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壹直是大家所敬仰和向往的。我敢問世界上有誰不會當國王,但不是每個皇帝都做得那麽舒服。比如大家熟知的末代皇帝溥儀,他的“皇帝生活”似乎有點悲涼。
溥儀是誰?
溥儀,名字浩然,是愛新覺羅·載灃的兒子,清朝第11任皇帝。他生於1906年,死於1967年,享年61歲。按理說他活了61年,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帝王的壽命。為什麽說他的生活讓人感到悲傷?
溥儀是如何繼位的?
光緒三十四年,5438年6月至10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病重。慈禧太後在彌留之際仍想掌控國家大事。由於光緒皇帝沒有皇後,慈禧太後在中南海召集大臣討論建立預備隊的人選。大臣們認為,在這樣壹個內憂外患的時代,應該選擇年紀較大的人。慈禧太後勃然大怒,決定10立溥儀為繼承人。載灃被任命為監督,大臣們告訴光緒關於溥儀繼承王位和載灃被任命為監督。光緒得知自己的侄子繼承了皇位,非常滿意。兩天之內,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大約半個月後,溥儀在太和殿舉行繼位儀式,光緒皇帝的妻子玉龍和父親載灃為攝政王,第二年改國號宣彤。就這樣,年僅三歲的溥儀登上了清朝的皇位!
溥儀退位
然而好景不長。辛亥革命爆發於1911。在袁世凱的“勸諫”下,1912年2月,玉龍太後以太後的名義發布了《關於清帝退位的上諭》,中國也宣告了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終結,進入了。
溥儀退位後的生活
但像袁世凱這種手握全套藏書,還想著重建自己為王的人,為了名正言順,慷慨大方,還得把溥儀的生活安排好。於是,袁世凱經過壹番商議,決定讓溥儀繼續在宮中居住,並將幹慶門至神武門的邊界定為“皇城”,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用於皇城開支。可想而知,大文豪魯迅的年薪只有3500元,400萬兩白銀是多麽可怕的數字。所以當時除了不能離開皇城,溥儀在皇城的生活和退位前沒什麽區別,飯食依舊。溥儀面前至少有30道菜,每個月光吃飯就花了幾萬大洋。太後還請了老師教溥儀,帶著溥儀學滿文和古詩,甚至請了當時的大臣陳、朱壹凡、梁定芬教溥儀學中文。
溥儀的五個妻子
最重要的壹點是,當時為了延續皇族血脈,朝廷規定的婚禮制度並沒有廢除,溥儀還在民國十壹年十二月初舉行了婚禮,迎娶了婉容和舒菲文繡兩個女人。然後在1937年,溥儀對婉容的不滿達到了頂點,決定將其打入冷宮。這時,壹個親戚介紹她17歲。因為當時譚玉麟聰明博學,與溥儀相處了五年,後離奇死亡,時年22歲。譚玉林之死至今仍是壹個未解之謎。
然而好景不長。1924年,馮玉祥發動起義,將皇族徹底趕出紫禁城。後來溥儀壹家遷到天津,在當時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了滿洲國,與當時的第四任妻子李相識。李於1943年進入滿洲國“皇宮”,被溥儀所吸引。然而好景不長。1945年,溥儀在沈陽準備逃跑時,被當時的蘇聯紅軍發現,帶到蘇聯。1950年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學習,1959年2月4日被釋放並擔任政協委員。
然而,就是這樣壹個前前後後有五個妻子,並且長期與妻子生活在壹起的皇帝,竟然會不留子嗣,不免讓人產生懷疑。溥儀的身體有問題嗎?
關於溥儀不孕的兩個猜想
但根據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不難看出,正是宮女對溥儀幼時的傷害造成了身體和器官的損傷,導致了不孕不育。
當時關於不孕的原因有兩種猜想。
第壹種說法是,當時溥儀住在故宮,照顧溥儀的都是小太監和宮女。為了防止溥儀半夜溜出去,小太監們需要在溥儀的門外守夜。有壹次小太監們不願意守夜,就以服侍溥儀的名義,在溥儀的房間裏安排了幾個宮女壹起睡,但是那些宮女平時都不碰真正的“男人”,很難對溥儀有耐心。然而,年輕的溥儀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她只知道自己每天睡覺前都筋疲力盡。時間長了,溥儀的身體開始吃不消,越來越虛弱。宮女見了,就給溥儀煮了些猛藥。長此以往,溥儀越來越累,越來越瘦,對這種事情漸漸失去了興趣,也造成了雍容的悲慘結局。
第二種說法是,當時皇室仍有重修之意,所以宮女們為了以後過上更富足、更繁榮的生活,開始努力討好溥儀。但是溥儀是皇帝,雖然被囚禁在紫禁城,但是衣食住行都很奢侈。但是當時溥儀還沒有結婚,宮女們就想辦法伺候溥儀。起初,溥儀不太習慣,但漸漸地,溥儀習慣了這種生活。然而時間長了,溥儀的身體也出現了疲態。到了後期,由於生活中缺乏約束和放縱,她落後了,造成身體缺陷,成為她後來不孕的主要原因。
但無論哪種猜測,都與溥儀的早年生活息息相關。大赦之後,溥儀寫了《我的前半生》這本書,書中他對自己沒能生孩子深感遺憾,對自己的五段婚姻也有不同的態度。除了第五任妻子李外,其余四人的婚姻都以慘淡收場,其中以葛瑞絲最為遺憾。
聲明: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