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功效應用
石菖蒲味辛,性溫。心經和胃經。
功效可祛濕、開胃、開竅、化痰、醒神、益智。這是喚醒心智的重要藥物。
常用於治療健忘、嗜睡、昏迷、癲狂、癲癇、中風失語癥、氣滯耳聾等。
名著摘要:
經典:“治風寒濕痹,咳出之氣,舒毛孔,養五臟,通九竅,清耳目,發聲音,聰目明目,不忘,不惑,延年益壽。”
《本草自新》:“苦溫,香散,樂,益九竅,清耳目,發聲音,除濕祛風,祛痰消食,開胃解口痢。”
《重慶堂隨筆》:“石菖蒲是安神、寧心、益腦的良藥。清解藥,滌痰除穢,保衛宮城;滋補藥,以散心結,通神明。”
《虞書藥解》:“辛列通絡,疏通隧道,除神惑,除心痹,祛濕通絡,治耳聾耳聾,治心痛,止崩漏下,半產,散癰,腫痛,疥瘡,痔瘡,瘺管。”
第二,兼容性和應用
1.可用於濕濁引起的精神錯亂、健忘、耳鳴等癥。石菖蒲氣味芳香,不僅有醒神開竅的作用,還有祛濕化痰、除穢的功效。治濕濁神誌不清,常與玉瑾、半夏等藥同用。
若治發熱,常以鮮石菖蒲與川貝母、連翹、牛黃至寶丹等藥同用,清心瀉火。痰火盛者,可加用天竺黃、玉瑾、朱莉等藥。
如果治療濕熱證,癥狀不是很熱,神誌遲鈍單純,表情淡漠,時間不清,咽喉多痰,舌苔白厚膩。如果不是菖蒲,那就不行,經常會和玉瑾、炒梔子、竹瀝、姜汁、連翹等壹起用。,即菖蒲玉瑾湯。如果痰濕過多,可用蘇合香丸“溫補”;若痰熱,宜配鮑丹“清涼”。這個證壹定要痰清,機開,心神漸漸平息。
治痰瘀互結、神誌不清、胸膈充血,仲景瀉心湯可與黃芩、半夏、黃連、厚樸、諸如配伍,即王孟英長陽瀉心湯。
治健忘、耳鳴耳聾,常與遠誌、茯苓、龍牙同用,即安神支釘丸。若配龜板、龍骨、遠誌,則為孔聖丸中之丸。
若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之證,甚至悲傷、健忘、晚戲、晚發、頭暈等,常與人參、茯苓、遠誌同用,即支釘小丸,又叫開心散。有養心安神的作用。
王炳恒說:“石菖蒲是舒緩,提神,愉快,有益於心靈。”
2.用於胸腹脹滿、鼻塞、濕阻、氣滯或疼痛。本品可單用,常與吳茱萸、香附同用。
3.用於梅核氣,多因情誌抑郁、痰氣阻滯所致。石菖蒲不僅治痰,而且益氣,所以比較適合。常與半夏厚樸湯等方劑配伍,可提高療效。
石菖蒲還有祛痰作用,用於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可明顯減少痰量。
此外,石菖蒲還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跌打損傷、壞疽、癬癥等。,內服外用均有壹定療效。
《集積仙方》:“陰、汗、濕、癢方:石菖蒲、蛇床子等。都分到頭了。每天擦兩三次。”
《婦方》:“紅白排下:石菖蒲、補骨脂等量煎成末。每次兩元,可與酒浸菖蒲同服,每日壹次。”
三。用法用量
石菖蒲可煎服、丸散或外用。湯劑的常用劑量是幾克到十幾克;生鮮產品翻倍。
今天,這裏有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也叫菖蒲。它的作用不明確,應用時壹定要區分清楚,不要用錯。此外,還有壹種比較高大的植物菖蒲,又稱白菖蒲。雖然功效和菖蒲差不多,但還是用菖蒲比較好。
黃元禦說,“最好離開這塊石頭。四川正宗,萊陽也有。”
王昂彥道:“根細而密,壹寸九結好。去皮略炒。”
第四,註意力的應用
石菖蒲氣味芳香,有啟發作用,陰虛陽亢、易怒、多汗、咳嗽、吐血、精滑者慎用。
李曰:“多用或單用,亦耗氣血。”
《日本草藥》:“忌焦糖羊肉。不要犯鐵,讓人吐槽。”
《醫學引論》:“勞累精疲者禁之。”
——中醫實用筆記:21.5.25 #中醫實用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