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股骨頭鉆孔減壓植骨:通過髖關節外側切口在股骨頸和股骨頭內鉆幾個小隧道,降低股骨頭內壓力。適用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股骨頭形態完整,無軟骨下骨塌陷。術後3個月避免負重,部分患者術後可獲得壹定程度的癥狀緩解,但中長期效果不佳,股骨頭仍可塌陷變形。
3.帶血管蒂遊離腓骨移植:是指將小腿外側的腓骨連同其優勢血管壹起切斷,通過股骨頭頸部的隧道植入腓骨,吻合血管提供血供。適用於年輕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股骨頭塌陷可以避免壹段時間,但缺點是增加了下肢創傷,且手術創傷較大,不能完全避免股骨頭塌陷變形。
4.經轉子旋轉截骨術:股骨頸從其基部完全中斷,旋轉截骨塊近端使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離開負重較重的區域,使相對正常的部分負重,再用鋼板螺釘固定。適用於小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缺點是截骨處有不愈合的風險,術後2-3個月無負荷,不能完全避免壞死區塌陷。
5、髖關節融合術:指完全切除髖關節內的軟骨,骨與骨融合在壹起,用鋼板和螺釘固定。由於術後髖關節功能喪失大,有骨不連的風險,現在很少使用。
6.鉭金屬棒植入術:將特制的鉭金屬棒植入體通過股骨頸植入股骨頭內,支撐即將塌陷的股骨頭,適用於股骨頭外形較好的患者。幾個月到幾年就可以獲得相對完整的股骨頭外觀。缺點是價格昂貴,無法避免股骨頭塌陷,增加了後續手術的難度。
7.全髖關節置換: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好,術後完全緩解,髖關節功能良好,已成為臨床治療股骨頭壞死的主要方法。手術技術成熟,效果肯定,成功率高,是臨床治療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