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1)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足以防止它們變成慢性;
(2)1%麻黃堿生理鹽水:滴鼻液,每日2次;
(3)鎮靜止痛:用於劇烈頭痛患者。
2.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以局部治療為主,常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液中可以加入地塞米松,需要註意的是滴鼻液不適合長期使用。
3.風熱型:
(1)金通鼻炎水:外用滴鼻劑,每日3-4次;
(2)丹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溫開水送服;
(3)鼻淵丸:每次服12丸,溫開水送服;
(4)蒼耳鼻炎膠囊:口服;
(5)鼻炎丸:每次6g,溫開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溫開水送服;
(7)心平顆粒:成人每次1袋,開水沖服;
(8)痹痛丸:每次服1粒,溫開水送服。
按摩地點:
1.腳底反射區:額竇、腦垂體、鼻、腹腔神經叢、甲狀旁腺、腎、膀胱、性腺;
2.足外側反射區:性腺;
3.背反射:上頜骨、扁桃體、胸淋巴結(胸腺)、下體淋巴結。
常用技術:
1.腳底反射區:拇指尖法、按壓法、拇指推法、拳頭叩擊法等。
2.足外側反射區:刮食指外側緣,叩擊等。
3.背反射區:拇指尖法和食指推法;
另外,按摩項英穴,每天30次,有治療作用。
抗生素治療研究的新成果;
《美國醫學會雜誌》第5期(12)發表的壹篇文章提出,目前鼻竇炎的治療措施是無效的。
目前,鼻竇炎的診斷和治療往往沒有足夠的臨床信息保證,因為來自臨床患者的微生物病原學研究非常有限。
在病原體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英美國家約90%的鼻竇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療,這導致了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並對抗生素耐受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類固醇也用於治療急性鼻竇炎,但對其有效性的研究也非常有限。
鑒於此,南安普頓大學的Ian G. Williamson博士及其研究小組進行了壹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以確定阿莫西林和布地奈德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療效。
240名非復發性鼻竇炎患者參加了試驗,在試驗期間接受了58項壹般治療2006 54 38+0.654 38+0-2005.654 38+0。患者被隨機分配到以下4組中的壹組:
1.抗生素及鼻用類固醇組(阿莫西林500 mg,每日3次,共7天;布地奈德,每鼻孔200μg,每日1次。療程為10天;
2.抗生素安慰劑和鼻腔類固醇組;
3.抗生素和鼻腔類固醇安慰劑組;
4.抗生素安慰劑和類固醇安慰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