都沒關系,眼睛直上。平,不上,不下,然後閉上眼皮,眼睛伸直,不下,不下,不上,平,還是往前看,然後不看了。

打坐的時候,閉上眼睛,不要使勁看。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要放松,不要嚴肅,尤其是眼睛能看見東西的時候。大多數人應該看花看風景,盯著神用眼睛看到的花。這是錯誤的。像杭州的風景那麽美,應該出去看看風景。讓風景映入妳的眼簾。當妳看花的時候,妳應該在我的眼裏接收到花的精神。妳看山川,就要收到我眼中的山川精神。不要把精神寄托在山川花草上。沒用的,妳也不好。

冥想時用眼努力有兩種方法:壹種是閉上眼睛,比較簡單容易做到。剛開始學的人很迷茫,那個人在動那個人在鬧,很煩。剛開始修的人受不了外界的幹擾,還是閉上眼睛吧。閉上眼睛有壹個好處,就是看不見,但也有壹個壞處,就是黑。初學者有時會有不健康的心,恐懼恐懼,怕黑。

還有壹種方法是學佛像的第三只眼,斜眼看,微微睜開眼睛,看前方1.5米的地方。這種方法不會讓妳變得偏執,偏執的人要微微睜開眼睛。因為當妳閉上眼睛的時候,如果沒有什麽可以捕捉的東西,妳就會動心思,妳的心就會遊走。如果妳的眼睛是睜開的,妳的眼睛會知道光,妳可以隱約看到妳面前的東西,但不要很努力地看,視而不見,不要太努力地看妳面前的東西,哦!壹只螞蟻在前面爬,看得很清楚。不要這樣,就用角光看光,免得胡思亂想。微微睜眼有壹個好處,因為妳很專註,妳的意念會緊緊抓住妳的眼睛,氣很容易到達妳的眼睛,妳眼睛的波長很容易改變,很容易發展妳的超視覺能力。看不看,無所謂,只是壹個過程,超越它,慢慢就不會再看了。

對於老沈來說,是眼睛要努力的復雜部分。睛明穴在眼角根部,承氣穴在眼睛中下眼瞼中間。如果空氣流通,每隔壹段時間就會入眼,從基底的景明穴、承氣穴;如果要把眼睛裏所有的經絡都連起來,那麽氣至少要通過眼睛上下三次。第壹次從頭部下,進入眉輪,會從眼睛後面下。第二次呼吸從下面上來,必須通過眼球。這時,老參與者“翻白眼”,讓氣息自下而上。走到哪裏都要呼吸,眼球的每壹部分都需要呼吸。如果眼睛澀、流淚、疼痛等。,這些都是氣要通過眼球的現象,所以這個時候要幫助它通過。

第壹,天氣可以轉向眼球本身,兩個眼球都可以讓氣旋轉進去。進去後,他們會改變眼中光波的波長,讓他們看到另壹個世界的東西,或者直接看太陽。普通人不能直視太陽,因為陽光很強,會傷害眼睛。如果妳這麽生氣,妳的眼睛可以看著太陽,而不害怕它的亮度。當妳第壹次看太陽的時候,它會很亮,不包括太陽本身以外的光。幾秒鐘後,太陽表面會出現壹個薄薄的灰黑色圓圈。這就是光的補色原理。看太陽沒什麽!中午可以看。沒這個功夫就不要看了,會傷眼睛的。這是將來會發生的。眼睛酸,流淚都是好現象,每個現象都有自己的治愈方法。不了解的話,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承受,然後等妳越來越擅長的時候,就會遇到這些現象。

舌頭舔上腭

舌頭壹開始也是準備功夫。當真氣從銀輝穴上升時,它到達喉結,首先通過心-心脈輪,然後到達喉脈輪。當妳走到喉輪時,氣會拉妳動舌頭,所以正確放置舌根很重要。

舌頭卷起來,就準備建橋了。舌頭卷起來的時候會頂住上顎。上顎頂部有波浪狀痕跡,舌頭卷起時會立在那裏。這樣會讓妳累的流口水。流口水也沒關系。如果覺得有口水,可以咽下去。唾液中有大量的澱粉,用來消化妳吃的澱粉。所以,如果腸胃不好,可以借此機會慢慢改善腸胃消化系統,感覺口水太多就咽下去。

舌頭的前半部分微微舔著上顎,就像壹個還沒有長牙的嬰兒睡著時的樣子。在修道中叫做“搭橋”,這壹點很重要。我應該走哪座橋?人體有365個大洞,對應地球繞太陽公轉。地球繞太陽轉365天,易數是9,是最大的,所以人體每個穴位都要充9氣。壹天十二點,壹小時六刻,每刻二十分鐘,也就是每二十分鐘壹個。壹個人打坐的時候六根清凈,心神不散不暈的時候,每壹刻鐘就可以呼吸壹口氣。真氣轉化後,從督脈上行,再下行到口腔,就會變成清甜的津液(唾液)。吞下這種津液,不如吃壹顆人參,會滋養身體四大元素,促進千經。(禪定的修習,在每個大洞中填充365個大洞× 9個氣,是所有修習者完成的基礎。佛教中日夜修行需要七七四十九天,稱為“打坐七日”,道教中則需要壹百天才能完成,稱為“百日築基”)

這是我們把功夫做到壹種狀態的時候,從頂部開始,壹種甜甜的液體從腦垂體流下來,從頭頂流下來,也就是俗稱的“甘露灌頂”。呂純陽詩中“白雲正對頂,甘露灑須彌”表達了這種狀態。此時,津液通過吞服法吞入腹部。就是舌尖不動,舌頭伸直,把津液吸到舌根,想噎的時候引頸吞咽。這樣可以直接進入任脈,化為陰精,是生精的捷徑,也是健身的妙法。

如果化生體液很多,說明妳的那個有效。如果沒有玉液,說明散了或者昏昏沈沈的,作用不大。比如人整天心思渙散,整天口幹舌燥。人睡壹天,口幹舌燥。只有心不散,不暈,真氣和元氣才能轉化。剛打坐的時候,在妳真正定下來之前,如果心不散,不暈,壹刻鐘就能化掉壹口玉液。

很多道家書上說舌尖抵著門牙和牙齦。其實這個舌頭本來就是要當“橋”的。什麽是“橋”?也就是說下盤出來的氣和喉輪連接的時候,必須有橋連接才能通過。世間四禪日,有以舌架橋之功。如果妳沒有上過佛教課程,妳不會知道如何練習佛教冥想,而是練習世界冥想。世人在* *四禪的境界裏禪修,橋用的時候,舌頭會像泡菜壹樣滾來滾去塞住喉嚨,然後就停止呼吸了。壹旦進入四念處,就會停下來,進入境界。壹進入禪定,就決定不了壹個月,兩個月,壹年,兩年,所以呼吸就靠從皮膚壹點點呼吸。這個時候,妳不用呼吸,也不用關心任何事情。如果真的進入世界打坐,壹切都會放下。這是第四禪日的禪修。佛教的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心,得到壹個真正的解脫,所以要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要經過磨煉,堅持下來才舒服。

練習世界冥想時,上顎緊緊貼著下顎,舌頭卷起,放在上顎頂部最高的地方。這樣舌頭就高卷起來了,當氣息從下面上來拉動舌根的時候,就會立刻卷起來了,像竿的原理壹樣塞住喉嚨,沈澱下來。如果舌尖放在牙齦上,氣拉不動舌根,因為舌頭重,內氣拉不動。

老學員雖然不是在打坐,但難免氣息流暢,所以打坐時舌頭要高高卷起。從下面傳來的氣息會把他們的舌根拉到喉結,內力會立刻沖上頭去。

喉結裏的氣需要通過,要靠舌頭。打坐時為什麽經常打嗝?會不會不舒服?就是舌頭拉得不是很高,氣堵在胃裏;如果舌頭往上拉,看起來像是要打嗝嘔吐,這樣氣體馬上就上來了,它會拉妳喉嚨的舌頭。舌頭拉起氣,直接沖進腦袋,不像世間的禪,氣不夠強大,不能停下來打坐。所以,讓氣上下貫通,沖向頭部,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壹個和尚或者修行好的人有壹天真的會進入四念處,他可以卷著舌頭,塞著喉嚨,體驗世界禪定境界。還有壹個現象就是卷起來的舌頭過壹段時間會脫落變平,等明白了再卷起來。這只是壹個準備工作。為什麽?剛開始不起作用的只會產生唾液,等氣體從胃裏翻過來拉到喉嚨的舌根根部就起作用了,所以舌頭要稍微卷起來。

打坐的話會引起打嗝(防打嗝),是胃裏的氣翻不過來的現象。這些都是把舌頭卷高的技巧。有些人不知道這些技巧,打坐中的氣經過肚子時會覺得不舒服。他們只會在那裏打嗝,知道氣體已經到了肚子裏,卻翻不過身來。這時候舌頭卷起,形成筒狀,氣就會沖到喉嚨,下面的氣就會轉到上面。氣往上沖,肚子就不叫了。除非妳有胃病和潰瘍,否則總會沒完沒了地打嗝,所以妳要先治好妳的胃病。

  • 上一篇:咖啡斑是怎麽造成的?
  • 下一篇:鐵觀音屬於綠茶嗎?有什麽作用?普洱茶和苦丁茶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