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只看到了前半句。完整的壹句話是“剖腹產後20天,我發現我真的不愛女兒了。比起她,我更在乎我的妊娠紋。這正常嗎?”原來是壹個剖腹產的新手媽媽在抱怨自己的身材。生下女兒後,癟癟的肚子和難看的妊娠紋讓她無暇顧及對女兒的愛。
身材走樣還想著不關心女兒正常嗎?其實可以看出她內心是愛女兒的,但是懷孕前後身體的巨大反差讓她陷入低谷,甚至開始抑郁。“我愛這個孩子嗎?”
產後不是第壹次當媽媽的喜悅並不過分。很多新手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評論區壹位寶媽說,生完女兒後,她懷疑了很久“這產品是我生的?”我不僅沒有感受到母愛的迸發,相反,孩子哭的時候,她心裏沒有波瀾,想吃壹個面包……過了好幾個月,我才真正覺得自己是壹個母親,我愛她,喜歡她。
即使妳身材走樣,情緒低落,妳還是會餵他吃飯,給他洗澡,晚上把她抱上床,看著他對妳笑,對妳哭……妳從壹個“小肉球”越長越大,每天都能看到變化,妳就在這種日復壹日的關系中愛上了她。
不要質疑“母性”,每個母親都不容易,40萬帖子評論區隱藏著女性的辛酸。
熱播劇《乘風破浪》中那句安靜的“我已經做媽媽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所指的“媽媽”多愁善感,總是為同隊的姐妹們哭泣。以前的她性格剛毅不妥協,這個節目改變了她。
初為人母也經歷了這個從對孩子漠不關心到疼愛孩子的“成為母親”的過程。壹位寶媽評價說,孩子生下來就醜,她對孩子只有責任感,她自己也不喜歡孩子。餓了就餵他們,晚上覺得無聊。但是後來,我對這個“小家夥”越來越有母性了,我會耐心的陪她玩,給她做輔食,給她買好看的衣服拍照。
親愛的馬寶,不要質疑妳的“母性”,它只是暫時被身體上的“傷痕”所掩蓋。
孩子出生時,母子不熟,新生兒只在母親肚子裏住了幾天。相比那些奇怪的“小人”,母親更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評論區回復的寶媽們紛紛留言,講述自己產後最難過的經歷:
@二耳:剛出生的時候側切,自然痔瘡,不規則堵奶,疼死我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睡覺的時候自然醒來。母愛?那是什麽東西?@八神太郎:懷孕期間,胖了40多斤,側切,不疼。這輩子不想再經歷了。孩子老是哭,喝完夜奶放下來就呻吟。我壹邊喊壹邊淚流滿面,想想都後悔。女人總是“情緒動物”,就像妳更喜歡壹只可愛的喵喵而不是壹條長凳。孩子睜開眼睛對妳微笑,看到妳就張開雙臂擁抱妳,看到壹切都是好奇,再多的產後悲傷也融化成“母愛”。
文末留言:
最重要的是先愛自己,再愛孩子。
只有照顧好自己,妳才有力量去愛別人。
媽媽們,請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