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傾斜的原因分析
1,設計原因
1)缺乏對規範的理解。
設計人員不熟悉或沒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國家頒布的現行相關技術標準。此外,規範不斷修改更新,設計人員缺乏認真學習,設計人員不按規範正確進行基礎設計的情況屢見不鮮。
2)忽略概念設計
建築基礎設計未能準確把握地基土的特性,缺乏認真的方案比較和專家論證,采用不當的基礎形式,導致事故發生。建築的設計強調不對稱的美學藝術,導致建築結構不對稱,上部結構對地基施加的荷載不均勻甚至相差很大,結構重心偏離荷載中心,沈降縫布置不當等因素導致建築傾斜。在同壹建築物上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形式,或基礎置於不同剛度的地基土上,容易發生嚴重事故。
3)計算設計有偏差。
當軟土地基或建築物形狀復雜、高度變化較大時,必須按變形和強度的雙重控制條件進行設計,以保證建築物整體的均勻沈降。如果只進行強度計算,建築物會出現不均勻或過大的沈降。
2.施工原因
1)擋土墻
擋土墻施工中的問題導致漏水和漏砂,導致開挖區周圍的地面沈降。由於擋墻施工中的問題,應力集中在脆弱部位,容易導致擋墻出現缺陷,或者由於擋墻施工中的接縫問題,導致缺陷處漏水漏砂,造成地表沈陷。在連續墻施工中,如果穩定液的水位或濃度不夠,容易造成槽壁變形破壞和地面沈降。采用預基礎樁墻作為擋土墻時,由於鉆孔導致地表松軟,或由於砂漿回填不良導致地面產生孔隙,可能使周圍地層變形,導致地表下沈。
2)拆除擋土樁和廢樁
鋼板樁、廢樁拔出時,由於振動產生擠土效應,使松散的砂土變得密實,引起地表下沈。板樁拔出後,留在地層中的孔隙不僅是樁本身的體積,還有附著在樁上的土,不容易完全填砂或灌漿,從而引起地表位移和沈降。
3)隆起導致沈降
在軟粘土層中開挖並清除土方後,由於減壓,開挖區內外土壓力不平衡,擋墻後側土體易產生塑性流動,從擋墻下端滑入開挖面,導致開挖底面隆起,擋墻後側土體下沈。
4)施工泵送
在開挖過程中,如果開挖深度低於地下水位,需要抽水以保持開挖面幹燥。如果擋土墻止水性能差、滲透深度不足或抽水位置不當,開挖區周圍地下水位會下降,導致有效土應力增加,從而導致開挖區外表面的壓實沈降。
3.外部幹擾的原因
1)相鄰建築間距和荷載的影響。相鄰建築物基底應力相互重疊,造成建築物新的附加沈降和不均勻沈降。如果相鄰兩棟建築基礎面積接近,荷載差小,差異沈降小,反之亦然。相鄰建築物之間的距離越近,埋深差越大,相互間的不均勻沈降就越大。壹般來說,後建建築的地基埋深應與原建築大致相同。如果需要不同的深度,相鄰基礎之間的距離應大致為相鄰基礎之間高度差的兩倍。
2)建築物室內外堆放或填土的影響。地基及其附近有大面積堆載,如填土和生產堆載。如果荷載小,距離長,對基礎傾斜影響不大;反之,如果荷載大,距離短,對基礎傾斜影響大。
3)相鄰基坑和地下工程開挖施工的影響。相鄰基坑和地下工程的開挖消除了建築物地基土的側向約束。如開挖過程中加固和支撐不當會引起地基土的側向移動,施工過程中的降水、振動等活動容易引起地基土的擾動和破壞,降低其承載力。
解決方案:
1,堆載法:堆載較重時,如果荷載較小,由於底板下的附加應力增加不多,短期內效果不明顯。而且樁的運輸成本高,面積大,底層居民搬遷,給居民帶來不便和危險。荷載過大,沈降過快,難以采取應急措施穩定。
2.降水法(抽水加泥漿法):由於軟土滲透系數小,如果采用地下水位降低法,短時間內抽水降低地下水位速度慢,效果不明顯。堆載降水法在建築物沈降較小壹側的底層架空板下,堆載壓力重量約占整個建築物總荷載的1/15。雖然整改效果不明顯,但是可以減緩和控制房屋傾斜的發展。在建築物沈降較小的壹側用豎井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由於土體滲透系數小,抽水湧水量小,潛流漏鬥曲線下降緩慢,影響半徑小,效果不明顯。靜壓錨樁法在沈降較大的壹側壓21樁,樁長20m(為截面為250mm×250mm的多節樁,每節長2m,用硫磺水泥錨桿連接),壓樁力300kN。由於壓樁速度過快,樁集中在壹端,使軟土受到擾動,加劇了房屋的沈降和墻體裂縫的擴大。壓樁半年後,房屋沈降趨於穩定。靜壓條樁及開挖糾偏方法:首先在沈降較大壹側的基礎底板上打孔,壓入41樁(靜壓錨桿多節樁),每節長2.5m,截面250mm2,混凝土C30,樁與硫磺水泥連接,壓樁力300~500kN,樁頂與筏板基礎連成壹體作為支撐點,使房屋壹側的沈降處於穩定狀態;在沈降小的壹側打樁前,還在基礎底板上打孔,打樁作為保護樁(數量比沈降大的壹側少)。利用防護樁的豎向成孔,將孔內深層土層沖刷夯實成孔。反復沖洗後,排出淤泥使其下沈,房屋逐漸向傾斜率後傾
3.挖土法:采用反掏掏心法糾偏時,在房屋沈降較小的壹側同壹直線上,距房屋縱墻18m處鉆37個斜挖土孔,孔雀0.3m,間距1m。孔的傾斜長度為41m,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50°。,深入到夯實樁尖下1/2的寬度範圍,樁尖下預留鋼管四孔。同時靠墻打了3口直徑0.3m、深31m的垂直挖井,井深4m。首先用9m3空壓機將壓縮空氣送入挖土井中,產生高速氣流,形成空氣、水、泥的混合物,然後將井中的水和泥同時抽出。軸的短期效應不顯著。由於樁尖下斜孔排出大量泥漿,房屋發生沈降,沈降速度取決於抽水強度。抽水強度大,沈降快,影響範圍大;反之則小。停泵後沈降曲線平緩。包括打井,* * *重置房子花了13d(大約每h向後3cm)。改進後的反向剝離法取消了建築物壹側的垂直孔,在沈降較小的壹側鉆壹排間距為1.5m、直徑為30cm的斜孔,傾角為50° ~ 600°。(視場地地形而定),延伸至房屋寬度的l/2,預留四個斜孔(鋼管)進行高壓空氣擾動抽送,使房屋逐漸復位。這種整改方式成本低,每棟樓只需6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