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程熵推薦函:從零開始學中醫及其“八綱辨證百言”

程熵推薦函:從零開始學中醫及其“八綱辨證百言”

中醫的學習是無止境的,無論是上課還是愛好者,在學習和閱讀時都很難有壹個切入點。尤其是沒有老師的朋友更是無所適從。沒事的。我先鼓勵妳壹下。看看這些醫生的名字:、徐令胎、、徐、陸、張喜春...這些醫生通過自學成為壹代名醫。選擇好的醫學書籍,認真學習,爭取更多的實踐機會,壹定會收到理想的效果。從今天開始,程熵繼續書單,給大家介紹幾本好的中醫書籍。

上個月,我去北京的時候有幸拜訪了世界上無病的老師。是他的《從零開始學中醫》這本書,讓我走進了學中醫的大門。老師告訴我,中醫的學習是壹個腦、心、體結合的過程。我們用大腦記憶知識,用心去感受和感知,用身體去練習,達到熟練。特別是心的作用,讓我們通過兩個相連的感覺,去體會古人傳授的經驗。比如脈診中,氣(kūu)脈,寬,中間有虛感,像手指碰到蔥管。於是我們很快意識到並記住了這個脈象和脈象。所以老師壹開始就講了中醫的入門方法,就是“用身治,用心測”。由此,12中醫經驗教訓被引入:

認識中醫第壹講

中醫思想的奧秘之二——陰陽五行

人體生理奧秘第三講——臟腑經絡

人類病理之謎第四講——善惡之辯

中醫診斷奧秘第五講——望、聽、問

第六講中醫辯證法的奧秘——八綱辯證法

中藥性味之謎第七講——四氣五味

第八講中藥配伍的奧秘——陳俊左氏

第九講名醫成就之謎——醫案解讀

第十講針灸的奧秘——經絡原理

第十壹講針灸奇效之謎——經絡辨治

第十二講重新認識中醫

無病老師通過薄薄的壹頁180,循著理、法、方、藥、案、針的線索,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循序漸進,重點突出,前後呼應的案例。對“陰陽之味、臟腑之象、善惡之別、診斷之精妙、方藥之性味、針灸之性味”都有描述,具有獨特的魅力。尤其是辯證篇,這是壹百個字,整合了臟腑辯證的輪廓,前後呼應,融會貫通,是全書的點睛之筆。"

在《八綱辯證法》第六章中,吳病老師將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總結成壹套通俗易懂的辯證方法,並在這裏簡要介紹給大家:

先分清疾病性質,再分清發病部位。病的性質是虛實,病位在五臟。

虛證要點:

氣虛、乏力、懶惰、血虛、嗜睡、夢淺;

陰虛,舌小而薄,盜汗,陽虛,冷而無力。

氣虛:乏力、懶言、脈弱;

血虛:女性失眠(多夢)、眼睛幹澀疼痛、月經量少、面色蒼白;

陰虛:潮熱盜汗,五感發熱,舌紅,形體消瘦,苔少津少,脈細;

陽虛:惡寒喜溫,肢冷便溏,小便長,舌淡,津液過多,脈沈緩。

經驗要點:

熱紅黃、寒涼、痰濕、重舌、黏膩;

風歪斜善動,氣滯則血瘀紫暗。

寒證:形寒,肢冷,常年不溫,脈遲;

熱證:面紅、體熱、心煩、舌紅、舌苔黃、脈數;

痰濕證:頭重腳輕,大便粘稠,舌苔膩;

燥證:口幹、大便幹燥;

風證:震顫、歪斜、竄流;

氣滯:胸悶、腹脹、肋下脹滿、嘆息;

血瘀:唇紫暗,舌有瘀斑或瘀斑,舌下絡脈青紫粗。

疾病定位的關鍵點:

肺病無非是咳痰喘、心臟病、心悸、疼痛、失眠;

脾病使消化食欲下降,腹脹腹痛,排便困難;

肝滿生氣脈,腎在腰膝小便困難。

肺:咳嗽、哮喘、痰;

心:心悸(心悸)、失眠、心痛;

脾:厭食、腹脹、腹痛、腹瀉、便秘;

肝:脹(肋下),脈弦;

腎:腰膝酸軟,排尿異常,性功能異常。

吳病老師通過“百字公式”結合案例分析,帶領讀者進行最基本的思維訓練。未來所有的靈活性都需要以此為基礎。從這種固化的模式出發,是學習中醫臨床思維的捷徑。

讓我們舉書中所載的“口腔潰瘍”的例子:

李,男,54歲,幹部,復發性口瘡1年。2002年5月6日首診,觀察到之前用的方藥多以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為主。目前患者面部暗黃,唇頰有數個綠豆大小的潰爛面。顏色白中帶黃,周圍微紅不腫。他聲稱自己進食時疼痛,伴有口幹,無飲酒欲望,全身困倦,有時便溏,睡眠不好,舌紅,苔厚白,脈弱。質疑病史,患者近1年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

無病老師寫道:口瘡久治不愈,復發於作者,多與肝脾腎有關。長期肝郁氣滯,火從內生,可沿胃經上行,產生口瘡;脾氣虛,無法推動,痰濕飲食停滯,也會導致行為疾病;如果陽虛體質不足,腎陽不足,火不足以溫脾土,也可以看到上熱下寒的典型表現,從而產生口瘡。

無病教師的辯證過程:

1.首先看主要癥狀:“唇頰部有數個綠豆大小的潰爛面,顏色白中帶黃,周圍微紅不腫,進食時自述疼痛”。潰瘍創面顏色淺而不紅,腫痛不明顯,提示該病多為虛熱而非實熱。

2.再看並發疾病“口幹不想喝”。口幹是上半部缺水,原因有二:壹是水分不足,或者因為火力猛而消耗水分;或者陰虛火旺內生,水更不足。在這兩種情況下,口幹就是口渴。二是水多,但是到不了口,多是因為不會澆水。雖然渴水,但其實水很多。喝水後負擔進壹步加重,氣虛越來越嚴重,口渴卻不想喝。

3.繼續看全身表現:“全身困倦乏力,有時便溏,睡眠差”。結合“氣虛、乏力、懶言、血虛、目澀、夢淺”、“痰濕重黏”、“心臟病、心悸、疼痛、失眠”等辨證要點;脾病使消化和食欲下降,腹脹腹痛排便困難。”可以知道患者氣血兩虛,主要是氣虛;見濕邪;疾病位於脾和心臟。最後看舌脈“舌紅,苔白而厚,脈細而弱。”結果與前面分析得到的結果完全相同。

4.治療方案應以健脾和胃為主。醫生用沈淩白術散加減(總圖)。

5.整個過程,重點在於辨證,二次治療,然後是方藥。思路清晰反過來想踏入中醫的大門,為什麽難?通過收集整理復發性口腔潰瘍的醫案,牢記辨證要領,加以分析,從而了解口腔潰瘍的病癥,診斷要點,如何尋找治療靶點,如何使用常用方劑。臨床問題也可以從中受益。

有很多章節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通俗易懂,比如《八綱辯證法百字》:

1.常見體質有氣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濕盛之類,宜忌建議,保留中藥、中成藥、特殊經絡;

2.100常用於實證和虛證的中藥種類舉例;

3.醫學學習的三個階段:初級識別階段、中級辨證階段、高級治療階段;

4.自學《中醫概論》的必讀書目等等。

總之這本書是中醫入門的必讀,也可以作為參考書,看看學醫三四年基礎是否紮實。另外,吳病新作《零起點針灸》預計年底上市,程熵表示已經等不及了。

  • 上一篇:夏天補脾胃正好。這些食療方法可以有效的祛除體內濕氣,推薦給妳。
  • 下一篇:女性性冷淡怎麽辦?這些成分可以提高性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