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腳踝尖端開始出現酸痛不適,然後是持續性鈍痛。規律是活動開始時疼痛加重,活動結束後疼痛減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樓梯、蹲著站著、負重行走、用力踢球等。),每當股四頭肌收縮時,腳踝尖端就會有疼痛感。病情嚴重的患者,走路時腳踝尖端也有疼痛感。患者感到膝蓋無力,走路容易疲勞,導致肩膀不能挑,手不能擡,也不能提重物行走。脂肪尖端有明顯壓痛。觸摸時,可以感覺到腘繩肌附著處有腫脹和鈍性改變。有些病人能感覺到增生骨刺的尖端。做伸膝阻力試驗和半蹲試驗時,腳踝尖端有痛感。無論是慢性還是急性腘窩肌肉損傷,主要表現為下蹲或起身時,或上樓、爬山時腘窩疼痛。其性質可以是間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續性的。慢性損傷多為鈍痛,急性損傷為劇烈或更劇烈的撕裂痛或拖痛。
檢查方法:
平躺在床上(如果雙腿伸直坐在床上,腿壹定要伸直,否則什麽感覺都沒有),雙手對準膝蓋,握住,確保膝蓋不能前後移動,然後大腿用力。如果感覺到明顯的疼痛,說明膝蓋軟組織損傷。如果疼痛劇烈,說明軟組織老化。
形成原因:
由於人體骨骼的結構特點,腿部彎曲時膝蓋內的軟組織緊密接觸,潤滑液不能很好地保護膝蓋,造成膝蓋長期硬摩擦,導致軟組織老化。爬山、騎自行車、爬樓梯等。,長時間屈膝會導致軟組織老化。
治療:
服用阿司匹林來緩解疼痛和炎癥。
2.如果半月板撕裂在x光片上有所反映,則需要手術治療,即關節鏡手術治療,包括插入不銹鋼管,用吸引器將撕裂的軟骨片吸出。這種流行的新手術方法可以在術後壹周內恢復人的運動能力。
3.除了理療,中藥還可以外敷,按摩。
4.恢復措施:雙腿伸直坐在床上,保持雙腿伸直。用力提起,重復100次。立正!不是兩條腿同時,而是分開。這種方法的原因和作用:腿伸直時,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距離最大,軟組織之間可以創造壹定的空間。腿是用力擡起來的,其本質是肌肉力量,所以可以在膝蓋的軟組織間隙中放入潤滑液壓,給軟組織補充營養,可以長期加強軟組織的耐磨性。
運動、爬山與膝關節損傷的關系;
很多zn型強人身體素質壹般[我就是這種:]],但是憑借著堅強的意誌,所謂的堅強意誌,壹直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建議他們鍛煉。有的女生怕腿長,或者說沒時間,或者振振有詞的說體力和爬山不壹樣。我不能跑。妳認為我爬山沒那麽快嗎?結果很明顯,就是壹個全身摔倒的關節損傷。所以我現在更註重平時的鍛煉,尤其是大腿前側肌肉的耐力和力量的鍛煉。有什麽用?用途不是讓妳爬更遠的山,而是即使下山也能保持體力。許多傷害發生在人們身體虛弱的時候。我見過許多人爬山。上去的時候精力充沛,下去的時候壹個個拖著腿(我以前也是這樣)。大腿累了,走路的時候會不自覺的鎖關節。鎖關節就是把腿伸直,可以減輕大腿負擔,暫時放松肌肉,但容易造成膝蓋勞損、膝蓋沖擊傷、腳踝勞損、腳踝扭傷、腰肌勞損。
論負重訓練的幾個原則:
1,因人而異:要達到訓練的目的,並不是絕對的負荷越大,旅途越艱辛,效果越好。理論上有壹種說法,負體重不超過個人體重的1/3,但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調整,最好找壹個合適的體重。
2、循序漸進:避免負荷突然增加,身體的適應機制逐步完成,禁止前幾次達到滿負荷。
3.區別對待:根據不同的線路安排和天氣情況調整負權重。壹般在極熱季節,或者特別難走的航線,重量要相對減少。
4.科學訓練:要達到有效的訓練效果,可以通過測量身體的壹些生理數據來了解拉伸前後的變化,並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科學地提高個人能力。
5、裝備技能:負重較大時,應選擇系統較好的背包,避免對肩、腰、背等部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學習打包的技巧,比如上山時重心要略高,下山時重心要低。在需要以特殊姿勢通過的路段上註意重心的平穩移動。等壹下。
最重要的是預防:【首先記得平時補鈣】
1.訓練前的熱身活動壹定要充分,不要直接做太多運動。當妳疲勞或缺乏精力時,受傷是最常見的。
2.跑步時註意跑步姿勢,不要單腳壹側著地;
3.註意使用大腿肌肉群,避免腳對膝蓋的直接沖擊;
4.當出現膝關節不適癥狀時,適當減少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劇烈跑步、跳躍和負重運動;
5.平時註意膝蓋保暖,尤其是夏天,不要貪涼;
6.運動後熱敷腿部肌肉;
7.負重時避免膝蓋撞擊,尤其是下坡時;
8.肌肉發達可以在壹定情況下緩解對膝蓋的壓力,將對膝蓋的傷害降到最低。平時多做腿部肌肉鍛煉,盡量減少對膝蓋的耐受力。有意識地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和交叉韌帶的鍛煉,加強股四頭肌和大腿的肌肉力量(例如負重深蹲),結合肌肉拉伸、步行、騎馬或貼墻練習等方法,為髕骨在股骨端窩的順利移動做鋪墊。這次去玉竹感覺比較輕松。
9.攀爬前,雙手手指摩擦膝蓋下緣,促進夜間對膝蓋的保護;
10.拉伸拉長的腘繩肌和髕股關節,有利於減少膝蓋受傷的機會。
建議認真對待爬山的人,在不去爬山的日子裏,多註意自己的腳,多做運動。拋開作為訓練的負重訓練,很多強壯的人在極度疲勞的時候都體驗過某種快樂。而且會上癮。
對此,我只有壹句簡單的話——簡單的快樂,加上壹點點的自我保養,就像壹輛好的吉普車,開了幾英裏就會拋錨,保養得好的話,可以開到天邊。當犀牛再次外出狂奔時,不必盲目追求負體重和速度,好好呵護膝蓋,這是繼續玩耍的資本。有兩件事妳壹定不要忘記:護膝!跑步機!
山野大有可為。睜開眼睛,找到自己的樂趣。人生前面還有很多風景!
負重提踵(踮腳)主要鍛煉小腿的比目魚肌,不是膝蓋,不能練。當lift heel放下時,大腿肌肉收緊,也練習使大腿肌肉拉伸變長。每個登山訓練計劃中都有。
膝蓋是個麻煩的地方。
膝蓋可能是要求最高的關節,因為它經常承受人的整個重量,而且由於它的運動範圍很大,所以它的結構使它在受到沖擊時比髖關節和踝關節更容易受傷。更大的問題是,膝蓋受傷是因為軟骨、半月板等不易再生的組織受傷或受損。與肌肉不同,這些組織可以快速生長。幫助軟骨生長包括大量食用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鹽,不是鈣),大量食用效果有限。這些組織可以被認為在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是不可再生的。我的壹個朋友年輕的時候不註意踢球,後來爬山。最後他基本把膝蓋軟骨磨破了。我才三十多歲,做不了自己喜歡的運動。我只能期待膝關節置換手術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要小心膝蓋,如果要長時間用膝蓋鍛煉的話。不幸的是,許多人意識到這壹點時已經太晚了。
妳說的有針對性的肌肉鍛煉確實有幫助,但效果只是“幫助”。即使妳練習正確,結果也遠沒有*防*。其實,喜歡背大背包自虐的人,很容易在幾天內突破自己精心維護的膝蓋的承受力,落下多年未愈的病根。
膝蓋的問題很多,從聽到和讀到的各種案例來看差異很大。我無法具體回答妳的問題,是什麽原因,怎麽辦。我只能建議壹般找個好點的醫生(現在的醫生讓我感覺就是坐在那讓我買他們想賣的藥);量力而行——如果背壹個1/4以上重的包下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如果超過1/3,就要考慮如何減少影響,使用登山杖。松軟的土地、礫石斜坡和雪地都是對膝蓋友好的;
其實上下山的時候,登山杖對保護膝蓋是有好處的,尤其是負重和膝蓋有問題的時候;
減少運動中膝蓋的損耗。有時候出去認真玩是沒辦法磨破膝蓋的,但是運動的時候磨破代價太大;做壹些有助於保護膝蓋的運動,壹些鍛煉肌肉力量和對稱性,壹些拉伸。
註意妳的膝蓋
有的人走路的時候感覺壹條腿的膝關節很無力。平時走路沒毛病,但是上下斜坡,或者上下樓梯的時候,會感覺膝蓋有“哢噠”的聲音,坐久了也會站起來,有時候還會疼。當患腿半蹲時,疼痛會更劇烈。這些癥狀看似是衰老的壹種,但很多年輕人都會有。有些不運動的人,往往因為癥狀較輕而不重視。還有人會認為是缺鈣、骨質疏松、骨質增生或者關節炎。其實這可能是髕骨軟骨軟化癥。通過調查發現,髕骨軟骨軟化癥的患病率為36.2%,尤其是30-40歲的女性,發病率高達50%。而且如果不進行早期的治療和控制,還會引起進壹步的退行性疾病。
髕骨軟化癥中醫稱為“髕骨勞損”。由於髕骨後表面多為軟骨結構,與股骨髁、髁間窩形成髕股關節。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放松時,髕骨下部輕輕接觸股骨髁間窩;膝關節屈曲至90°時,髕骨上部接觸髁間窩;當膝關節完全屈曲時,髕骨的整個關節面靠近髁間窩。膝關節在長期的屈伸運動中,髕骨和大腿反復摩擦碰撞,造成軟骨面的磨損,從而導致此病。時間長了會造成擦傷損傷,如行動不便、退化、跛行、殘疾等。如果用手按壓膝關節前的髕骨,往往會感到特別的鈍痛和摩擦。這種病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如田徑、登山、舞蹈等。
髕骨軟骨軟化癥發病緩慢。起初,它感到膝蓋隱隱作痛和疲勞。後來疲勞後髕骨周圍疼痛加重,上下樓梯困難。嚴重時影響行走。病理上病變首先引起或淺表軟骨細胞壞死,破壞軟骨吸收滑液中營養物質的功能,但早期X線檢查無明顯變化。由於軟骨失去彈性,鄰近髕骨的骨膜繼發慢性炎癥,髕骨周圍會發生水腫、血管擴張、增生,導致髕骨軟化。如果病情繼續發展,髕骨還會發生開裂、脫皮等壹系列退行性改變。x線片還能反映關節狹窄、髕骨關節面粗糙、髕骨邊緣骨質增生、髕股關節間隙變窄等現象。
髕骨本身沒有血液和淋巴供應,所以損傷後恢復非常緩慢,會給治療帶來困難。早期出現膝關節疼痛或腫脹,負重時應盡量避免膝關節屈伸活動,以免髕骨關節過度摩擦,加重癥狀。要註意休息,然後做壹些適當的運動,主要是靠膝蓋的靜態收縮或者直腿對著重物舉,來維持大腿前側肌肉的緊張。如果髕骨周圍的脂肪墊或軟組織出現反應性炎癥增厚或痙攣,理療、中藥熱敷或按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關於中藥的治療,以下僅供參考,詳細內容請遵醫囑。
中藥口服
取丁香60克、木香60克、血竭60克、兒茶60克、熟大黃60克、紅花60克、牡丹皮30克、甘草20克,研成細粉,煉蜜為丸,每日早晚各服黃酒10克。本方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中成藥小活絡丹,可口服,每次3克,早晚各1次。具有溫涼散結、活血通絡的功效。
中醫外治法
取羌活、白芷、當歸、阿莎麗、芫花、白芍、吳茱萸、肉桂,加入適量蔥。先將前八味藥共研細末,每次取末適量,蔥適量,搗爛混勻,醋炒,布包好熨患處,每日1次。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
取當歸60克,乳香60克,血竭65,438+05克,兒茶60克,羌活65,438+05克,白芷30克,丹皮30克,骨碎補90克,紅花60克,延胡索60克,防風60克。將藥研成細末與凡士林調成糊狀,每日敷於患處。具有消腫散瘀、舒筋止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
1.患者取坐位,從患側大腿至膝關節,保持數次。先放松肌肉,然後在痛處使用按摩手法,由輕到重,最後采取輕按摩手法,慢慢按摩3到5分鐘,直到關節不發熱為止。
2.點擊患肢的雪海、陽陵泉、陰陵泉、委中、委陽、合陽、金城、成山。
3.操作者壹手托住患膝中心,手指分別托住膝關節的內側和外側間隙,另壹手托住腳踝慢慢伸直患肢。
4.屈曲患肢,使腳跟盡量靠近臀部,然後伸直3 ~ 5次。
以上按摩後,可解除肌肉痙攣,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有消腫止痛、解除肌腱粘連、肌肉萎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