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好。
在放松的狀態下走路和站立,自然會無緣無故地涉及到脊柱和頸椎。
正確的走路姿勢:站立時,全身從足弓處微微擡起,即收腹挺胸;肩膀向外展開,微微向後展開;雙手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眼睛直起,頭頂放壹本書;腰部收緊,骨盆擡起,腿部肌肉收緊,膝蓋內側夾緊,保持脊柱處於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朵、肩膀、臀部、膝蓋和腳踝應該在壹條垂直線上。
正確的站姿:可以從背靠墻壁,頭上頂壹本書開始訓練。走路時雙手微仰,雙腿夾緊,雙腳盡量走直線,腳跟先著地,腳掌後著地,胯部隨後產生有節奏的輕微扭動。
(2)坐穩了
坐在辦公室裏,很多人習慣於長時間彎腰駝背、伏案低頭,使頸椎處於疲勞狀態,頸後肌處於僵直狀態,違背了頸椎前凸、胸椎後凸的生理曲線。
工作時,盡量靠近工作臺,將桌椅的高度調整到舒適的狀態。腰部挺直,肩膀向後展開。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以經常靠椅背休息。工作間歇時,應隨呼吸擡肩,每隔5~10分鐘擡頭後仰壹會兒,使頭、頸、肩、胸處於略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避免頭頸過度前傾或後傾。有向左或向右偏頭寫字習慣的白領,要註意糾正“偏頭”,每小時慢慢轉頭片刻,消除“頸偏”狀態帶來的肌肉疲勞。
(3)睡好覺
睡覺姿勢因人而異。好的睡姿不僅要保持整個脊柱的生理曲度,還要舒適,放松全身的肌肉。胸部和腰部要保持自然彎曲,臀部和膝蓋要屈曲。此時全身的肌肉都可以得到放松,所以最好是側臥或者仰臥,不要俯臥。
床最好是半硬的。太軟使人重心不穩,翻身時姿勢變化太大,反而累得不舒服,會因人體重量壓迫而造成中低邊高的狀態。不僅增加了躺在腰背部的肌肉的張力,還必然導致頭頸部的姿勢相對增加,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常年失衡,從而直接影響頸椎本身的生理曲線。優秀,使重量集中在兩三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影響血液循環。
枕頭的長度至少是側睡時三個頭的寬度,高度相當於從頸肩交界處到肩外緣。側臥時,頭頸部應與脊柱保持壹條直線,可避免頸椎側屈損傷。常用的枕頭內芯有:①蕎麥皮:便宜透氣,枕頭高度可隨時調節;②天鵝絨:柔軟透氣,可隨時調節高度;③綠豆殼:不僅通風性好,而且清涼解暑,但主要用於夏季,其他如鴨毛也不錯,但價格較高。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高枕無憂”。生理位置更好。壹般來說,枕頭的高度應該是8-15cm或者按照公式計算:(肩寬-頭寬)÷2。此外,頸枕還可以起到自我治療和預防頸椎病的作用。
(4)好好練習
1.躺在床上,擡頭挺胸,讓身體兩端離開床,這樣可以鍛煉頸部和腰部的肌肉。
2、對抗死鎖的方法
雙手交叉放在腦後,雙手向前推,頭向後推,對峙3-5秒,然後放松10秒,每天鍛煉幾次,每次幾分鐘。
3、6種頸椎自我保健操;
向前向後傾斜,舉起手臂,轉身,左右旋轉。
擡肩縮頸,左右搖擺,波浪彎曲和伸展
4.中醫穴位按摩
(1)脖子後面從顱骨底部到軀幹上部有三個點在百老穴。當妳不遺余力地工作時,不妨花幾分鐘時間按摩這三個反應點,立即緩解頸椎疲勞,全身放松。(相關穴位:風池穴)
(2)手指放在頸背上,輕輕來回摩擦頸部50次。脖子燙過後,會覺得很放松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