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健康完全取決於她的肝、脾、腎。脾經氣血,腎經生殖,肝經情誌。五臟之中,只有這三個臟腑最可靠,真正為自己“做事”!
脾胃負責出生後的營養攝入。“糧大於天”。如果脾胃功能良好,我們就可以很好地消耗和研磨壹日三餐所吃的食物,並將其轉化為生命運轉所需的氣血。氣血源源不斷,誰來安排照顧?取決於肝氣,肝氣順,氣血順。肝氣從何而來?從先天基礎——腎來說,腎精是滋養肝木的營養液。沒有腎精,肝木就不會生長,它所能傳遞的生機和活力就會大打折扣。是壹個環環相扣的“鐵三角”。
有人說中醫中的五行不可偏廢。其實只要脾、肝、腎的關系正常,心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也是《黃帝內經》中的思想。心為君官,肺為夫官,心肺為大監。他們不負責具體事務。治病的時候,不輕易直入心肺。
青少年重視腎,中年人重視肝,老年人重視脾。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女性的問題要考慮相應的主要器官。7歲以前腎氣不盛,脾不足,病以脾胃病為主。7歲以後腎氣開始旺盛,大約10歲,乳房開始發育。此時肝腎的功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不要急著給孩子吃營養品,這樣反而會鼓勵孩子。
14-15歲左右,腎氣充足,天癸充足,氣血已開沖任二脈,卵巢完成,子宮土育,如《月經》所報。現在女生來月子早是因為營養好,這也反映了卵巢發育的問題。
28-35歲是女人壹生的高潮。她的氣血最旺盛,生育能力最強。這個時候,大多數婦科問題都是因為心情不好引起的。35歲以後,氣血開始下降,容易出現壹些假性心臟病。壹方面是肝氣不調和,另壹方面是用力過猛,藏在肝裏的血不夠。
年紀大了,更年期前後,脾肩負著沈重的負擔,腎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半輩子,腎水,腎精,氣血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氣血要藏,該救了。
但是現在的社會,很多女性想的太多,吃的太多,熬夜太多,過早傷脾,耗血。肝腎遭殃。
肝、脾、腎狀況良好。
1,脾臟表現良好
到了吃飯的時候,妳就知道妳餓了。吃飽了就能消化幹凈,轉化成足夠的氣血,滋養全身。大小便能清理消化利用後的廢物,沒有多余的濕熱。進出都暢通無阻,皮膚也好看,水潤有光澤,不長斑。脾虛的人還是虛胖,因為脾主肉,脾陽足的人皮膚緊致有彈性。
2.腎臟功能良好
腎好的女性年齡不大,水分充足,生育能力強。
腎精不足會因心腎不交、沖任失調、月經不調、脫發白發、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而引起失眠。美麗突然衰老的背後,腎虛是個大BOSS,嚴重拉低了女性的顏值和形象。
3、肝臟舒適的表現
如果肝氣正常,妳會感到舒服;相反,精神抑郁、胸悶、內分泌失調,還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氣滯血瘀、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月經不調等癥狀;肝氣過盛會導致煩躁、頭暈、疼痛。
如何養好肝脾腎
1,先健脾
調理脾肝腎不是壹蹴而就的。應該循序漸進,突出重點,以脾胃為先。只有健康的脾胃才能活血,調肝補腎的很大壹部分要通過脾胃吸收。而且腎是先天之本,這盤棋可不能輕易下。脾胃振興了,吃什麽都能吸收。
脾胃不好的人很難吸收湯藥。艾灸健脾是首選。艾灸有溫陽的作用,最適合補脾。而且是在長夏時節(7、8月),脾主神明,這個時期濕熱最重,脾臟容易受損。最需要補脾。
常用的健脾穴位有太白、脾俞、三陰交、陰陵泉。
2.二是補腎精以養護肝木。
艾灸是補腎的第壹法。
腎為自然之本,腎陽為精氣之本。所以,扶腎陽是強腎之本,即通過補充人體陽氣來達到補腎強腎的作用。腎陽最需要的是溫補,而補陽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
補腎必救3分
太溪穴:匯聚腎經之氣
湧泉穴:補腎固本
關元穴:封壹真元
3.疏肝理氣和血
不知道妳有沒有註意到,當妳靜下心來艾灸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身心的平靜。艾灸調整全身的元氣。艾灸後,感覺身體變好了,活力逐漸增強,免疫力逐漸提高,身體舒服了,心靈少了煩惱和陰影,心態自然會變好。
銀豹、太沖、奇門是肝經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所以平時除了艾灸,還要多做按摩。
另外,還可以揉揉腋窩,推推大腿。
晚上睡覺前,按摩大腿內側左右肝經約10分鐘,對疏肝理氣也有好處。如果妳擊中了銀豹點,妳的睡眠將會改善很長壹段時間。
總之,如果脾胃振興了,人體就能充分吸收營養;肝氣通暢,氣血才能有效運化;腎強了,氣血的轉換才能順利實現,女性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