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介紹壹下風池穴,屬於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取穴時,取坐位或俯臥位,在後顱骨下兩大筋外緣的兩個凹陷處。這個凹陷的位置大致與耳垂齊平,用力按壓會有酸痛感。解剖學上,枕動靜脈和枕小神經都經過這個位置。因此,刺激風池穴可以有效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風池穴是足部陽經和衛經的交匯處,所謂陽指的是病、寒、熱。因此,按壓風池穴可以散陽解表,有效緩解頭痛。
二是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即督脈上方,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督脈是人體陽脈之海。按摩大椎穴可以刺激人體的陽氣,補充正氣,抵禦外邪。是手腳三陽經與督脈交匯的地方。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可以按摩大椎穴進行調理治療。常見的方法是雙手搓熱,然後左右手交替按摩。
第三點是風府穴,位於人體頸部,後發際線中間上方1寸,頸部與頭部交匯處的凹陷處。風府穴是督脈和陽萎經的交匯處,屬於督脈。《黃帝內經·蘇文祈福》:“風起時,為腦風。”按摩風府穴可以緩解頭痛、落枕、頭暈等癥狀。尤其是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可用於按摩和保健。註意風府穴,避免自己在家艾灸。因為“火借風”會更加猖狂,容易導致體內的風邪。
第四個,太陽穴,屬於經絡外的怪穴。我們前面說過,取穴方法是,在顳側,從眼外眼角中點向眉梢量壹橫指的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按壓有明顯的酸脹感。如果按摩太陽穴時感到疼痛,壹般是大腦疲勞的信號。經常按摩太陽穴能有效刺激和鍛煉大腦,加快局部血液循環,健腦提神,保護眼睛和耳朵,消除疲勞,對神經性頭痛和偏頭痛有幫助。
2021.06.05
於虹漢唐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