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主要是通過開穴來治療不同類型和病因的鼻炎。艾灸後鼻腔內白細胞明顯減少,對免疫球蛋白有雙向調節作用,能迅速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起到治療鼻炎的作用。
2鼻炎艾灸風池哪個部位:頸下、枕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舒菲:在背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側切孔為1.5英寸。
合谷:手背上,1.2掌骨之間,第二掌骨徑向中點處。
缺失:前臂橈側緣1.5寸,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旋肱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即兩只手交叉,壹只食指按在另壹只手橈骨的莖突上,指尖所指的凹陷處就是柱隙。
項英:靠近鼻子外緣的中點,在鼻唇溝裏。
口:上唇上,鼻孔外緣直下,水溝穴平。
足三裏:屈膝,小腿鼻下3寸,從脛骨前緣橫指。
3艾灸治療慢性鼻炎風寒犯肺鼻炎的主要癥狀有:鼻塞重、流涕、頭痛、惡寒、苔薄白、脈緊。
取穴:合谷穴、列確穴。
風熱鼻炎的主要癥狀有:輕重鼻塞,流涕黃稠,發熱,咽痛,舌紅,苔薄白,脈浮。
穴位:風池、大椎。
氣滯血瘀型鼻炎的主要癥狀:持續鼻塞,流涕過多且呈黏黃色或白色,鼻內腫脹堅硬,伴有濁音,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脈細或澀。
穴位:合谷、風池穴。
肺脾氣虛型鼻炎的主要癥狀是:鼻塞交替出現,或有輕有重,鼻塞較厚,受寒加重,氣短乏力,厭食頭暈,脈弱。
穴位:唐寅、舒菲、脾俞、足三裏、上興。
4過敏性鼻炎艾灸療法風寒發作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癥狀有:鼻癢、噴嚏不斷、流涕不止、質薄、嗅覺減退、頭暈、乏力、畏寒、口淡、天氣變化或感冒時癥狀加重、舌紅、苔薄白、脈緊。
穴位:項英、唐寅、舒菲、足三裏、合谷。
艾灸方法:艾條灸溫和,每穴15分鐘,穴位潮紅溫熱,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脾腎兩虛型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癥狀是:鼻癢、流涕,伴有食欲不振、腰膝酸軟、潮熱盜汗、舌淡胖、苔白、脈沈細。癥狀反復出現,時好時壞,揮之不去。
穴位:項英、舒菲、脾俞、腎俞、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