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優秀評論1本周讀了蕭紅在生命的最後寫的小說《呼蘭河傳》。《* * *書》共分七章,主要講的是蕭紅小時候住在呼蘭河鎮時的童年趣事。主要人物有爺爺、馮歪嘴、小團圓的媳婦,還有。每壹個人物都刻畫的惟妙惟肖,讓我感覺像是在看壹部小劇。
呼蘭河鎮的人有好的壹面,也有醜的壹面。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的消息時,我很氣憤,也很同情她。我真的很討厭那些把小團圓媳婦放進水裏,讓她不斷掙紮,生不如死的人。小團圓的媳婦12歲被買去當童養媳,沒有壹點家庭的痛苦,甚至還遭受了那些無端的毆打。12歲,這是壹個無憂無慮的年紀,但小團圓的媳婦卻要努力,最後被壹個關於跳樓的謊言害死。太可惜了!
看完這本書,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三毛的《流浪故事》。在呼蘭河鎮,也有很多像三毛壹樣的社會底層的人,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折磨著。真的很讓人擔心!
作者蕭紅詳細地描寫了呼蘭河這個不熱鬧但很有趣的小鎮,介紹了許多東北民俗。有河燈,舞神,逛廟會。每壹個場景都是那麽生動有趣,展現了呼蘭河鎮多姿多彩的壹面。
《呼蘭河傳》的優秀思想2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呼蘭河傳》我讀過很多遍。每讀壹次都嘗到二十世紀初的辛酸,書中的畫面讓我想起羅。勃朗寧說的——無知不是無辜,而是有罪。
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道路崎嶇不平。二十世紀初,人們似乎很無知:馬路上有壹個大坑,但人們從來不想把它填平,而是種樹,拆墻。在他們眼裏,應該聽天由命,絕不隨意改變命運;人有病,從來不去想辦法解決。他們不求醫,卻跳神捉“魔”。多麽愚蠢的舉動!
“爺爺總是那樣脫孩子們的帽子,每次孩子們和奶奶總是笑得好像這出戲是第壹次。”書中的“爺爺”似乎永遠是孤獨的。“還好我三歲了,不然爺爺就孤獨了。”“爺爺”是壹家之主。在書中,馮彪子從下到上只敬他,老廚子只誇他,二叔只敬他,卻抹不去人與人之間無形卻又隔閡的東西,只能孤獨。妳看,這個時代是多麽的無情和冷漠。
在當時的社會,人們真的很同情。“我的”房子隔壁的鄰居經常進入恍惚狀態。那是因為小團圓的媳婦生病了。既然她病了,她就應該去就醫。但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要人們相信鬼,貼傻逼的東西,真的是愚蠢可笑。小說裏小團圓的媳婦是病死的而不是病亡的。她被庸醫、封建迷信和所謂的“流浪真人”折磨得死去活來!
《呼蘭河傳》諷刺了人們的愚昧和迷信。在動蕩的年代,人的善良對很多事情似乎是無能為力的。小說開頭語氣輕松,但越讀越難過。作者在最後說,爺爺去世了,後花園的主人也不在了,壹片淒涼。這既是對親人離去的感嘆,也是對時代的悲哀。
《呼蘭河傳》是壹部悲傷的對仗,是壹部悲傷的詩,真的很值得回味。
《呼蘭河傳》優秀思想3。翻開《呼蘭河傳》,陰郁的色彩和冷靜的敘述把我們帶到了20世紀初的呼蘭城。
走進小鎮,在灰色的天空下,人們日復壹日安靜地生活著,春天過去了,秋來周而復始。唯壹傳出笑聲的地方是作者和爺爺玩耍的後院。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孤獨的。她從爺爺那裏得到了唯壹的家庭溫暖,他對作者無微不至的關懷是作者最溫暖最美好的回憶。此外,在《呼蘭河傳》中,作者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了呼蘭河人的聖湖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小城鎮的大部分人都是看客。他們無知,無情,漠視生命。
小團圓的胡夫家媳婦,“不知人恥”,“第壹天來婆家,晚飯吃了三碗”,“大漠就是這樣,眼珠子轉來轉去”...這壹切都說明這個姑娘不像是壹個謹小慎微的團圓媳婦。結果婆婆就開始教小團圓年僅十二歲的媳婦。沒想到,小團圓的媳婦“病了”。然後,“熱心”的鄰居帶來了各種偏方,請了胡仙,神跳,鬧鬼,畫畫,開水燙...壹個個嘗試之後,小團圓的媳婦終於不再抗拒,每天走來走去。她死了,最後回家了。
令人毛骨悚然的治療過程是在所有“熱心”鄰居的圍觀下完成的,人命在他們眼裏根本不算什麽!也許還不如幾塊豆腐。這是什麽吃人的規矩!這是小團圓媳婦丟半條命的規矩,這是呼蘭人守著的老祖宗留下的封建禮教和迷信。它吞噬了小團圓媳婦的生命,吞噬了千千千千萬萬呼蘭人的心。他們似乎無意識,麻木無知,自欺欺人,實在可恨可嘆!
幸運的是,我們在馮的歪嘴中看到了壹些希望。王姐去世後,他壹個人照顧兩個孩子。雖然生活艱難,但他沒有放棄。他“改去挑水,挑水,拉磨。”馮歪著嘴堅定地過著自己的生活。“雖然他常常熱淚盈眶,但只要壹看到大兒子會拉著毛驢去喝水,他那含淚的眼睛馬上就笑了。”是的,生活再苦,只要有希望,壹切都會好的。而這,我想,也是作者蕭紅的期待。
讀《呼蘭河傳4》的絕妙想法。我放假了,我開始沈迷於閱讀。這不僅僅是閱讀別人的故事,而是體驗和欣賞。
我記憶最深的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呼蘭河傳》。這本書是作者記憶中的故鄉,壹個北方小鎮的單調之美,也介紹了人民的善良與愚昧。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大文化、大內容、大厚度的生活。
翻開書,默默欣賞作者賦予小鎮的情感。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灰色的畫面,把我帶到了那個沈悶而不繁華的小鎮。在那裏,春夏秋冬,壹年四季,處處都是寂寞。沒有了色彩的絢爛和生命的活力,整個村莊籠罩在壹片愁雲慘霧之中。在這裏,因為人們的無知,災難壹個接壹個,人們在等待幸運的到來。同時也有死亡的呼聲。看完之後,我和作者是壹樣的。我不知道是同情他們還是討厭他們...
看完第壹章,有壹個場景讓我既難過又憤怒。在那個小鎮上,壹個大泥坑因此有七英尺深。淹死了豬,悶死了貓,殺死了許多家畜。人家說拆墻種樹,為什麽不填大坑?就是因為天意,這裏有大坑就要順應天意!
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漂亮的團圓媳婦,壹個可愛善良的女孩,十二歲就被賣到了別人家當童養媳。她被欺負了!婆婆的打罵,外人的誤解,只是覺得婆婆對媳婦的管教這個剛開始活潑開朗健康的少年,沒多久就匆匆死去了。讓親人難過的不是她的死,而是他們做了虧本的生意。
在舊社會,有多少人像團圓媳婦壹樣,等著被生活折磨。因為舊觀念,舊思想,我很高興現代人在知識上變得更聰明了,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好的未來,沒有男女不平等...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而孤獨的,她和她的爺爺在那個大花園裏充滿了快樂。我回想起我的童年,那是溫暖的。童年在每個人心裏,如詩如酒如畫。我們可以自由發揮,沒有煩惱和爭論。相比之下,我們是幸福的。所以我能體會到蕭紅離開香港後對家鄉的深深懷念,用自己的筆記錄她的童年。這裏沒有美麗的故事,但到處都是激動人心的故事。
《呼蘭河傳》優秀評論5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充分體現了讀書的好處。雖然書不是萬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從書中學到很多東西,學到很多東西來開闊視野。所以,我們需要多讀書。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壹下我讀《呼蘭河傳》的感受。讓我們壹起走進書的世界吧!
《呼蘭河傳》講述了蕭紅小時候生活在呼蘭河時經歷或目睹的種種事情,順便展示了呼蘭河地區的風土人情。從文章中對壹些事件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出那裏的人們很熱情,喜歡幫助別人。另外,那裏還有大泥坑,那裏有田地等等,這些都是蕭紅在書中描述的。可以說,壹個作家的所見所感,都能在她的作品中生動地勾勒出來。
在書中所有的文章中,我最喜歡的是祖父的花園,因為它充滿了美麗、歡樂和溫暖。爺爺的花園很漂亮,有蝴蝶、蜻蜓、蚱蜢等各種昆蟲,還有各種植物和蔬菜。雖然我不能親眼看到,但我已經可以通過文字想到這個花園的美景了。除了美麗的風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蕭紅爺爺的陪伴,以及他們相處時的各種開心場景,因為這些足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讓我想起了爺爺,想起了他對我的好。
不難看出,蕭紅生命中的壹個看不見的寶藏就埋藏在她爺爺的花園裏,而這個寶藏就是快樂的童年。想象壹下,如果妳在那個花園裏玩耍,妳會多麽開心啊!五顏六色的蝴蝶圍著妳飛,玩累了可以摘壹根黃瓜吃。啊,多麽美好的生活啊!可惜這個花園只存在於蕭紅的筆下,現實中並不存在,真的很可惜。
書可以記錄,可以記錄無限的內容。只要妳願意去讀它們,妳就可以知道無數的事情,感受許多不同的東西。通過讀《呼蘭河傳》,了解了壹個叫呼蘭河的小鎮和它的民俗風情,還有壹個滿是精彩爺爺的花園,收獲和感受都很豐富。以上是我對書中內容的思考。
呼蘭河傳6優秀評論。我壹開始就覺得作者的文字功底沒用。我覺得很多句子都是寫在她腦子裏的,就是第壹眼妳覺得可以措辭更好,但是回頭壹看就覺得莫名其妙的契合。也許下次看的時候會覺得沒用或者沒用。感覺就像寫到我想去的地方,經常從原來的軌跡說起另壹件事,最後回來提問才醒悟。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我奶奶去世的時候,她第壹次離開後花園,看著她家外面繁華的街道。她想:“以後我能壹個人走遠嗎?”
許多人認為她童年的苦難造就了她成年後對舊習俗和法律的新思想和反叛精神。
不知道這個觀點是不是太想當然了。大多數悲慘的童年是諾諾無自我意誌的順從。當然,我不能100%咬死她,但至少我能從她的話語中看出她放大了自己早期的苦難。眾所周知,她不喜歡她奶奶,因為她曾經捅過她。但前提是她喜歡用手戳奶奶最喜歡的夠紙,壹張不夠就要戳壹整排。所以即使之後她奶奶給她糖,給她豬腰,給她川貝吃,還縱容她把家裏倉庫裏的舊東西翻出來玩到壞掉,但還是不喜歡她。
她不是壹個容易取悅和滿足的孩子。
對爺爺的愛,更多的是因為老人對她的溺愛。街上淹死在泥坑裏的小豬和鴨子,總是被抱回來,放在黃泥裏烤著給她先吃。“不要光吃肉,包點鹽和壹些韭菜,不然容易膩。”爺爺壹直盯著她,怕她吃不飽,怕她吃飽。以至於在我不相信鴨子能吃到不掉泥坑的年紀,我明白了鴨肉比豬肉好吃,也沒那麽肥。
奶奶去世後,她天天跟著爺爺。當時他爺爺給她讀詩,從淩晨拖了很久。米粥不願意喝,就讓爺爺掰下玉米,讓廚子烤。烤的過程中,他喝了兩碗米粥,但是玉米吃了兩口就餵了大黃狗。
所以我覺得她的童年並不悲慘,也不覺得她只得到了爺爺的壹點點愛。只能說,比起她爺爺全神貫註的愛,別人對她太冷漠,太束縛了。
我甚至覺得,在文章裏,她的行為和她的言語是不壹樣的。她的文筆看起來更像壹個旁觀者,故事裏的小女孩離她很遠。小時候的她其實很天真活潑,也因為天生的聰明,敏銳的察覺到了爺爺對自己的愛,提出了很多要求。那些感受,似乎更像是我臨終時的回顧性感受,因為爺爺去世後的反思和轉變。
她的話無數次提到“苦”和“悲”,我就無知地武斷說她不苦。但我不認為她的痛苦來自於童年生活,更多的是來自於她天生的敏感——所以她對那個時代的痛苦有著更深刻的感知。
她看到的是小笠原節河燈結束時的淒涼。在熱鬧的院子裏,她看到的是人群喧囂過後的寂靜。第壹次面對車水馬龍的街道,她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壹個人走得更遠。牙牙學語的舞臺,唱的很差的戲文,很想問,又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我曾經寫過壹段話:“小城的女老師,總是提心吊膽,厭倦了家鄉的生活,決心趕早班火車,去壹個寒冷無邊、無人認識她的北方城市重新生活。”車廂裏的壹個零星乘客壹直在堅持不懈地和她說話。我不知道怎麽拒絕,但她絞盡腦汁也無法拒絕,突然絕望了。這個乘客的存在讓她意識到陌生的城市毫無意義,懦弱和善良永遠禁錮著她的自由。"
這段話九分適應蕭紅。為什麽是九分?因為她有點叛逆。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天,她其實很想逃離。她想離開香港去新加坡,不僅因為她害怕香港受到戰爭的影響,還因為她在香港非常孤獨。她不願意期望去新加坡重新開始。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愛麗絲的故事,就是頻率和其他鯨魚不壹樣的灰鯨。這是我的回答。我想,即使她去了新加坡,她也不會自由,因為生活在那個時代,自由對她來說早就被禁錮了,沒有人傾聽她的悲傷。
關於重逢少女,那是另壹個故事,壹個邪靈狂歡的故事,不過我暫時不想說,太困了。至於她的愛情,我不想說男人出現在這樣的故事裏意義不大。有些人生來就是悲傷孤獨的!
《呼蘭河傳7》的優秀評論沒有打五星是因為這本書讀起來相當沈重。再說說文采。幾乎沒有。因為作者用的詞特別樸實無華,就是像聊天聊天壹樣,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所見所聞所感。文字真的很平淡,沒有任何的修飾,也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看了就是覺得特別難過。充滿諷刺和拷問,讓人的內心特別震撼。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但是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壹些場景,壹些社交場合。比如文中描述的迷信場景。我們小時候也遇到過壹些封建迷信。比如壹個小孩生病了,妳覺得他身上有小孩嗎?那麽補救的辦法就是在床下豎壹個雞蛋。總之,我聽說了壹些事。
但也沒有作者描述的那麽恐怖,因為它把人活活打死了。這太殘忍了。這篇文章裏的小團圓媳婦真的很讓人擔心。壹個活潑開朗活潑的小女孩,12歲,花樣年華。卻不幸成了童養媳。然後開始了她悲慘的命運。我不想重復,但我感到無助的悲痛。作為壹個看客,我覺得很殘酷,很無力。然後我不得不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這麽壹個恐怖,可怕,愚昧無知的社會裏。看到這樣的文章,會讓妳難過,也會特別歡喜。文中提到的兩個人感覺很溫暖,壹個是作者筆下的爺爺,壹個是正在磨礪的馮彪子。
作者沒有刻意刻畫任何壹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而是在日常瑣事的壹次簡短交流中揭示了這個人物的特點。在這樣黑暗的社會裏,還有這樣溫暖的人。只是這份溫暖在整體的冷漠與無知中顯得尤為微不足道。文章中有壹段對壹片火燒雲的描寫,應該算是整篇文章中比較出彩的描寫了。然後跟著作者去感受她童真的童年生活,也是令人回味和難忘的。後面的文筆,開始顯得有點刺。尤其是對於女性悲慘命運的敘述,我想女性讀者看完之後會有更多的感觸。性別平等,或者說促進人權,仍然是我們社會的壹個發展過程。但也比以前的社會進步很多。所以,看了這麽壹本厚重的書,就不要沈溺於這種無奈的情緒中。還是得反思壹下現在的現實生活。如果可以,就不要做壹個冷漠的人。如果可以,我們應該做壹個自尊自強的人。只要可以,就要學習,成長,進步,擺脫落後和愚昧。任何時代都很難活下去,但我們總有活下去的責任和義務,然後才有夢想和存在的意義。所以,努力生活吧,就像妳從未被傷害過壹樣。
讀《呼蘭河傳》的絕佳感想8我已經很久沒有完整的讀過壹本書了,壹本不功利,純粹為了讀書的書。
越長大,離文學越遠。我記不住,也學不會那種獨特的看世界的好奇心和眼光。
想起之前看《蘇菲的世界》,雖然只看了幾章,但我確實有壹種仿佛當頭壹棒,大夢初醒的驚艷感覺。它說,當我們長大了,學會了如何恰當地說話,成熟地思考,就意味著我們早已習慣了這個世界,就意味著我們不再好奇,不再想當然。用書中的話說,這是壹件憾事。
當時看完之後,感覺是壹種覺醒,但又有些遙不可及。現在看了《呼蘭河傳》,有所感悟卻又覺得心酸。
書中對植物、氣象、細節物體等等的描述,要麽讓我耳目壹新,要麽讓我壹頭霧水。因為我不用用好奇又小心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不知道黃瓜是怎麽長在藤蔓上的,藤蔓是怎麽延伸的,有什麽形態;我不會想到書中描寫的六月的黑天,七月的紅天,八月的空天;原來下雨的時候樹頂會冒出煙,冬天大地會凍裂。
遠離真實的文學,那些描寫,那些優美動人的文字,是看不到的。能創造美的修辭,在我眼裏,只能是壹種幼稚的寫法,小心眼。用那麽多東西來配色,看到“金太陽,雪白月亮”讓我覺得好,只能讓我害怕。
方言很有意思,不能拋棄。學古文之前,我慶幸自己是南方人,現在讀了《呼蘭河》更是如此。方言是壹種幽默、親切、貼切的東西。
最後,感嘆蕭紅真的好厲害。以前看到這個名字,只會想到後人給的封號和傳言。在我真正靜下心來讀她之後,我只覺得她是我真正應該讀的壹本書。
《呼蘭河傳》優秀評論9這個假期,我看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壹開始只覺得它直白的描述了作者的家鄉,甚至覺得有點瑣碎。靜下心來反復品嘗,才發現裏面的特別之處。
帶著作者小時候的身影,我跟隨他走進了呼蘭河,壹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東北封建落後的小鎮。那個小鎮沒有色彩,那裏的人也沒有色彩。他們活著是為了活著,有時甚至活著是為了死去。
在我看來,那裏的“大典”很新,很可笑,但這是代代相傳的封建習俗,過去從來沒有人想改變。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驅使下,人們做了很多自以為是,極其殘忍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重聚媳婦的悲慘遭遇。12本該是壹個健康活潑無憂無慮的年紀,她卻過早地嘗到了人世的悲涼。小小年紀就被賣做童養媳,失去家人的關愛,已經夠可憐的了。她要努力工作,忍受婆家的無理打罵,甚至以“治病”為由遭受可怕的非人折磨。這不是壹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呼蘭河的問題。壹群對自己生死不感興趣的人,能被別人的生死感動嗎?我想,害死團圓媳婦的,是所有呼蘭河人的被動,愚昧,無知的態度!
封建迷信的恐怖,麻木不仁,“順其自然”,“不反抗”是對後人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