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種非手術治療腰痛和腿痛的方法,從簡單的臥床休息到使用昂貴的牽引設備。所有這些治療都報告了令人興奮的治愈率,但不幸的是,其中大多數都沒有經過科學論證。(Campbell)其目的是加速椎間盤突出部分和受刺激神經根的炎性水腫消退,從而減輕或解除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①年輕、首次發作、病程短;②休息後癥狀可自行緩解者;③X線檢查顯示無椎管狹窄。
(1)臥床休息
①急性腰痛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休息。臥床休息2天比長期臥床好。屈膝屈臀側臥,兩腿之間墊個枕頭,能明顯減輕椎間盤和神經根的壓力。(坎貝爾)
②絕對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時不要下床或坐起,臥床休息3周起腰,3個月不彎腰拿東西。
(2)藥物治療:
①可選用舒筋、止痛、鎮靜的藥物,也可應用舒筋活血的中藥制劑。(應用骨學)②用於治療腰腿綜合征的藥物種類繁多,療效也各不相同。目前在門診患者的治療中,壹般傾向於不使用強麻藥和肌松藥,尤其是慢性腰痛患者,因為藥物治療往往會產生成癮性,加重抑郁癥狀。短期口服激素可以像口服消炎藥壹樣有幫助。建議使用非甾體類藥物,可減輕疼痛和炎癥反應(如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和塞來昔布膠囊),肌肉松弛藥(如鹽酸乙哌立松片),其他如復方辣椒堿乳膏和扶他林。
(3)牽引力:
①采用骨盆牽引,牽引重量根據個體差異在7 ~ 15 kg之間,擡高床腳進行反向牽引***2周。脊椎滑脫、活動性肝炎、孕婦、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禁用。
骨盤牽引
②間歇牽引,每日兩次,每次1 ~ 2小時。
⑷理療:應慎用,運動的內容要適合患者的癥狀,而不是強迫患者進行壹系列壹成不變的活動。任何會加重疼痛的運動都應該停止。下肢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緩解背部緊張,但也可能加重下肢關節炎癥狀。這些治療的真正好處在於改善患者的姿勢和機械功能,而不是增加肌肉力量。
5.按摩推拿:具體方法很多,國內這方面從業人員很多,水平參差不齊,所以療效差別很大。需要註意的是,暴力按摩往往弊大於利。
[6]硬膜外註射激素:腰椎硬膜外註射激素明顯具有壹定的臨床趨勢。
①當患者有神經根損傷伴有椎間盤突出或側椎管狹窄時,壹次成功的經椎間孔註射可緩解下肢放射痛癥狀,即使是暫時性的;但這類患者通過手術治療神經根痛效果很好。
②穿刺治療無效的患者和根性疼痛至少12個月的患者手術效果差。
③急性下腰痛患者(小於3個月)對硬膜外皮質類固醇註射反應良好。除非有明確的再損傷導致急性椎間盤或神經根損傷,否則術後患者對硬膜外激素註射反應不佳。
④椎間入路:緩慢註射2ml倍他米松磷酸鈉(6mg/ml)。
激素硬膜外註射
⑤經椎間孔入路:0.75%利多卡因1ml,倍他米松磷酸鈉(6mg/ml)1ml,緩慢註入液體2ml。
激素硬膜外註射
⑥尾部註射:1%利多卡因3ml,倍他米松磷酸鈉(6mg/ml)3ml,無菌生理鹽水4ml,緩慢註射***10ml液體。
⑦硬膜外註射常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和2%利多卡因,每7 ~ 10天1次,3次為1個療程。間隔2 ~ 4周後,可再用壹個療程。如果無效,就不需要這個方法。如果沒有依據,也不宜隨意添加其他藥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外科療法
當非手術治療失敗時,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前,醫生必須確保正確的診斷,病人必須確認疼痛的程度和需要手術的神經損傷的情況。外科醫生和患者都應該知道,手術的目的不是為了治愈,而是為了緩解癥狀。手術既不能終止導致椎間盤突出的病理過程,也不能使腰部恢復到以前的狀態。術後仍需保持身體良好的姿勢和力學狀態,不要在脊柱屈曲時做包括彎腰、扭腰、提重物等動作。如果想延長疼痛緩解期,患者的生活方式需要做壹些永久性的調整。
⑴最適合手術的患者為腿痛或疼痛主要集中在壹側,疼痛在膝關節以下,癥狀持續6周以上,經休息、抗炎治療或硬膜外激素治療緩解者;經過至少6 ~ 8周的非手術治療,癥狀又復發到最初的嚴重程度。
⑵只有當馬尾綜合征伴有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特別是大小便功能障礙時,才必須手術摘除椎間盤,需要急診手術。在其他情況下,椎間盤切除術應該是壹個選擇性的手術。
⑶無論選擇哪種方法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都要知道,手術的目的是緩解腿痛癥狀,主要表現為腰痛的患者術後主要疼痛不壹定緩解。
⑷手術原則:以最小的創傷,徹底清除所有引起壓力的物質,少損傷脊柱的穩定結構,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康復。5.手術方式的選擇:從小到大升級。其順序為:開窗→擴大開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
微創外科是當今外科的發展方向。隨著社會活動快節奏、高效率的發展,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創傷最小,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疼痛,實現康復。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腰椎間盤微創手術使這壹願望得以實現。
1.介入治療
介入法(間接減壓法):包括射頻椎間盤切除術(IDET)、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LDD)、冷凝汽化術(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臭氧療法(O3)和各種融化核酶的方法,以及各種介入法的組合(如臭氧加融化核酶)
⑴化學溶解髓核:這種方法是在椎間盤內或硬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註射膠原酶,利用這種酶在基本不損傷神經根特性的情況下,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從而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收縮,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因為這種酶是生物制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或者局部刺激出血和粘連會再次影響神經根的功能,值得註意。
⑵臭氧、核酶等方法可以到達冷凝汽化不能到達的部位,但容易引起椎間盤大面積退變和後期椎間隙狹窄。雖然是微創經皮手術,但還是出現了椎間隙感染的情況。
⑶激光汽化髓核:原理和適應證同經皮髓核摘除術。
2.內窺鏡方法
內窺鏡方法(直接減壓方法):包括經皮腰椎間盤切除術(PLD)、顯微內窺鏡椎間盤切除術(MED)等。
(1)經皮核切開術
它們是通過椎間盤內窺鏡或特殊器械,在X線的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磨碎吸出,從而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主要適用於無側隱窩狹窄的膨出或輕度膨出患者。不適用於椎間盤遊離碎片、髓核鈣化、嚴重椎管狹窄。
⑵ MED顯微內窺鏡椎間盤切除術(也稱為半椎板切除術)。
①提高醫生操作的準確性,減少意外操作引起的並發癥的發生。如:出血過多、神經根損傷、硬膜破裂、椎間盤碎片缺失。
②門診手術。
③未從事體力勞動的患者術後1 ~ 2周恢復工作。體力勞動者手術後需要休息更長時間。
⑶ Peld經皮內窺鏡腰椎間盤切除術。
它與以前的經皮椎間盤鏡檢查有本質區別。它來源於關節鏡的原理,將傳統的開放式椎間盤切除術技術簡化為內窺鏡。手術野可在監視器上清晰顯示,配合專用手術器械,切口小,出血少,對正常組織損傷小,可直接看到硬膜囊和神經根的受壓情況,神經根完全減壓。適應癥:診斷明確、保守治療無效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包括極外側型、椎間孔型、旁中央型和中央型。禁忌癥:椎管內感染、脊柱腫瘤等。因為學習曲線的問題,最初適應癥較窄,隨著技術的逐步完善,禁忌癥逐漸變窄。移位遊離椎間盤突出、合並畸形、明顯間隙狹窄、椎管狹窄、明顯小關節增生也可成為適應證。③壹般術後3天下床,5天後出院,3周後復工。優勢:
Ⅰ.微創:局部麻醉,皮膚切開0.7cm,無氣管插管,無導尿管。
二。安全性:後外側入路,不同於後路和傳統手術入路,不穿過椎管,不擾動神經根和硬膜囊,不涉及椎管內靜脈叢出血的問題。患者處於局麻狀態,可以配合醫生的手術過程,大大避免手術的醫源性損傷。再加上內窺鏡顯微攝像系統的全程跟蹤,可以清晰地看到椎間盤,減少了誤傷。
ⅲ.快:恢復快,術後腰腿痛癥狀可立即緩解,可下床行走。當天就可以出院。
Ⅳ.治愈後復發率低;椎間盤鏡微創治療具有髓核摘除幹凈徹底、創傷小、減少傷口出血、術後粘連等問題的優點。
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單純脊柱內鏡手術可占各種椎間盤突出患者的60%。剩下的40%患者,隨著技術的提高,手術的比例也在變化。
3.開放式椎間盤手術
⑴單純腰椎間盤開窗術適用於單純椎間盤突出癥,包括膨出型、破裂型、脫出型。
⑵側隱窩多節段開窗減壓適用於老年人多節段椎間盤突出伴嚴重椎管狹窄,包括輕度椎間盤突出(通常為多節段)、黃韌帶肥厚、小關節肥大和內聚、腰椎滑脫和側方畸形。
⑶全椎板切除回植椎板成形術適用於老年全椎管狹窄癥。
4.椎間盤突出術後的修復手術
再次診斷椎間盤突出比第壹次診斷椎間盤突出困難得多。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可能與第壹種相同,但通常軸性疼痛占癥狀的比例更大。大多數復發發生在手術後相對較早的時間-大約手術後6個月。
適應癥主要是椎間盤手術後同側或對側或相鄰間隙復發,以及首次手術時定位錯誤或減壓不徹底,包括髓核遊離移位、椎體後緣骨刺、側隱窩狹窄、神經根管狹窄等。,且術後疼痛未緩解。修復方法包括:單純MED法、MED下融合法、小切口單純椎間盤切除術、小切口單側減壓椎間融合術(TLIF)、全椎板切除減壓椎間融合術(PLIF)、側入路間接減壓融合術(DLIF)。
5.椎間盤切除術和融合術Mixter和Barr首先提出腰椎融合術應與椎間盤切除術同時進行。在那之後的前20年,這種方法流行了壹段時間。最近,Frymoyer和其他學者比較了單純椎間盤切除術和聯合融合術的結果。他們認為在單純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中,額外的融合手術幾乎沒有益處。這些研究明確表明,脊柱融合術確實會增加並發癥的發生率並延遲康復。腰椎融合的適應證應不同於因坐骨神經痛而行椎間盤切除術的適應證。
6.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關於開放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已有壹些前瞻性研究和大量的回顧性綜述。由於患者選擇、治療方法、評估方法和隨訪時間及結論的不同,治療結果差異很大,有46% ~ 97%療效良好,並發癥發生率從無到超過65,438+00%,再手術率從4%到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