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千古名方,專治補氣,氣虛體質者進補佳品。

千古名方,專治補氣,氣虛體質者進補佳品。

四君子湯,出自太平惠民和記局方子。四君子湯益氣,功效全面。後世很多健脾益氣的方子都是由此方衍生而來。不要小看裏面的四味藥。它們是幫助正氣的好東西。很多病可能無從下手,但只要有氣虛,就可以通過補氣找到突破口。

中醫歷來重視人的“正氣”,又稱“中氣”。當正氣充足時,他們就不怕任何外部的邪惡。以前有醫生對比四君子湯,說喝了這個湯如果正氣充足,邪氣進來的時候,屋子(身體)裏全是“君子”,沒有容身之地,就友好地溜走了。“正氣存內,邪不可為”就是這個道理。本方通過益氣健脾,對臟腑虛弱、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心腹脹滿、食欲不振、腸鳴泄瀉、舌淡苔薄白、脈弱等癥有較好療效。其臨床應用以辨證為基礎。

君主、大臣、助手和特使

四君子湯被稱為“健脾益氣第壹方”。雖然只有四種藥,但是比例極佳,君臣輔相結合,令人嘆為觀止。

從原方重量來看,滋補品重量較小。既然是氣虛,為什麽不用力度更大的補藥呢?《黃帝內經》記載:“氣虛者...補陽則泄陰,瀉陰則去陽。如果是這樣,他們可以用甜藥代替喝。”因為如果壹個人氣虛,通過氣血的關系,血就不夠用了。所以,如果在補氣的時候大量使用溫熱之品,可能會影響食欲,甚至胸悶。只有分量小了,才能不偏不倚,補氣不傷血。

人參是方中之王,性溫益,健脾養胃。人參是馳名中外的珍貴藥材,老少皆宜,極大地振奮了元氣,尤其是多年生野山參,藥用價值最高。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經。具有補益元氣、安神補腦、固津止渴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體虛、倦怠、健忘、頭暈、陽痿、尿頻等癥。

我用白術,味苦性溫,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功。白術性溫,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虛食少、腹脹腹瀉。四君子湯裏的白術壹般是炒白術,炒白術適合身體不是特別濕,只需要補脾的患者。如果自己做四君子湯,當病人水很濕,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時,就要用生白術,因為生白術利尿作用更大,也“益腰臍間之氣”。清代名醫陳士鐸對生白術的運用非常嫻熟。如果遇到脾腎濕重的患者,他會開大劑量的生白術,這也是他治療的壹大特色。生白術也有止汗作用。玉屏風散是著名的固表止汗方劑,用的是生白術。在婦科的應用中,炒白術用得較多。另外炒白術分為麥麩炒和土炒,其中麥麩炒的健脾作用更強,土炒的止瀉作用更好。

用甘淡茯苓,健脾滲濕。因為氣虛是脾胃功能虛弱,運化功能不足所致。脾的運輸功能不僅是將水谷的精微轉化為氣血,而且還運輸水和濕,排泄過剩。脾虛後,運化水濕的功能也減弱,所以在健脾益氣的同時,要用壹些滲透作用弱的藥物。在健脾益氣方中,使用壹些滲透性較弱的藥物,可以更有效地健脾。

從而炙甘草,益氣,中和中焦,調和諸藥。需要註意的是,當患者脾胃氣虛時,可以使用炙甘草,但如果患者同時咽喉不利,則可以改為生甘草,借助其解毒利咽的功效。四藥配伍,起到益氣健脾的作用。

氣虛體質者的藥方

氣虛體質是指由於缺乏活力而導致的呼吸微弱、臟腑功能低下的體質狀態。流感季節,有些人在同壹個辦公室特別容易感冒,有些人只是打了兩個噴嚏,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受影響。通常我們會說容易感冒的人身體太弱。其實這就是“氣虛”。早在黃帝內經《蘇文》中就有“正氣存在於內,邪不可為,邪若合,其氣必虧”的說法,也就是說,氣充足的人更容易抵禦各種病菌的入侵,而氣不足的人則會出現各種癥狀。現代人常說的亞健康狀態,也就是經常感到疲勞的人,屬於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表現多種多樣,但基本癥狀只有幾種。如果妳覺得上面描述的特征不容易記住,可以通過下面的宋公式來掌握氣虛的癥狀:“氣少,懶言,聲低而斷續,自汗怕風,運動加重,易感冒,乏力,面色蒼白,脈弱。”

壹個人如果氣不足,肺就會空虛,所以不願意說話,聲音低沈。氣虛脾虛會讓妳全身無力。即使不做重活,也會覺得渾身無力,無法產生力量,特別愛出汗,尤其是活動後。同時,由於氣虛,面部顏色為毛白,與淡白不同。蒼白的白是臉上沒有血色和蒼白的白,而毛白是裏面有綠光的白。這些都是氣虛最重要的特征。

四君子湯可以說是適合大部分氣虛的人,因為它雖然能極大地補充元氣,但性質溫和,不會虧虛。當然,如果患者感到寒冷,感冒時也不能服用四君子湯,以免收斂外寒邪,加重病情。

“四君子”還可以加水煮米粥,非常適合漫長的夏季,以減少炎熱夏季對身體的消耗。作為常規保養,最好用黨參代替人參。此粥適宜補氣,可作為男性抗疲勞的首選。當男性因氣虛而精力不足、註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時,不妨用它來彌補。女性脾虛後容易發黃乏力,老年人容易脾虛,免疫力下降。也可以嘗試服用。

參考劑量: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健康科學競賽#

  • 上一篇:怎樣可以緩解視疲勞?
  • 下一篇:鼻炎患者怎樣才能更快樂的過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