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體化心理治療:根據患者個人臨床情況、應對能力和個人意願,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技術,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幹預,以減少復發,減輕社會壓力,提高社會和職業功能。理想的個體心理治療最好建立在同情、理解和持續的人際關系基礎上。結合不同的治療技術。具體的治療目標要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來規劃。適用於精神分裂癥的心理治療技術包括動機療法和行為療法。
第二,
家庭幹預:家庭幹預的壹個指導原則是,家庭成員應盡可能參與心理治療。患者可以從對其家人的教育、指導和支持中受益。家庭幹預的目標包括減少復發、改善功能、減輕家庭負擔和改善家庭功能。所有的方法都強調家庭參與治療和齊心配合的重要性。常見的方法包括關於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訓練應對技巧和家庭問題解決技巧、改善溝通和減輕壓力。壹般采用心理教育和行為治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壹步為他們創造有利的環境,幫助患者走向獨立生活。
三、團體治療:團體治療有多種形式,如團體心理教育、團體咨詢和團體心理治療,或各種混合形式。其目的是提高解決問題和制定治療方案的能力。開展社會互助,正確用藥,處理不良反應。在團體治療中,應註重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提高患者的應對技能,包括應對精神癥狀的能力和提高患者的人際交往能力,適合為有戒斷傾向的患者提供社會支持網絡。每周1次集體治療是監測有先兆性癲癇發作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壹種及時、有效、良好的方法。註意事項:註意選擇團體治療患者,病情相當穩定,有較好的實際檢驗能力,即能理解參與的意義;嚴重的思維障礙,持續的幻覺妄想,行為沖動和自控能力差的,不適合團體治療。功能較好的患者可以從基於互動的團體治療中獲益;功能差的患者可能受益於以重建認知和糾正行為缺陷為重點的團體治療;團體治療也應結合個體治療靈活實施。壹般主張團體治療組應由6 ~ 8名患者組成。
4.社區壹級的預先預防是為了強調識別促進精神分裂癥發展的因素。在學校和工作環境中普及人們關於精神分裂癥的教育知識,將有助於在早期識別精神障礙的發病形式。壹旦人們了解了那些相關的癥狀,就可以在精神障礙的早期對他們進行幫助,使治療更加有效。
近年來,以社區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得到了重視和實施,如“日間”醫院,病人只去治療,住宿仍在家裏。在壹個小的社區機構裏,二三十個病人和精神科醫生的助手、隨訪醫生住在壹起。藥物、心理治療等措施和醫院裏壹樣。但患者更滿足於自己的獨立存在,可以促進他的改善;社區裏還有中途站,讓住院康復的病人和差不多但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回歸社區的病人做壹個過渡,讓他們真正適應現實生活。
藝術和職業訓練、音樂、藝術、職業治療等活動,在促進患者重新接觸現實世界方面是非常有價值的。沈默、孤獨和僵硬的病人常常對音樂和舞蹈有反應。這種方法可以幫助這些病人慢慢接觸現實。這些輔助療法通常在與其他方法配合時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