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藥治療子宮出血

?中醫藥治療子宮出血

子宮崩漏是指女性非周期性子宮出血,發病突然、劇烈,大量出血稱為“崩漏”;病情較緩,出血量少,點滴即“漏”。雖然出血情況不同,但兩者在發病過程中往往會相互轉化。比如出血量減少就可能轉為漏,漏的發展就可能轉為崩,所以臨床上常稱為崩漏。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更常見。

臨床表現

崩漏是女性非月經期出血的總稱。主要臨床表現為出血。情況緊急,出血量大時,稱為虛脫;少量出血或不斷滴落表示滲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癥、腫瘤等出血在西醫屬於崩漏範疇。子宮出血是婦女月經疾病中壹種嚴重而復雜的癥狀。並發癥有:

1、?貧血:崩漏、失血過多會導致面色蒼白、口唇蒼白、頭暈目眩、精神疲乏、氣短心悸、失眠多夢、脈弱等壹系列貧血的體征。

2.虛脫:崩漏的發病,如起病突然、出血量大、持續虛脫等,常可引起虛脫,出現昏厥、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大汗淋漓、氣短氣短、脈浮無根或沈,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3、病原體感染:表現為下腹痛拒按,腰痛,白帶粘稠,色黃腥臭或五色,伴有煩躁口渴,小便黃,大便幹燥,舌苔黃膩,脈滑等。

此病多見於青春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多為血熱、氣虛、肝腎陰虛、血瘀、氣滯所致,損傷沖任,沖任氣虛則不服用。治療虛脫,首先要止血,防止昏厥虛脫。血液偏低或停止後,我們可以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即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

病因和發病機制

由情緒低落、過度勞累、分娩或流產後飲食不慎、性生活不道德等引起。

1,驟潰:血崩持續時間長,導致臟腑氣血虛脫。

2.氣血兩虛:反復崩漏,氣隨血走,導致氣血兩虛。

3、脾腎兩虛:素食脾虛或在產房過度勞動傷腎,同時飲食不慎,脾胃受損,脾腎兩虛,無法控制而導致子宮出血。

4、肝腎陰虛:元素體陰虛或失血嚴重,精血虧損,沖失營養。

5、血熱疹:體內陽氣盛或情誌不暢,憋氣傷崇仁。

6、氣滯血瘀:肝郁氣滯,久滯血瘀,瘀血阻滯子宮,新血不能歸經,由經血出經所致。診斷檢查

在以崩漏為主要癥狀的臨床疾病尚未確定時,可將崩漏作為初步診斷,辨證施治。疾病鑒別的思考:

1,崩漏指月經周期紊亂,出血如崩漏,包括崩漏和崩漏。多見於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檢查未發現腫瘤等病變。

2、除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 *異常出血,常:

* * *出血量大,腹部可觸及小腫塊者多為結石性膽結石;

診斷為妊娠、出血,可見於胎漏或宮外孕;

* * *產後出血,可分為圍產期出血、血崩和晚期產後出血;滴的少,滴的沒完沒了的,會得產後惡露;

子宮出血,伴有全身皮下出血和體熱,應考慮疫斑病、紫癜病、血色病等。

兩次月經期中間(也就是密集期)周期性出現間歇性出血,白帶增多。

* * *受傷出血,可查受傷原因,稱為外陰損傷;

全身多處出血,不發熱很難止血,可能是出血性疾病;

中老年女性出現出血、惡臭或血絲應懷疑子宮癌。

3、常規婦科。產科檢查應被視為必要的診斷。

4、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查、脊髓液、細胞培養等必要時的檢查。

5、腹部x光、b超、CT掃描等。,可以幫助確定疾病的位置並作出明確的診斷。

中醫辨證論治

第壹,血熱崩漏

血熱崩漏分為實熱和虛熱。

實熱多為體熱過盛,食辛辣、肥甘助熱之品,熱入血,或肝郁化火,熱灼陰道液,血失藏身之所。癥狀:* *突發大出血,血深紅或鮮紅色,黏稠或有血塊,面紅氣厚,心煩口渴喜飲,尿赤,舌絳,苔黃或幹,脈數數,宜清熱止血。

處方:清熱化痰湯

生地炭20g,地榆炭20g,蒲黃炭10g,側柏葉炭15g,血余炭12g,芥子炭10g,炒當歸12g,黃芩炭12g,棕櫚炭65438+65438。景天片和白片口服。

虛熱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如身體氣虛血弱,氣不吸血。癥狀為:出血過多,日久顏色鮮紅或淡紅,日內潮熱,兩頰潮紅,心煩熱,煩躁不安,口幹,津液少,舌苔薄黃,脈數。治療宜養陰清熱涼血。

用藥:滋陰梁雪湯

熟地黃30克、炒白芍20克、牡蠣30克、珍珠母30克、黃精12克、地骨皮12克、牡丹皮12克、炒當歸15克、玄參20克、芥子穗炭10克、黃芩炭65433克。

第二,瘀血和崩漏

血瘀崩漏,或氣滯血瘀,或因寒凝血瘀,導致血液淤滯停滯,新血無法回到月經,那麽離開月經的血液就會誤入歧途。癥狀:突然出血,色紫暗,有血塊,腹痛少,兩腰間舒展,拒按,腳軟,頭暈,胸悶,氣逆;若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沈澀,故治宜活血化瘀。

處方:活血失笑湯

當歸15g、川芎15g、赤芍12g、丹參20g、桃仁10g、紅花10g、益母草30g、蒲黃10g、牛油10g、黨參65440。逐瘀丸、十味丸口服。

第三,氣虛崩漏

氣虛,崩漏,崩漏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或者老四傷脾,氣絕,脾虛不吸,氣血虛弱,中氣郁滯,氣不吸血,沖任不穩。癥狀:突然出血,或不潔淋漓,色淡而薄,面色蒼白或虛浮,精神萎靡,氣短,懶言,心虛,便溏厭食,舌質肥嫩有齒痕,苔薄白膩,脈緩而弱,宜益氣補血。

處方:益氣湯

炙黃芪30g、黃精15味、茯苓15g、蓮子15g、靈芝15g、熟地黃20g、白芍20g、當歸15g。黨參30g。升麻10g、鹿角膠12g、艾葉炭12g、白術15g、芡實20g、補骨脂15g、甘草6g,水煎。口服參附丸、歸脾丸。

第四,腎虛崩漏

腎虛型崩漏可分為腎陽虛型和腎陰虛型,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機體腎氣不足,或因早婚、過度勞累、多產而損傷腎臟,導致腎臟不能封藏,沖任不穩。

腎陽虛的癥狀是:出血過多,色淡白,淋漓不止,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冰涼,大便稀,小便長,舌淡,苔薄白,脈沈細,尤以右腳為甚,宜溫陽固腎。

處方:溫陽湯

肉桂10g、黃芪30g、吳茱萸10g、鹿角膠12g、生地20g、山茱萸15g、山藥30g、附子10g、枸杞子20g、菟絲子15g、當歸60g。口服傅貴丸和補腎丸。

腎陰不足的癥狀有:大量出血,不斷滴下,顏色鮮紅,頭暈耳鳴,心煩發熱,失眠盜汗,腰膝酸軟,足跟痛,舌紅苔薄,口幹脈弱,應滋陰補腎。

處方:滋陰湯

12g鹿角膠,12g龜板膠,20g生地,15g玄參,12g麥冬,12g南沙參,20g熟地,30g山藥,15g山茱萸,30g墨旱蓮。口服白質丸和珍珠丸。

五、壓抑的憤怒和血腥的崩潰

抑郁癥傷肝,導致肝臟不儲血,導致崩漏。這種病多發生在月經期。偶有怒傷肝,致月經量多,血色鮮紅,肋部腫脹,怒,舌質紫或淡,苔薄白,脈數。治療應該是緩解抑郁和止血。

處方:解郁湯

柴胡12g、白芍15g、郁金12g、香附12g、木香12g、白術15g、牡丹皮12g、生地20g、芥子穗炭65438+。口服疏肝丸和薛寧丸。(淄博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曹元成)

  • 上一篇:什麽食物不能和大豆壹起吃?
  • 下一篇:老中醫教男人五種延年益壽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