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根據病因病機可分為三期:早期酒精性脂肪肝、中期酒精性肝炎、晚期酒精性肝硬化、肝癌。在此基礎上,理氣健脾、化痰散結應為清熱利濕、解毒疏肝、後期理氣活血的治療原則,攻補並舉。
早期(酒精性脂肪肝)
人飲酒過量後,多食辛辣油膩之物,導致酒內濕熱蘊結,傷脾胃,肝失疏泄,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清濁交雜,氣機紊亂,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濕熱蘊結。如果停在腹部,會引起胃病,如果在威脅下停止,會引起脅痛等酒精損傷癥狀。
常見於腹脹疼痛,食欲不振,或脅肋下有腫塊。氣團停止積聚,乘以脾胃,胃消化不了氣團,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口臭等癥狀。
治療以理氣健脾、化痰散結為主,可加用小柴胡湯加減,小柴胡湯具有疏泄瀉下、調理肝胃的作用,並輔以白術、厚樸、陳皮、紫蘇梗、苦參、姜黃,以助疏泄。
(二)中間階段(酒精性肝炎)
各種原因,如遷延性酒精性肝炎,或治療方法不當,導致病情加重。結果酒濕濁,積而不聚成痰,酒濕濁,會進壹步阻礙氣血運行。
如果氣血痰和濕熱酒醉相互鬥爭,形成腫塊,止於旁側,則為酒癮。通常是由於邪氣上升,正氣虛弱所致。
發病部位為脾,常見兩側疼痛,失食,全身無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疏肝為主。利濕除濕常用茵陳、藿香、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柴胡、炒黃芩、炒梔子、姜半夏、大黃、車前草等。,或清熱利膽,或健脾消脹。
(三)晚期(相當於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
酒精性肝病病程遷延,再加上飲酒不當,久之氣、血、水持續,肝脾失調,腎臟病。肝脾腎受損,三焦不利,津液運化不暢,水積於水,水瀦留,最終導致腹部逐日腫大,成為酒醉之證。
這時候的愛情是空的,是惡的,這是空的,也是實的。常見癥狀有脾腫大,腹水,兩側疼痛,面色萎黃或暗沈,四肢明顯消瘦。
這往往是由於肝脾脈瘀血,瘀血不能消,病情越來越深,皮膚上會出現蜘蛛痣、魚掌;或因酒毒濕熱之邪積聚,火灼血絡,或肝不藏血,或脾不統血,血不循常道。當其溢脈時,會出現皮膚淤血、牙齦出血,甚至大量吐血、黑便,危及生命。
酒精性肝硬化晚期,氣滯、血瘀、水郁與氣虛交織。所以理氣活血要貫穿始終,攻補並舉,標本兼治。
酒醉者常用鱉甲、丹參、五靈脂、赤芍、白術、茯苓、澤瀉、益母草等。活血化瘀,散結利濕;酗酒者用膈下逐瘀湯或鱉甲萬劍行氣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