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溫洗澡:水溫比孩子體溫低1度,比如發燒39度,水溫38度。將孩子輕輕放入盆中,用水沖洗全身3分鐘,洗澡時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洗澡。
溫濕換藥法:取壹個溫度低於孩子體溫1度的溫水盆,將毛巾放入水中,浸泡後擰出少許水,以不滴水為宜。用濕毛巾包裹胸背部,再用幹毛巾包裹。每5-10分鐘換壹次濕毛巾,持續做20到30分鐘。
冰敷法:將冰塊倒入冰袋(家用熱水袋也可),放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使用冰袋後,每30分鐘測量壹次體溫。如果溫度降到38.5度以下,冰袋就可以拿掉了。
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用中號毛巾,在水龍頭上浸濕,放在孩子額頭上。每5分鐘左右更換壹次,冷敷時間可長可短,視體溫下降程度而定。頭枕冷水袋法與冰敷法相同。手術過程中冰袋和冷水袋都不要放在肩上。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適用於有高熱驚厥史的病兒。它的優點是既能防止溫度升高,又能保護腦細胞。
[藥物冷卻]
各種退燒藥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熱作用。但通常只是作為輔助治療,多數情況下是壹種治標不治本的藥物。盲目使用退燒藥可能會打亂某些疾病的發熱規律,破壞體溫曲線的記錄,幹擾疾病熱型的特殊體征,從而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如果是肺結核的潮熱,壹般是每天下午低燒。傷寒的發熱壹般持續在39℃到40℃之間;膿毒敗血癥是松弛熱;瘧疾是間歇性發熱,每隔壹天或3天發熱壹次。對於急慢性炎癥引起的發熱,當務之急是抗菌消炎,控制炎癥的發展和蔓延,退燒藥只能作為輔助藥物。除了少數消炎藥,如曲安奈德、吲哚美辛,壹般的退燒藥都沒有抗炎作用。病毒引起的發燒和高燒必須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壹旦病毒被抑制或殺死,發燒就會消失,我們不能指望用退燒藥來解決問題。
很多退燒藥都有壹定的不良反應,如阿司匹林,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十氯酮可能會導致腸道不適和神經系統癥狀。因此,有過敏史、潰瘍史、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或不用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