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綠豆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綠豆、粳米洗凈,煮粥。粥煮好後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早餐和晚餐都可以吃。
【功效】清熱解暑。
(2)苦瓜蓮子羹
【食材】苦瓜30g,荷葉1,瘦豬肉50g。
【做法】將苦瓜、鮮荷葉、瘦豬肉切片,將所有食材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小火燜約1小時,至肉熟入味。喝湯吃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和中。
(3)香薷扁豆湯
【食材】奢香10g,白扁豆12g,陳皮6g,荷葉8g,糖適量。
【做法】將白扁豆黃渺搗碎,與香薷、陳皮、荷葉同煎,煮沸10分鐘。
過濾,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調味。65438+每天0次,隨時勤喝。服用3 ~ 5天。
【功效】清熱解暑,祛濕解表。
中醫治療:【治療】清熱解暑,祛濕解表。
【長房】新增香榭飲
【方壹】本方用香薷發汗解表;金銀花。和連翹。厚樸,扁豆和中國潮濕。
[處方]香薷6克,金銀花9克,鮮豆腐9克,厚樸6克,連翹6克。
【用法】水1升,煮沸400毫升,先服200毫升,止汗後服,止汗後再服。
【加減】夏季暑熱過度,加黃連、青蒿、鮮荷葉、鮮蘆根清熱;濕漉漉的瞌睡表,
身重、汗少、風惡,加清豆卷、藿香、飛機草祛濕;小便短赤,加六壹散、茯苓清熱利濕。
中藥方劑:(1)五五香薷湯
【主治】祛暑,和中泛。
[處方]香薷20克,白扁豆7.5克,厚樸7.5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取1,2杯水,煎至1杯,隨時服用。
(2)藿香正氣散
【主治】用於治療傷寒頭痛、增寒清熱,或濕瀉、霍亂,在山嵐常用於驅除瘴氣。
[處方]藿香10g,紫蘇(去梗)7.5g,厚樸(姜炒)5g,茯苓(去皮),陳皮、白芷、半夏(七次湯洗),桔梗(去葦),大腹皮、白術各5g,甘草(炒)6g。
【用法】取1,水2杯水,姜5片,紅棗2枚,煎至1杯,隨時服用。
(3)二香散
適應癥:治風食三證通用,調理胃氣必須同時服用。
[處方]木香、藿香、豆蔻、半夏、厚樸(姜制)、陳皮、茯苓、蒼術、甘草(炒)各25克,益智仁、砂仁各5克。丁香1.5g。
【用法】取15g,1杯水,生姜3片,大棗2枚,煎5分鐘,隨時服用。
穴位療法:(1)按摩療法
【穴位】唐寅、頭尾、太陽、魚腰、百會、風池、大椎、曲池、合谷。
【練習】用壹指禪推拿法,從唐寅開始,沿前額發際線至頭尾、太陽來回3-4次,配合按壓唐寅、魚腰、太陽、百會穴。之後用五指握法,從頭頂至風池穴,用三指握法,沿膀胱經取至脊椎骨兩側,來回4 ~ 5次。然後按揉大椎、曲池,配合肩井、合谷。連續拍打背部兩側膀胱經,以皮膚泛紅為度。如果有腹脹腹瀉,可以按摩神闕、氣海,每次按摩足三裏、內關壹分鐘左右。
(2)針灸療法
【穴位】孔嘴、合谷、中脘、足三裏、枳溝。
【練習】全部采用下法。發燒嚴重使脊椎增大;濕重加陽陵泉;腹脹便溏加舒天。
(3)耳針療法
【穴位】肺、氣管、內鼻、耳尖、脾、胃、三焦。每次取2 ~ 3個穴位,雙側。
【練習】強刺激,留針10 ~ 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