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洲教授說,陰虛火旺體質的人,表現為舌紅少苔、口鼻幹燥、手腳發熱、頭暈、心慌、失眠,這類人的癥狀在幹熱的夏季容易加重。
推薦藥茶:村東15g,梔子10g,沙參10g。
加減:上火、咽痛者,宜加梔子,加射幹、板藍根;小便黃、小便不利者,宜用白茅根、竹葉;頭暈者應給菊花;口舌生瘡者,宜用蓮子心、金銀花;而睡眠不好的要給苦丁茶。鄭少舟教授在這裏特別指出,苦丁茶具有清心降火、安神降血脂的作用,並能對抗茶堿的興奮作用。壹般來說,睡眠不好的人不宜喝茶。如果他們特別喜歡喝茶,可以在茶裏加苦丁茶。
2.肝陽上亢:建議平肝潛陽。
這類人常有頭暈、耳鳴、煩躁、高血壓、面色潮紅、失眠、多夢、口苦、口幹等癥狀,持續高溫天氣可加重。
推薦藥茶:杭菊花10g,天麻3g,鉤藤10g。
加減:視物模糊或便秘者加決明子,高血脂肥胖者去菊花,加澤瀉、生山楂,頭暈目赤者加槐花。鄭教授認為,大多數人習慣在泡茶時加入壹些枸杞。陰虛肝陽上亢者,冬、春、秋均可,夏季不宜久服。
3.痰濕濕熱型:建議化痰祛濕。
這種體質的人表現為舌苔厚膩,頭暈胸悶,食欲不振,在高溫多雨的氣候下癥狀往往加重。
推薦藥茶:10g,天竺黃12g,厚樸10g。
加減:頭暈嚴重者加菖蒲,全身惡心者去茵陳,加藿香、佩蘭,反復尿路感染者去厚樸,加車前草、淡竹葉,便秘者加黃疸。若長期濕熱不散,可加薏苡仁、澤瀉。鄭教授說,這類藥物大多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環。使用時,可在砂鍋中加入1500ml水,略煎,取汁,棄渣,將汁倒入杯中,加入適量冰糖分幾次服用。
4.氣虛血瘀型:建議益氣解郁。
這類人的癥狀是身體虛弱,食欲不振,舌體肥大有齒痕,舌質暗沈。出汗過多,津液流失時,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癥狀加重。
推薦藥茶:當歸15g,黃芪15g,麥冬15g。
加減:頭暈嚴重者加葛根。該藥可選擇性改善心腦血管微循環,可長期服用。心前區疼痛、舌苔紫的患者加用赤芍,既能涼血解郁,又能清熱解毒。
鄭少舟教授最後強調,在中國古代,茶和藥是密不可分的。《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除之”。原來喝茶的方法是把茶葉放在壺裏煎,和我們現在的煎法差不多。到了宋代,隨著文人品茶現象的流行,炒茶法轉變為現在的直接把茶碗壹扔,沖進開水的制茶法。所以以上藥茶可以用開水沖泡,或微煎,或磨成粗面,用濾紙包好,泡在杯子裏。飲用時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少量冰糖調味。如果分不清自己的體質,最好去醫院找個有經驗的中醫把脈,開個治療茶方子,根據自己的體質喝,會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