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經期不塗紅花油。
紅花油是常用的外傷藥,具有止痛、消炎、消腫的作用。常用於軟組織挫傷、風濕骨痛、跌打扭傷引起的外感頭痛等,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春根提醒女性,經期最好不要用紅花油。
李春根指出,女性經期不宜使用活血化瘀、通絡等藥物,但紅花油、外傷花油都有活血的作用。月經期的生理變化會影響人體的出血和凝血機制。月經期子宮內膜的自身生理調節會釋放更多的組織活性物質,增加人體的出血傾向。如果女性擅自使用活血藥物,可能會引起缺鐵性貧血、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
李春根還建議,受傷後24小時使用紅花油,否則會加重傷情。因為在受傷的急性期,也就是24小時內,皮下軟組織周圍的小血管會破裂。此時如果使用傷濕止痛膏、紅花油等活血化瘀的藥物,會加重局部血液滲出,從而加重腫脹。紅花油不能用於擦傷、割傷等有破皮的傷口,或與眼、口等粘膜接觸。如果出現嚴重感染化膿,要及時去醫院,防止病情加重。
2、經期飲食瘀血
對於月經量少、痛經的女性,更要註意溫宮排瘀。只有經血通暢,才能緩解腹脹,排除體內毒素。以下四種民間食療偏方非常有效,可以試試。
(1)益母草苦艾茴香茶
材料:益母草30g(中藥店有售),炒艾葉10g,茴香6g。
做法:將上述藥材壹起煎煮取汁,煮兩次,兩次湯混合。
用法:代茶飲。
功效分析:溫中活血,溫宮調經,化瘀。尤其適用於月經量少、經期推遲、腹痛、經血暗塊狀者。
專家提醒:陰虛無瘀少血者不宜使用,以免月經量增多,出血增多。
(2)核桃仁月季花湯
材料:月季花9克,核桃仁30克,紅糖60克,甜酒60克。
做法:月季花、紅糖、核桃仁加水500毫升,做成湯。
用法:用甜酒喝5-7天。建議在月經前幾天開始服用。
功效分析:疏肝解郁,活血調經。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月經量少、腹痛、經血瘀阻。
專家提醒:經期前註意調節情緒,月經量多者不宜多飲。
(3)馬齒莧雞蛋
材料:馬齒莧60克,雞蛋3個。
做法:雞蛋去殼煮熟,加入馬齒莧壹起煮。
用法:每日1劑量,雞蛋配湯食用。
功效分析:清熱解毒,止血,適用於熱毒內結,月經過多,經量暗,盆腔炎。
專家提醒:脾胃虛寒、腸滑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