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艾條灸調理月經
1,血虛型月經不調
證候為月經後期,量少質稀,伴有頭暈、失眠、心悸、面色蒼白、乏力、舌淡、脈弱。
艾灸治療的穴位:鐘山、關元、子宮、內關、湧泉。
用隔姜灸或溫和灸,用灸盒灸小腹用三眼灸盒,子宮、內關、湧泉用壹眼灸盒。
要求:關元子宮不少於20分鐘,內關、湧泉各10分鐘。
2.血寒月經不調。
月經期後期,癥見量少,色暗,呈塊狀,或色淡,質薄,伴小腹冷痛,喜溫壓,且熱度下降,或肢冷,小便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沈或緩。治宜溫經,散寒調經。
艾灸穴位:關元、八角、三陰交、足三裏。
隔姜灸或溫和灸,艾灸盒艾灸小腹三眼艾灸盒,可同時插三根艾條或兩根艾條,所以火力更大。艾灸關元、八角穴各20分鐘,足三裏三陰交穴各10分鐘。
3、氣滯型月經不調
月經後期,癥見量少,色暗呈塊狀,排泄不暢,伴有腹脹疼痛,乳脹脅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略暗,脈澀。治療要行氣活血。
艾灸穴位:關元、命門、肩井、太沖。
關元、命門可以用三眼灸盒灸,也可以用生姜灸。肩井穴和太沖穴使用單眼灸盒或持艾條灸。
氣虛月經提前吃什麽藥快速調理?
1,烏雞當歸
中醫認為,冬季宜氣血雙補。立冬後食療可用烏雞1只,當歸9 g,黃芪9 g,茯苓9g,將雞洗凈,將藥放入雞腹部,用線縫合,放入砂鍋中煮熟,去渣。調味後吃肉喝湯,分兩次服用。65438+月經前每日0劑,每個月經周期3~5劑。
2、烏雞燉枸杞
如果表現為月經量多、色淡、質薄,還會出現心慌、氣短、神疲乏力、腹脹等癥狀。還可以多吃壹些滋補肝腎的食物,比如枸杞燉烏雞。用幹凈的烏雞去內臟、去頭、去尾,洗凈;另外紅棗20枚,枸杞壹把洗凈,和烏雞壹起放入鍋中倒入清水,所以最好不要烏雞。壹次放夠水。如果中途加水,會影響湯的味道。火加熱後,撇去浮沫。煮1 ~ 2小時,烏骨雞煮熟調味得當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