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藥治療小兒腹瀉

中醫藥治療小兒腹瀉

(壹)辨證論治

對於小兒秋季腹瀉,中醫在辨證的同時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往往是有效的:

1.寒性腹瀉:即兒童暴飲暴食受涼,或感覺因受涼而腹瀉。常見發熱,怕冷無汗,腹痛腹脹,便溏腸鳴。可以服用藿香正氣軟膠囊,壹次2粒,壹日2次;或外用小兒肚臍止瀉散敷臍,每日1次。

2.熱瀉:即孩子腸胃積熱,或外熱內濕引起的腹瀉。常見癥狀有:量多而急,大便稀而粘,大便酸而臭,或有泡沫,小便黃。可以選擇清熱止痛止瀉的中藥進行治療。如周惠生丹,65438+壹次0~2粒;或者用葛根芩連微丸,1g壹次,壹日三次。

3.腹瀉:兒童暴飲暴食或添加輔食不當引起的腹瀉。常見腹脹腹痛、便前啼哭、大便酸臭,或乳房飄動或食物消化不良、口臭、氣短、食欲不振、夜間煩躁不安等癥狀。藥可服至寶錠,1丸壹次,壹日兩次。

4.脾虛泄瀉:即孩子久病不愈,或體虛引起的腹瀉。常見的癥狀有面色發黃,疲乏無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頻繁出現。藥物可以是七匹丸,1丸壹次,壹日兩次。

(2)臍療

藥物的配制: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胡椒5克,石榴皮20克,磨成極細的粉末,過篩,置於瓷瓶或玻璃瓶中,蓋緊,防止漏氣和受潮。

使用方法:取適量粉末,用姜汁調成糊狀,放入臍孔內,用紗布覆蓋,用膠帶固定,再用繃帶將臍部周圍綁緊,以防脫落。12 ~ 24小時後取下。壹般12小時停止上吐下瀉,24小時治愈。愈合後貼1天鞏固療效。

中醫認為,肚臍是神闕穴,與五臟六腑相連,是沖任經絡之氣交匯的地方。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臍帶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腹壁最後閉合的部分,表皮最薄,局部無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塗在臍帶上的藥物容易滲透,藥物力量可直達患處。臍療能調節胃腸功能,促進吸收,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燥濕、澀腸止瀉的功效。

(3)藥粥療法

山藥豆粥: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凈,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將粳米、扁豆放入鍋中加水煮八分熟,再將山藥搗碎壹起加入煮粥,加些糖調味,每日兩次溫食。具有祛暑燥濕、健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濕熱兼重腹瀉的小兒。

絲瓜葉粥:取新鮮絲瓜葉30克,粳米30克。先將絲瓜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15分鐘,然後過濾湯汁將粳米煮成粥,粥裏加些糖調味,每日兩次食用。具有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感外感,熱重於濕瀉。

茯苓粥:取茯苓粉30克,車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將車前子布放入盛有500毫升水的鍋中,煎半小時後取出布,再將茯苓粉和粳米壹起放入湯劑中煮成粥,加適量糖調味,早晚各服1次。具有清熱健脾、利水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濕重於熱的小兒腹瀉。

山楂神曲粥: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將山楂、神曲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加水。熬制半小時後,去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粥,加些糖調味,每日兩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適用於飲食或餵養不當引起的消化不良的兒童。

茯苓大棗粥:取茯苓粉30g,大棗15g,粳米30g。先將大棗切塊,放入鍋中用水浸泡20分鐘,再將粳米和茯苓粉壹起加入,煮成粥。服用時加適量糖,每日兩次。具有健脾補中、利水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虛久瀉的兒童。

沈煉大棗粥:取黨參10g,蓮子10g,大棗15g,粳米30g。先將黨參、蓮子磨成細粉,大棗去核切碎,再將粳米、黨參粉、蓮子粉、棗肉加水適量煮成粥,加少許糖,壹日兩次即可食用。具有益氣健脾、止瀉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的兒童。

糯米粥:取糯米30克,山藥15克。將糯米炒至微黃,山藥磨成細粉,然後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煮熟後加入少許花椒粉和適量的糖,每天兩次。具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的小兒腹瀉。

  • 上一篇:肚子癢的孕婦可以敷什麽?孕婦肚子癢塗什麽?
  • 下一篇:壹種小兒祛濕解毒的中藥配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