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的治療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神經水腫,解除神經壓迫,促進功能恢復。
1.目前提倡急性期盡早使用壹個療程的皮質類固醇治療,可使用地塞米松或潑尼松。如果是帶狀皰疹感染引起的,可以加用五環鳥苷等抗病毒藥物。
2.維生素B類藥物可促進神經髓鞘的恢復,如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等。
3.肌肉松弛劑,如撲爾敏丁酸,可通過降低肌肉張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來促進恢復,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和嗜睡等副作用。
4.急性期的理療和針灸、超短波透熱、紅外線照射或局部熱敷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神經水腫。強烈刺激療法(如針灸)不適合這個時期。在恢復期,大多數患者開始好轉。為了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加強肌肉收縮,此時可以做針刺、碘離子透入療法或電針。
5.康復用面部肌肉的功能訓練應盡早開始。只要受影響的面部肌肉能夠活動,就應該開始自我訓練。皺眉、擡高額頭、用力閉眼、露齒、舔嘴、吹口哨、鼓腮,每天可以做幾次,每次幾分鐘,輔以面部肌肉按摩。面部肌肉的功能訓練對縮短療程具有重要意義。
6.手術治療2年仍未恢復者,可考慮做面神經與其他神經吻合術,但療效尚不能確定,只有嚴重病例才應嘗試。面癱嚴重的患者可以整容。
7.為防止眼部並發癥,角膜因不能閉眼或眨眼而長時間暴露,容易造成眼睛感染和損傷。可以用眼貼、眼藥水、眼膏來保護。
按照上述治療,大部分患者的面癱是可以完全恢復的,只有約1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癥,特別是面部表情和動作容易看出兩側不對稱的時候。面癱恢復過程中,個別患者可出現同側面肌痙攣,需根據面肌痙攣情況進壹步治療。
護理及註意事項;
1.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發病突然,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有些患者害怕變臉,羞於見人而治療效果不好,留下後遺癥。此時應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耐心解釋和安慰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使患者情緒穩定,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提高治療效果。
2.護眼:由於眼瞼未完全閉合或無法閉合,眨眼運動和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時間暴露,容易引起眼內感染,損傷角膜。所以保護眼睛很重要,減少用眼,出門戴墨鏡保護,滴壹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以戴眼罩或者紗布塊保護。
3、局部護理:熱敷祛風:面癱側局部敷姜粉,每日1/2小時;每天用溫熱的濕毛巾敷臉2-3次,早晚自行按摩患側,力度適當,位置準確;只要受影響的側肌能活動,就能皺額頭、閉眼、吹口哨、露齒。每個動作做兩到四個八拍,每天2-3次,對防止癱瘓肌肉萎縮,促進康復非常重要。另外,面癱患者要註意不要用冷水洗臉,避免直吹,註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