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草)
異名強、玉蓼(爾雅)、澤蓼(郭璞《爾雅註》)、辣蓼(求本草原)、劉蓼、川蓼(植物學大辭典)、水紅花(昆明藥用植物考察報告)。
來源為蓼科蓼屬植物辣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學水蓼
壹年生草本,20 ~ 80厘米高,直立或匍匐。莖呈紅紫色,無毛,節通常膨大並有須根。葉互生,針葉形成橢圓形針狀,長4 ~ 9厘米,寬5 ~ 15毫米。兩端漸尖,具腺點,葉脈和葉片上無毛或有小刺毛。背鞘膜質,單,具緣毛;葉柄短。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細長下垂,下部花不連續;苞片漏鬥狀,有稀少的小膿點和邊緣毛;有細花梗的花從芽中伸出,有1 ~ 2朵花被包在膨大的葉鞘中;花被4 ~ 5裂,橢圓形或長圓形,淡綠或帶紅色,具腺點;雄蕊5 ~ 8枚;雌蕊1,花柱2 ~ 3裂。瘦果卵圓形,扁平,至少有3條棱,長2.5毫米,表面有小斑點,黑色無光澤,被宿存花被所包。花期為7-8月。
原始濕地,水邊或水。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這種植物的根(辣蓼根)和果(疏果)也入藥,各有專文詳述。
秋季開花曬幹時采收。
藥材為幹燥全草,莖紅褐色至紅紫色,縱紋淺,節腫;硬而脆,橫切面稍呈纖維狀,皮薄,淺磚紅色,白色,基部中空。葉子幹枯,灰綠色或黃褐色,皺縮破碎;托葉鞘狀,褐黃色,通常斷裂。有時有花序,花大部分脫落,花蕾呈米狀。它嘗起來很辣。
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辣蓼有很多種。古代用作調料的辣蓼主要是辣蓼。據《伊彥本草綱目》等。《本經》中的“虎杖”和《別錄》中的“虎杖葉”被認為是虎杖的藥用部位。“虎杖葉”見這篇文章,“虎杖”見另壹篇文章。
性味辛辣,性平。
(1)《千斤食治》:“辛。”
②《日華子本草》:“辛,寒,無毒。”
③綱要:“虎杖葉味辛,性溫,無毒。”
④求本草原:“苦濕,平。”
功能主要有祛濕、散結、祛風、消腫。治療壞血病引起的腹痛、吐瀉、腹瀉、痢疾、風濕、腳氣、癰、疥瘡、跌打損傷。
(1)《別錄》:“疏葉,歸舌,除大腸邪氣,益中,益心。”
(2)《唐本草》:“主被蛇所傷,搗之;擠汁阻止蛇毒進入腹部;”用水煮腳,使之光滑,以消除腳氣和腫脹。"
3《本草》:“辣蓼葉,主成癮,取壹握,每日烹之;霍亂也傳筋,多服湯和燙腳;樹葉敲打著狐貍的刺瘡;還治小兒頭瘡。”
④簡編:“殺蟲劑。”
⑤《求本草原》:“洗濕熱癬。”
⑥植物名稱與事實考證:“治跌打損傷,疏通筋骨。”
⑦嶺南本草集錄:“敷跌打損傷,洗瘡疥,止癢消腫。”
⑧重慶本草:“治痰流骨,跌打損傷。”
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濕化淤,殺蟲止癢。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風濕痛、皮膚濕疹。”
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解毒,利尿,行氣,止痢。”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兩(鮮1 ~ 2兩);或者搗碎果汁。外用:泡水或搗實。
宜忌①《千金食療方》:“食多有毒,令人心痛。還有生魚吃,脫氣,* * *痛。”女人來月子,不需要吃辣蓼大蒜,卻慶幸被鮮血浸透。
②藥性理論:“虎杖葉適用於大麥粉。”
方案壹:治幹霍亂無益,四肢煩悶,體寒多汗:辣蓼(切)、香薷(選擇性切)各兩。上兩種口味,用五杯水,煎三杯,去掉我,不同溫度下吃三份。(《盛濟宗錄》水果銀)
(2)治寒熱:水蓼、淡竹葉、姜茅根,水煎。(四川中醫年鑒)
③控水止瀉:水蓼1 ~ 2個,水煎服,每日3次。(廣西中草藥)
④痢疾、腸炎的治療:水蓼(蓼屬植物水蓼l .)水煎三日。(《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⑤治療小兒疳積:辣蓼全草五到六元,麥芽四元。用水煎服,早晚飯前服用兩次,連續服用數日。(《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⑥治腳痛瘡:辣蓼(銼)煮湯,使其溫熱,勤洗,瘡幹了,便安。(經典方劑)
⑦頭發黑、腰疼者:鮮辣蓼(曬幹,用灰燒,澆灰汁煮半碗聽)10斤,石灰壹兩塊。將兩種香精混合均勻,放入磁性罐中儲存密封。如有惡意,將筆蘸於患處,然後感受兩次疼痛。等黑水用完了,貼上膏藥。(《外科之玄》中的虎杖膏)
8蛇咬。用辣蓼莖葉搗成。
⑨腳氣腫痛成瘡。用辣蓼汁洗凈。
臨床應用①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將新鮮全草加工成千浸膏粉,裝入膠囊,每粒含量為0.25克..成人服用0.5 ~ 0.75g,每日4次,兒童應根據年齡減量。嚴重者可用幹草2 ~ 3兩(鮮草加倍),煎兩次,每日4次,總量4 ~ 6兩,再服1劑量,直至癥狀消失。治療細菌性痢疾和腸炎182例,有效率95%左右。療程為1 ~ 3天。有報道稱30%辣蓼水煎劑每次100 ml,每日2次,小兒酌情減量。治療細菌性痢疾108例,治愈105例,3例用其他藥物治愈。療程為2-5天。缺水有鎮痛、止血、止瀉、抑菌作用,無耐藥性。
②子宮出血的治療。
將水蓼開花時的地上部分切碎。取1 kg,置於玻璃容器中,浸入2000 ml 30%酒精中,室溫靜置48小時(每天攪拌3次),然後過濾,得到約2000ml濾液,密封保存。每次20 ml,2小時1次。* * *子宮出血20例,治療1 ~ 4天,全部治愈。
提醒妳:辣蓼,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