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我的妻子王從來不吃藥,連藥味都沒有。乙醜之秋,得黃疽之證。開了幾種湯藥讓藥吃好,而且是強迫吃的。吞下去的時候是吐啊吐,藥全吐出來了。朋友張說可以配湯鮮麥苗。用1取新鮮麥苗,加入滑石粉15g。服用後病情緩解,服用1後痊愈。
——《我渴望參與西部》卷二
[辯證公式]
1,熱證
沈雁南:濕熱是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主要病因,所以治療以清濕熱為主,解毒為輔。尹田白貝湯是臨床常用藥。
茵陳30克,田基黃30克,白茅根30克,車前子30克,虎杖15克。
若證屬熱重於濕,熱毒過盛,加十大功勞、板藍根各15g,大黃9g,黃芩9g;若濕重於熱,則加半邊蓮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若脅痛明顯,加川楝子6克,郁金1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當代名醫臨床精要:肝炎肝硬化圖冊》
陳國恩:自擬陳印退黃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茵陳蒿1250g梔子10g大黃10g五倍子草10g紅花10g白茅根50g柴胡10g茯苓30g。
根據臨床經驗,陳印多吃沒有壞處,而且療效確切,轉黃快,需要大劑量服用。每劑成人不得少於65,438+0,000克,兒童不得少於65,438+0,000克。
——吉林省名老中醫經驗選
張琦:治療重型肝炎,又稱重型肝炎,黃疸逐漸加深,體熱,意識障礙,嗜睡初期嗜睡,繼而躁動,譫妄,狂躁,最後昏迷或半昏迷,舌紅,苔黃燥,腹脹,或腹水,小便短赤,色黃,脈滑或細。
茵陳50 ~ 100克、金銀花15克、當歸50克、敗醬草25克、大黃50克、茯苓15克、白術20克、郁金20克、甘草15克、丹參25克。
——《當代名醫臨床精要:肝炎肝硬化圖冊》
劉學文:用清肝李荒湯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50例,療效良好。90%黃疸在半個月內恢復正常,100%其他癥狀如飲食差、厭油、腹脹、惡心等在壹個月內消失,74%肝臟縮小至正常,轉氨酶降至正常。
廣金錢草50克茵陳50克板藍根50克黃芩25克車前草20克芒硝15克(口服)枳殼20克木香15克焦三仙各15克柴胡15克煎劑,1劑量每日。
有發熱、大便幹結癥狀者,去木香,增黃10g;濕重嘔吐惡心,苔白膩,脈緩者,去芒硝加半夏15g,藿香15g。食欲不佳、腹脹者,可加砂仁15g、陳皮15g、香附15g;持續肝脾腫大者加鱉甲50克、丹參25克;轉氨酶高但未下降者,加五味子50克。
——《壹千個奇妙的食譜》第壹卷
錢鈞:治黃疸,吃了東西就頭暈,心裏郁悶。
苦參60克(研末)龍膽草30克(碾碎)牛膽汁30克。
入蜜,藥丸大如梧桐樹。每次服50粒,下空心生姜甘草湯。
——《經驗方匯編》
陳付爭:視小兒黃疸為金。
取山中薏苡仁根,洗凈透,湯煎,取之自愈。
——《幼兒融入社會》第4卷
2.真實的證據
張仲景:茵陳蒿湯用於治療谷物壞疽寒熱,導致頭暈目眩,心緒不寧,久則發黃。
茵陳蒿18g梔子14g大黃6g。
服三味,先將茵陳加水2000毫升煮沸,減1200毫升,取二味,煮沸600毫升,去我,分三次不同溫度服。尿要利,尿如皂角汁,色紅。經過壹夜的腹虧,黃從小就去了。
-《金匱要略》
塗金成: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發熱頭痛,惡心惡油,食欲不振,口渴,口苦,咽幹,胃嘈雜,全身皮膚及眼睛輕度黃染,皮膚瘙癢,時有粘汗,小便灼熱,大便幹燥或淡灰,舌苔黃,質地絳紅,脈數滑。用清肝解毒湯加減。
嫩艾草30克,焦梔子9克,鮮茅根30克,敗醬草30克,金銀花30克,板藍根15克,連翹12克,淫羊藿梗12克,酒和大黃9克。
如果內容不好,加9克可樂神曲;大便幹燥,加瓜蔞30克;胸腹悶者,加川芎9克,枳殼9克。
——北京老中醫經驗選(二)
趙學敏:加味呂範丸用於治療男女黃疸。
皂礬240克(面粉500克作餅,加皂礬,大火煨,以焦為度)。蒼術、厚樸(姜汁炒)、陳皮、甘草各240克,去掉川椒300克。
最上面是末,大棗1.5斤煮熟,去皮去核,核桃1.5斤去殼,壹起搗碎,丸子,桐子大小。每次服70 ~ 80粒,溫酒吞服。剛開始覺得藥很甜,但是壹吃就覺得藥很臭。120克大劑量的藥可以治好壹個人。
——《坦尼婭內部匯編》第壹卷
萬倩齋:黃疸怪方,治陽黃,屬濕熱證。
滿天星(連根洗凈)約半盅,搗碎,與豬肉(瘦人)120g同煮,配湯或肉吃,壹兩次痊愈。
——《守時新版》
萬倩齋:黃病奇方,治肝膽之熱,使人面色發黃,直至包金,久而久之,腰足無力,行動倦怠。
桃和竹根要切好洗凈(不管多少)。先用酒送服兩三次,再用精肉送服兩三次,即愈,每次30 ~ 60克。
——《守時新版》
青浦君:治黃疸。
紅棗1000克,水煮去皮去核,雞胗10片烤制,皂礬30克,* * *為末。2味在1碗米醋中煎,然後細磨,用棗肉做成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服30粒,用黃酒送服。
——《壽卞氏》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